西安、商洛,山水相连,自古人文相交、民心相通。两市在经济发展、人文交流、服务共享等方面交往日益频繁,生产、生活、生态加快融合,务实合作基础良好,两地已然走得更亲,走得更近。
推动西商融合一体化发展,是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来陕考察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落实省委、省政府部署要求的具体举措,是西安都市圈、关中平原城市群乃至新时代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的重要组成,更是西安、商洛共同的使命所在、责任所系。
近年来,我市把高质量推进西商融合一体化发展作为必须坚决扛起的重大政治责任和必须抓紧抓实的历史发展机遇,对标西安、跟进西安、承接西安、融入西安,不断推动西商融合发展取得新突破。
推进产业融合发展,打造最优“生产圈”
西商融合发展空间巨大、前景可期,如何让毗邻西安的商洛,在产业分工合作上蹚出新路子?“推动商洛‘3+N’产业集群,与西安‘六大支柱产业’精准对接,通过‘西安制造、商洛配套’等方式,力求同类型产业融合提升、差异化产业互补发展。”商洛市委书记赵璟在西商融合一体化发展党政联席会上强调。近年来,无论是项目建设还是科技创新协作,西安、商洛在产业发展协同、产业链条互促方面已经形成深厚的合作基础,一大批企业、项目实现了上下游配套。
在山阳县户家塬镇的陕西德润康中医药产业园,一座座现代化厂房鳞次栉比,一个个生产车间满负荷运营,一台台设备有序转动,一名名工人紧张作业,到处一片繁忙景象。
“这里生态环境优美,资源富集,交通便捷,特别是中药材种植历史久、面积大,还有现成的厂房,当时我们一听到招商的消息,就立即将生产基地从咸阳搬过来了。”山阳凯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李亚强高兴地说,“我们在商洛主要进行万寿菊精华的提取,产品的研发和销售放在了西安的公司总部。”
像山阳凯康这样的公司,德润康中医药产业园里共有18家,其中有5家来自西安市。
陕西德润康中医药产业园除了承接西安企业外,也是首批入驻西安—商洛飞地孵化器的4家市内龙头企业之一。“之前招引技术人员很困难,自从入驻秦创原西安—商洛飞地孵化器后,我们已经招聘了一批技术人员。”陕西德润康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李军锋说。
此外,在与山阳相邻的商州区,也在积极借助西商融合发展机遇,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我们探索形成了‘飞地创新、离岸孵化、回迁发展’的新模式,抓住商洛学院积极创建省级大学科技园区的机遇,深化校地合作,在商州区县域工业集中区筹建了西商‘飞地孵化器’平台,对接省市平台为入驻企业服务。”商州区发改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自2023年《西商融合发展战略合作框架协议》签订以来,商洛市抢抓“西商融合”发展机遇务实合作,大抓重点项目建设,培育壮大产业集群,推动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迈出稳健步伐。
据了解,商洛市建成秦创原(商洛)创新促进中心,与秦创原总窗口建立了全面合作机制,与西安交大、西咸新区签订《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校地合作框架协议》等协议,聘请徐宗本、张宏福、徐世烺等9名院士担任专家顾问,开展校地合作84项,引进高层次人才496名;在西咸新区和商洛高新区分别建设集孵化转化产业化于一体的秦创原商洛飞地孵化器、秦创原商洛窗口,入驻盘龙制药等5家企业及6家产业研究院,组建博士项目团队32个,成立科创公司10家,促进主导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推动以盘龙为“链主”企业的35家产业链上下游企业与位于西安的陕师大等8所高校院所融通创新,开展关键技术攻关;商洛经开区、高新区与西安经开区、高新区加强交流互动,深入学习西安在产业发展、招商引资、营商环境等方面的先进经验,助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共建宜居宜业环境,打造最佳“生活圈”
“驶入包茂高速,最多50分钟到单位。”在柞水县阳光花园居住的张女士,精确计算过从家到西安的用时。因为全程高速,不用担心堵车,每天她都往返于西安和柞水两地。
“现在住在柞水和住在西安是一样的。”张女士笑着说。
千古百业兴,先行在交通。包茂高速、沪陕高速相继通车,西商城际列车的开通,商西、洛西定制班线服务,西十、西康高铁的加快推进,拉近了西安、商洛两地的距离,也同样拉近了两地居民的“生活圈”。
随着一条条道路建成通车、一个个项目落地推进,从最初的个别道路连通西安,到与西安市交通路网全面互联互通,商洛融入西商融合一体化发展的进程明显加快,以交通为引领的两市互联互通新格局进一步打开。
