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田随笔
文章字数:2001
刘知文
依 恋
二十五年前那个秋日黄昏,我家的秋收全部结束,妻子背着待脱粒的黄豆秸回家了,我独自坐在那块地里不想离开。因为我们即将搬离老家,去我任教的学校居住,不再耕种这些土地了,而这些土地曾经给予我们许许多多饱腹的、养心的粮食,也渗浸着我们十多年的热汗与苦辛。
夕阳余晖消失了,南山北山肃然默立,西风袭来,冷!我摩挲黄豆落叶覆盖的泥土,她是暖的……两三颗星垂怜空空的田野,我依依不舍地走了。
好在还有一块自留地,我们每年回去五六次,种洋芋和豆类。这样过了六年,我觉得需要回老家多做些农活,以释土地情结,消减城市给我的烦恼,妻子是百分之百的农民,在地里劳动早已成为习惯。所以,我们决定把搬家时委托乡邻耕种的两块“责任田”收回来。于是每年十多次回老家与泥土打交道,迄今已有十八载。
这世界,最忠实、最可信赖的是土地,她没欺骗过谁,她仁慈,关爱着弱小的、丑陋的生命。有一年夏秋大旱,地里处处炸裂,我听见土地的喘息呻吟。我在坡上种的黄豆,豆枝豆叶干枯了,我摘下半篮干瘪的豆荚,剥开,里面都有几粒很瘦很小的豆子——我流泪了。她是在痛苦的煎熬中回报我的!
人们为了更好的生活,有时难免伤害土地。那年冬季,某公司在我村百亩之阔的良田下面埋管道,那种车轮碾压过的土壤,板结之状实为罕见。我一镢头挖下去,凿得一两个积木似的小方疙瘩,硬而且皮,用镢头脑砸也砸不开的。我们两人一天挖了大约30平方米的面积。我家领到70元赔偿,可是这一片土壤“死了”,其“复活”并非容易。经第二年几场雨水浸润,冬耕时二寸以下还是一块死板,第三年这里的禾苗还是又瘦又黄的。
哦,我们仁慈的土地默默地承受着这样那样的创伤,把生机给予她的孩子。
庄 稼
在五月的玉米地边,看着一大片熠熠生辉的青苗,像一群宁静的天真少女。这时,我忘记了多病的身体,忘记了曾经的悲哀与磨难,甚至觉得我回到生机勃勃的青年时代。在豆苗最初破土的清晨,我俯身凝视:它多像婴儿刚刚张开的小手,迎接第一次日出!
我们年年种玉米、洋芋和花生。玉米的花极小极小,一点也不显眼,而扬花之后长成的穗子却像棒槌一样大呢。洋芋和花生的果实总是躲藏在地面以下,不显示自己的成就。
现代作家、哲学家周国平先生说“好的男子汉本质上都是农夫,朴实,安静……”是呀,所有的庄稼都以自己本来的样子生存于天地之间。起风了,某些树大声喧哗,而庄稼不会。我想,庄稼和农民都是土地的孩子,“朴实,安静”是二者共有的品质,我只是半个农民,需要自我修炼。我还想,农民有男的也有女的,我要模仿、发挥周先生的言辞,写一句:好的女人本质上都是农妇。
身居城市,心系五十里之外的庄稼。夏季城里下雨了,就打电话问老家下了多少。去年7月9日早晨,老家来电话:昨夜暴雨成灾,玉米都被压倒平躺在地里——天哪,她们刚开始抱穗生子,竟遭此厄运!我寝食不安,要回去看看。第三天,我们回去看了,好心痛!我们知道,最好不要扶她们起来,如果扶起来伤害更大。让我感慨涕零的是,躺在地里的她们,还给了我们十分之七的收成。
之后的一个周末,我们完成锄草、追肥任务,下午应该休息一个小时,整理老屋杂物,再返城。可是吃罢午饭我急忙扛起锄,带着铁钳、铁丝,拖着两根长刺的枝条,到二里以外紧挨公路的那块地边去了。太阳好厉害,热汗不停地淌到嘴角。忙了一个多小时——我在加固篱笆,以防几双不懂规则、不走约定俗成的田间小路的脚,踩坏我们的花生苗儿。请乡亲们谅解,我实在不能不这样小气。
根
昨晚,点开微信就是忧伤的男中音:“多少脸孔茫然随波逐流,他们在寻找什么?”他反复唱着:“留住我们的根。”
根,在哪里?我是拙笨的乡下农夫,没有学问并且不曾漂泊,只知道现存的老家和老家的泥土中有我的根。父辈们告诉我,我祖父的祖父的祖父一家从山西来,在这座褐土小塬上伐木垦荒,建房修路,在塬下丹江河滩筑堤造田。到我上小学的时候,这里已是百户之村,村名“刘家塬”。
每当下了商州开往丹凤的班车,走在我记忆里最早的路上,路边闲聊的老年人,带小孩溜达的妇女,骑车出村进村的中年人,都和我们相互问询,或者打个招呼。啊,久违的亲近!
