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3版
发布日期:2024年03月21日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字体:
放大 缩小 默认
朗读:
晒出来的幸福
本报记者 肖 云
文章字数:1164

  早春时节,洛河沿线的风依然凛冽。3月15日凌晨4点,洛南县保安镇东湾村马川口的郭军盈家已经亮起了灯,他和妻子把前一天盘好的面条上了筷子,再拿出去挂在面架子上,抻长——面条弹起又如金丝银线般倾泻下来……院子里静悄悄的,整个村子也静悄悄的。
  天 亮时,一排排挂面已挂满竿头,72岁的郭映成背着手走进40岁的小儿子郭军盈家,满意地看着眼前的景象,对他来说,先天残疾的儿子和儿媳能有个谋生的活计,他那操了大半辈子的心也就放下了。
  郭映成怎么也没想到,大儿子健健康康的,小儿子生下来不久却被诊断为先天性聋哑,在县残联的帮助下,他送小儿子去商州上了免费的特殊教育学校。在聋哑学校里,郭军盈不仅学会了认字和手语,还认识了现在的妻子——同样是聋哑人的张益。
  “娃成家后想找个事干,可干民工活没人引,都嫌他听不到也不能说话。”郭映成说,小时候,他跟父亲学过吊挂面,就寻思着把这个手艺传给儿子,好让他有个傍身的本事。
  那时,郭映成家很贫寒,还是大儿子拿出打工攒下的钱,搭了晾晒挂面用的彩钢棚,买了相应的设备,县残联给了3000元的残疾人创业资金。在众人的扶持下,2011年,这对残疾夫妻开始了家庭作坊式的传统手工挂面制作。
  “这两个娃虽是残疾人,却下得了苦,为学这门手艺,手都冻烂了、肿了。”郭映成说,吊挂面有个诀窍是放盐,放多了,拽不下来,放少了,就流下来了,现在儿子儿媳已经掌握了这个精髓,每次放盐一点不多也一点不少,另外,和面时的软硬度也把握得很好,“比我吊得好。”
  一开始,小两口还担心挂面销不出去,郭映成宽慰儿子:“卖不掉有我呢。”寒冬腊月里,他天天拉着挂面赶到9公里外的保安镇,就指望年前能多卖出去一些。“时间长了,这一道川的人都知道我这儿吊挂面,有的还打听到家里来买。”
  日子慢慢有了起色,一棒重击又打得郭映成一家猝不及防——2岁的孙子也被查出来有听力障碍,“医生让做人工耳蜗,可这至少得30万元,我们一个农民家庭咋能拿出来这么多钱啊!”正焦灼时,县残联又送来了希望——他们正好有免费移植人工耳蜗的名额。郭映成说,孙子做了人工耳蜗之后,又送去渭南学习培训了几年,现在能听能说、聪明伶俐,已经读初中了。
  采访中,记者虽然与郭军盈夫妻无法对话,但他们真诚的笑容、饱满的精神却让人印象深刻,听说张益还在抖音上卖挂面,记者关注后,看到她在简介中这么写道:“我们是一对残疾夫妻,希望把手工空心挂面的技艺传承下去!”广大网友为他们自强不息的精神所感染,纷纷点赞、留言。
  洛南县残联副理事长赵崇启告诉记者,他以个人名义为郭军盈购置了上百个挂面礼盒,准备联系本县的土特产店帮忙拓展销路,另外,他还联系了本县残疾人企业家周新诚,看能否吸纳郭军盈夫妻在不吊挂面的空闲期到他的小吃店打工,保证他们一年四季都有活干。他说,“作为残联,就是要做残疾人的贴心人,把惠残政策送到残疾人家里,把助残服务做到残疾人心坎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