群众所需,工作所向,实现西商融合一体化发展,公共服务是两地共同关注的焦点。
2023年11月12日,我市一名8岁患儿小熙因肺炎入住商洛市妇幼保健院儿科治疗,根据病情,需转上级医院进行支气管镜灌洗治疗。在征得患儿家长同意后,科室医生积极联系西商融合合作单位西安市儿童医院相关负责人,通过转诊绿色通道,当天将患儿顺利转至西安市儿童医院进行治疗。
“两家医院结成对子,无缝衔接给我娃看病,节省了我们转院的时间,减少了费用,给我们带来了实实在在的福利。”2023年12月10日,带小熙来商洛市妇幼保健院儿科门诊复查的张先生说:“西安市儿童医院专家还专门视频会诊,了解小熙恢复情况,我们做家长的心里踏实了很多。”
“西安医疗资源引进来、留得住,不仅解决了商洛及周边地区看病难问题,也有效缓解了西安医院的诊疗压力。”商洛市妇幼保健院党委书记陈诗军介绍。
除了医疗协同发展外,2023年,不管是在医疗结算、人才培训,还是公共服务互通互认方面,西安、商洛协同力度都在不断扩大。西安、商洛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新格局不断呈现。
——推动两地人才就业保障。签订《西安市与商洛市品牌劳务协作协议书》《西安市与商洛市人才交流合作协议书》,建立了西商家政劳务对接机制,推进西商劳务基地、定向技能培训、家政服务信息平台工作,唱响一个家政劳务品牌的“131”工作机制。
——推动公共服务互通互认。签订《西安商洛住房公积金事业融合发展合作协议》,设立“跨市通办”专窗,跨地市协同办理事项由11项扩展至13项;签订《西商医疗三同计划框架协议》,实现参保关系无障碍转移接续、定点医药机构两地互认、医疗费用直接结算,省内异地就医免备案,待遇“同城化”。
——推进西商教育融合。签订《西商教育同行计划框架协议(2023—2025)》,开展“名校+”合作办学、名校长名师培养、高考复课联动、跨区域培训教研等项目合作,我市78所中小学校(幼儿园)与西安59所学校实施结对同行。
——推进农特产品销售。组织开展“商洛—西安一起过大年暨商洛年货西安展销会”活动,在西安四海唐人街商业街区中心广场启动,我市农特产品、特色饮品、特色美食、文旅民俗商品获得大力推广。
生活互动,资源互通,服务互享,西安、商洛共建共享的公共服务惠及了双城百姓,更是西商融合一体化发展的生动实践。
建设生态康养之都,打造最美“生态圈”
丹水清、商洛蓝、秦岭绿,两地人民共享碧水蓝天。
“以前周边游没地儿去,现在一到周末就带着家人来商洛玩。”经常到商州区丹江公园散步的李先生说,“近两年,商洛城市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空气越来越好,河水越来越清,绿化面积越来越大,选择来商洛旅游的西安人及外地人越来越多。”
厚植生态底色是树立城市形象、提升城市综合竞争力的重要举措,更是加速推进西商融合一体化发展的应有之义。以推动秦岭生态保护区建设,做好水源地、生物多样性保护、生态修复,协同推进秦岭“五乱”整治、森林防火、林业病虫害防治等工作为重点,西安、商洛签订了《共同推进秦岭生态环境保护合作协议书》,探索协同推进秦岭“五乱”整治工作机制,强化生态网络共建和环境联防联治,确保秦岭青山常在、绿水长流、美景永驻,让两地人民共享美丽家园成为现实。
近年来,商洛市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一体化保护和修复,以丹江为重点的小流域生态修复工程稳步推进,水清河畅岸绿景美的自然风光正在呈现。
同时,“引乾济石”调水工程也在积极推进,商洛市积极与西安市水务局进行沟通,组织专家与西安水务集团开展调水工程沿线水量和水质勘查,开展项目实施可行性研判。两市合作开展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研究,协同推进排污权、用能权、用水权、碳排放权等生态资源市场化交易,共同把秦岭的绿水青山“好颜值”变成金山银山“好价值”。
2023年年初,西安一柞水旅游定制专列开通,来自西安的200多名游客乘坐旅游定制专列,体验柞水风土人情。
近年来,商洛市委、市政府确立了打造“中国康养之都”总目标,抢抓西商融合发展战略机遇,紧扣“山水园林城市、旅游康养之都”发展定位,扎实开展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市创建,着力培育形成千亿级康养产业集群,不断叫亮唱响“22℃商洛·中国康养之都”旅游名片,让“西安工作、商洛生活”逐步成为现实。
立足西安市民,商洛市积极推出“春季赏花品茶、夏季避暑嬉水、秋季品果养生、冬季赏雪躲霾”全季节旅游产品,让广大游客“玩得好”“留得住”“带得走”。
全力协同,主动融入,西安和商洛既是地理空间中的近邻,也是高质量发展中的伙伴,两地正以“一盘棋”的思想,努力在西商融合一体化发展中跑出加速度,这样的联动发展,也将为两市高质量发展带来更多机遇,为两市人民创造更多福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