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更高水平对外开放
文章字数:1035
“市委五届五次全会总结去年成绩客观全面、实事求是,部署今年工作目标明确、重点突出,为高质量做好商务工作明确了方向、凝聚了力量、增强了信心。”市商务局党组书记、局长韩东文在接受专访时说。
2023年以来,市商务局聚力推进项目建设,助推商贸产业提质增效、县域商业体系日臻完善、现代流通体系便捷高效和居民消费扩容升级,商务高质量发展不断取得新成效。商洛消费增速进入全省第一方阵,社零增速居全省第二;外贸出口增长58.23%,居全省第四。“商西欧”专列正式开行,全市首家跨境电商企业落地丹凤,丹凤葡萄酒入选中华老字号,商洛果蔬装进沪粤港澳“菜篮子”,特色农产品、光伏电池板等走出国门,商洛经开区、商南经开区获批创建省级经开区,西商经贸合作取得显著成效,电子商务助力乡村振兴。
市委五届五次全会明确提出,2024年我市经济发展主要预期目标是GDP增长6%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7.5%以上,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6%、8%以上。对此,韩东文表示,市商务局将全面学习领会全会精神,围绕中国康养之都建设总目标,紧紧抓住商洛打造国际排球名城、美丽中国先行区和迎接高铁时代到来的三大机遇,以坚持高水平对外开放为路径,积极拓展空间、拓宽渠道、完善体系,稳中求进、以进促稳,确保商洛促消费工作继续保持全省第一方阵,努力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7.5%以上、外贸进出口总值增长8%以上、纳限入统限上商贸单位40户等目标任务,奋力推动商务高质量发展。大力宣传推介商洛康养产品,推选更多商洛名优特产认定“中华老字号”,积极参加国内外农产品展销展示活动,在西安、北京、上海、南京等城市设立商洛名优特产实体店,为打造中国康养之都凝心聚力。积极探索“赛事+经济”融合发展路径,举办线上线下促消费活动,加快推广商洛美食品牌文化,持续开展美食提升工程,设立公交便民驿栈,大力发展“夜间经济”;加快推动商州主城区一刻钟便民生活圈试点项目建设,切实提升住宿、餐饮业服务水平,优化购物环境。巩固提升柞水县域商业体系示范县成果,推动丹凤、山阳县域商业建设行动示范县项目建设,统筹推动县城综合商贸服务中心、乡镇商贸中心和村级便民商店建设,完成县域物流配送、电商超市等新建改造项目,全面完善农村现代物流体系。精心谋划高铁新城商圈建设,以高铁站为辐射,倾心打造商洛消费名片,培育高质量购物、餐饮、住宿聚集区,建设中心城区新的购物商圈。常态化运行“商西欧”专列,持续加强与南京、天津等地对口协作,扩大对外经贸合作,助力更多商洛特产走向国际市场。 (本报记者 杨 萌)
2023年以来,市商务局聚力推进项目建设,助推商贸产业提质增效、县域商业体系日臻完善、现代流通体系便捷高效和居民消费扩容升级,商务高质量发展不断取得新成效。商洛消费增速进入全省第一方阵,社零增速居全省第二;外贸出口增长58.23%,居全省第四。“商西欧”专列正式开行,全市首家跨境电商企业落地丹凤,丹凤葡萄酒入选中华老字号,商洛果蔬装进沪粤港澳“菜篮子”,特色农产品、光伏电池板等走出国门,商洛经开区、商南经开区获批创建省级经开区,西商经贸合作取得显著成效,电子商务助力乡村振兴。
市委五届五次全会明确提出,2024年我市经济发展主要预期目标是GDP增长6%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7.5%以上,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6%、8%以上。对此,韩东文表示,市商务局将全面学习领会全会精神,围绕中国康养之都建设总目标,紧紧抓住商洛打造国际排球名城、美丽中国先行区和迎接高铁时代到来的三大机遇,以坚持高水平对外开放为路径,积极拓展空间、拓宽渠道、完善体系,稳中求进、以进促稳,确保商洛促消费工作继续保持全省第一方阵,努力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7.5%以上、外贸进出口总值增长8%以上、纳限入统限上商贸单位40户等目标任务,奋力推动商务高质量发展。大力宣传推介商洛康养产品,推选更多商洛名优特产认定“中华老字号”,积极参加国内外农产品展销展示活动,在西安、北京、上海、南京等城市设立商洛名优特产实体店,为打造中国康养之都凝心聚力。积极探索“赛事+经济”融合发展路径,举办线上线下促消费活动,加快推广商洛美食品牌文化,持续开展美食提升工程,设立公交便民驿栈,大力发展“夜间经济”;加快推动商州主城区一刻钟便民生活圈试点项目建设,切实提升住宿、餐饮业服务水平,优化购物环境。巩固提升柞水县域商业体系示范县成果,推动丹凤、山阳县域商业建设行动示范县项目建设,统筹推动县城综合商贸服务中心、乡镇商贸中心和村级便民商店建设,完成县域物流配送、电商超市等新建改造项目,全面完善农村现代物流体系。精心谋划高铁新城商圈建设,以高铁站为辐射,倾心打造商洛消费名片,培育高质量购物、餐饮、住宿聚集区,建设中心城区新的购物商圈。常态化运行“商西欧”专列,持续加强与南京、天津等地对口协作,扩大对外经贸合作,助力更多商洛特产走向国际市场。 (本报记者 杨 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