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5版
发布日期:2024年03月26日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字体:
放大 缩小 默认
朗读:
传统点心叩开“幸福门”
本报记者 马泽平 见习记者 孙远飞 杨若阳
文章字数:2507
    手工制作点心

    2023年兰花节期间,沈家点心的展位。

  进入3月中旬,镇安县高峰镇正河村沈继明刚度过了清闲的正月,就进入了一年的点心制作繁忙季。3月16日,在正河村街道,沈家点心铺门口前排起的长队,大多是外地来正河村兰花产业园的游客,他们都是慕名前来购买点心的客户。操作间里,五六个女工正在进行拌馅、揉面、切剂、出模、印红、装盘、进箱、烘烤等工作。一盘盘色泽鲜亮、美味可口的传统点心抢“鲜”出箱。
  从父辈传承的打点心传统小手艺到小作坊,从食客爬山路到山垴上去采购到搬到街道卖点心,从送孩子走出大山上大学到孩子返乡创业糕点小吃年收入过百万,小小点心叩开了沈继明一家三口的“幸福门”。
  传承 传统小点心留住回头客
  “这家点心皮薄馅多,香酥可口,是我平常没有吃到的味道。”正在排队的王女士尝了一口刚出箱的点心说道。这个周末,西安王女士趁着周末,带孩子回镇安,到兰花产业园游玩,听村民说沈家点心在当地是非常有名就过来采购,亲自品尝后,本来只买1盒的她,又买了3盒。“这点心甜而不腻,我顺便要给亲戚捎几件。”王女士开心地说。
  正河村六组村民黄全印家里来了客人,他也排队才买了两盒刚出箱的热点心。“沈家点心不仅在正河村有名,而且在镇安县和旬阳市都名气很大,我家刚来了几位旬阳亲戚,他们都知道我们这儿的沈家点心铺子,今天正好买一盒刚出炉的点心招待亲戚,让他们也尝个鲜。”黄全印介绍,点心是镇安待客的常备传统小吃,逢年过节或是红白喜事,家家户户都要自制或购买点心。这种手工点心类似月饼,在市面上越来越少见了,外观也比不上各式各样的月饼,但口感非常好。
  沈继明以前住在正河村的山垴上,年幼时家里也穷,父母亲经常在逢年过节时,走街串巷给别人打点心,他便跟在身边,久而久之便也学会了这门小手艺。“那时都是城里乡下日子好过的人家,才会请我父母去打点心,他们才能拿得出上等面粉、猪油、核桃、芝麻等制作原料。”沈继明说。在镇安,传统的打点心是,用猪油和上面粉,包上核桃馅,然后用木炭做燃料烘烤而成。后来,家家户户日子都过好了,嫌打点心麻烦,就去超市购买月饼或者点心。时间一长,超市的商品口感不行,那些人就逢年过节,爬上连家沟山垴购买沈继明家过节自家用的点心。于是,沈继明父辈重操父辈旧业,而且一年收入还不错,他们也不再出门打工,农闲时就做当地群众喜欢的点心小吃,小作坊就这样延续了下来。
  “嘴里吃的东西,口碑最重要,这么多年人们认可我是因为我们制作的点心货真价实。”沈继明的媳妇朱传珍告诉记者,他们从父辈那里继承了一条信念,“点心,点心,重在人心,做生意要心不重,舍得用最好的食材,才能做出好口感的点心来,才有回头客,一枚发霉发苦的核桃可能就毁了一辈子信誉”。
  机遇 夫妻小吃店年收入上百万
  沈继明家的点心出名后,每年腊月上门买点心的人络绎不绝。在顾客的游说下,2015年,沈继明和媳妇一商量,在正河街道租了房子,把点心铺子从坡上搬到川道。正河村党支部书记杨自有对记者讲:“自从沈家点心搬到街道上,每年腊月从县城来排队购买点心的车在街道两边摆满了,排起了长龙。为了让传统小吃做大做强,镇上还专门指导他们制作礼品袋,通过网上销售。”
  2021年,由于传统手工制作,费时费事,为扩大传统点心小吃业务,沈继明的大儿子沈世刚在旬阳开了沈家点心分店,当年收入和正河老店持平。
  2021年,中国·镇安兰花产业园项目落户正河村,吸引国内外兰友来正河村,把绿水青山“好颜值”转化为金山银山“好价值”的同时,也给沈家点心锦上添“花”,带来了发展壮大的机遇。当地政府围绕兰花产业园,打造5A级兰花主题景区,办农家乐、民宿,给沈家小点心带来了人流和财源。
  “2022年,我两口靠卖点心一年收入20多万元,去年一年收入上百万,除去长期雇的10多个工人工资,纯收入也就是50万元左右。”回忆去年挣钱的感觉,沈继明欣慰之情溢于言表。他说,光2023年正河村举办中国秦岭兰花节期间,他家的沈家点心现场销售,短短3天就卖了8万多元,那几天忙得没日没夜,有时加工到凌晨5点工人才散去。
  创新 一个小作坊留住年轻人
  “我们的点心之所以好吃,一方面是手工制作的原因,另一方面是因为都是真材实料。”沈世鹏向记者一点一滴地介绍起了沈家点心的原材料。
  在沈家点心铺子,空气里弥漫着浓浓的甜香味,伴随着沈世鹏介绍,禁不起味蕾的诱惑,记者逐一品尝还带着热气的点心,豆沙馅软糯绵香、香甜可口,大人孩子都喜欢;核桃饼薄如蝉翼的酥皮包裹着实实在在、颗颗分明的核桃碎,泛着核桃香气,咬在嘴里满口生香,让人停不下来……
  “这两年得亏我这小儿子世鹏回来帮忙,不然可把我老两口累坏了。”朱传珍说。2023年之前,沈世鹏一直都在浙江杭州打工,每月工资1万多元。但是2022年腊月,沈世鹏回来过年,看到年前父母实在太忙,就辞去了杭州的工作,专门回来发展点心铺子。
  沈世鹏回来后,首先在挖掘传统点心的样式后,根据客户心理,精心推出传统点心、核桃酥、月饼、红豆酥和麻饼,便于顾客根据口味选择自己喜欢的种类。现在,一年除了正月和六七月间稍闲点,其余时间,沈家铺子的小吃一直供不应求,处于断货状态。自从他回来接管父母的点心铺后,一年间,点心收入翻了一番。
  “我们去年就根据客户需求,推出了木糖醇系列点心,木糖醇点心成本比一般点心高很多,但是受众面广,销量非常不错。”沈世鹏说,随着人们生活方式和饮食结构的改变,他在继承传统风味的基础上,不断革新制作工艺,推出绿色、低糖、少油等更多类型的点心,让消费者有更多的选择。
  “在外面工作时给别人打工,回到家乡是自己创业,感觉不一样。”31岁的沈世鹏说,一家店要做成精品店,不仅要有好吃的点心,更要有深刻的文化内涵。现在农村乡村振兴确实需要年轻人,他在坚持传统手工技艺的基础上,正尝试融入更多镇安文化元素。当下是网络时代,他也开直播,顺应时代需要,通过网络给自己的点心插上翅膀,飞向更多人的餐桌,让更多喜欢吃传统糕点的人们品尝到具有地方特色的小吃点心,也让沈家点心成为更多游客来到镇安的味觉记忆。
  “我的梦想就是,借助镇安兰花产业园发展东风,把点心小作坊做成特色食品公司,拥有自己的厂房、生产线、商标,让镇安点心小食品走出大山,走进广阔的市场”沈世鹏说,他正在为这一梦想在一步步努力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