我家小院没有水泥硬化,是我有意让泥土气息——根的气息,上升无阻。
我患脑梗、冠心病多年了,常常头晕胸闷,回老家病就轻些,在田间劳动的时候症状就消失了一大半。尤其是夏秋两季晴朗的日子,干活累了,坐在软草上歇息之时,阳光浴里小风吹,就像我漫步海滩一样舒畅,那一刻百病全消。
中午或傍晚收工回家,照例是妻子做饭,我休息。老家的饭好香!因为玉米糁、洋芋、花生以及部分蔬菜都是自己种的,而且土灶木柴老铁锅煮饭,有童年的味道,根的味道。每年冬天用锄翻地的几天里,吃饭时,我们坐在土灶口扒出来的一堆火炭旁,觉得全身骨头都是暖和的。
我实实在在无须寻找的根,就在这里。那么,妻子呢?她有两条根。一条扎在商南山间那个农家屋场,那几面坡上的庄稼地里;一条扎在她三十八年来风里雨里勤苦耕作的刘家塬,即现在的商州刘二村。
双根更稳固,更结实。
依 恋
二十五年前那个秋日黄昏,我家的秋收全部结束,妻子背着待脱粒的黄豆秸回家了,我独自坐在那块地里不想离开。因为我们即将搬离老家,去我任教的学校居住,不再耕种这些土地了,而这些土地曾经给予我们许许多多饱腹的、养心的粮食,也渗浸着我们十多年的热汗与苦辛。
夕阳余晖消失了,南山北山肃然默立,西风袭来,冷!我摩挲黄豆落叶覆盖的泥土,她是暖的……两三颗星垂怜空空的田野,我依依不舍地走了。
好在还有一块自留地,我们每年回去五六次,种洋芋和豆类。这样过了六年,我觉得需要回老家多做些农活,以释土地情结,消减城市给我的烦恼,妻子是百分之百的农民,在地里劳动早已成为习惯。所以,我们决定把搬家时委托乡邻耕种的两块“责任田”收回来。于是每年十多次回老家与泥土打交道,迄今已有十八载。
这世界,最忠实、最可信赖的是土地,她没欺骗过谁,她仁慈,关爱着弱小的、丑陋的生命。有一年夏秋大旱,地里处处炸裂,我听见土地的喘息呻吟。我在坡上种的黄豆,豆枝豆叶干枯了,我摘下半篮干瘪的豆荚,剥开,里面都有几粒很瘦很小的豆子——我流泪了。她是在痛苦的煎熬中回报我的!
人们为了更好的生活,有时难免伤害土地。那年冬季,某公司在我村百亩之阔的良田下面埋管道,那种车轮碾压过的土壤,板结之状实为罕见。我一镢头挖下去,凿得一两个积木似的小方疙瘩,硬而且皮,用镢头脑砸也砸不开的。我们两人一天挖了大约30平方米的面积。我家领到70元赔偿,可是这一片土壤“死了”,其“复活”并非容易。经第二年几场雨水浸润,冬耕时二寸以下还是一块死板,第三年这里的禾苗还是又瘦又黄的。
哦,我们仁慈的土地默默地承受着这样那样的创伤,把生机给予她的孩子。
庄 稼
在五月的玉米地边,看着一大片熠熠生辉的青苗,像一群宁静的天真少女。这时,我忘记了多病的身体,忘记了曾经的悲哀与磨难,甚至觉得我回到生机勃勃的青年时代。在豆苗最初破土的清晨,我俯身凝视:它多像婴儿刚刚张开的小手,迎接第一次日出!
我们年年种玉米、洋芋和花生。玉米的花极小极小,一点也不显眼,而扬花之后长成的穗子却像棒槌一样大呢。洋芋和花生的果实总是躲藏在地面以下,不显示自己的成就。
现代作家、哲学家周国平先生说“好的男子汉本质上都是农夫,朴实,安静……”是呀,所有的庄稼都以自己本来的样子生存于天地之间。起风了,某些树大声喧哗,而庄稼不会。我想,庄稼和农民都是土地的孩子,“朴实,安静”是二者共有的品质,我只是半个农民,需要自我修炼。我还想,农民有男的也有女的,我要模仿、发挥周先生的言辞,写一句:好的女人本质上都是农妇。
身居城市,心系五十里之外的庄稼。夏季城里下雨了,就打电话问老家下了多少。去年7月9日早晨,老家来电话:昨夜暴雨成灾,玉米都被压倒平躺在地里——天哪,她们刚开始抱穗生子,竟遭此厄运!我寝食不安,要回去看看。第三天,我们回去看了,好心痛!我们知道,最好不要扶她们起来,如果扶起来伤害更大。让我感慨涕零的是,躺在地里的她们,还给了我们十分之七的收成。
之后的一个周末,我们完成锄草、追肥任务,下午应该休息一个小时,整理老屋杂物,再返城。可是吃罢午饭我急忙扛起锄,带着铁钳、铁丝,拖着两根长刺的枝条,到二里以外紧挨公路的那块地边去了。太阳好厉害,热汗不停地淌到嘴角。忙了一个多小时——我在加固篱笆,以防几双不懂规则、不走约定俗成的田间小路的脚,踩坏我们的花生苗儿。请乡亲们谅解,我实在不能不这样小气。
根
昨晚,点开微信就是忧伤的男中音:“多少脸孔茫然随波逐流,他们在寻找什么?”他反复唱着:“留住我们的根。”
根,在哪里?我是拙笨的乡下农夫,没有学问并且不曾漂泊,只知道现存的老家和老家的泥土中有我的根。父辈们告诉我,我祖父的祖父的祖父一家从山西来,在这座褐土小塬上伐木垦荒,建房修路,在塬下丹江河滩筑堤造田。到我上小学的时候,这里已是百户之村,村名“刘家塬”。
每当下了商州开往丹凤的班车,走在我记忆里最早的路上,路边闲聊的老年人,带小孩溜达的妇女,骑车出村进村的中年人,都和我们相互问询,或者打个招呼。啊,久违的亲近!
我家小院没有水泥硬化,是我有意让泥土气息——根的气息,上升无阻。
我患脑梗、冠心病多年了,常常头晕胸闷,回老家病就轻些,在田间劳动的时候症状就消失了一大半。尤其是夏秋两季晴朗的日子,干活累了,坐在软草上歇息之时,阳光浴里小风吹,就像我漫步海滩一样舒畅,那一刻百病全消。
中午或傍晚收工回家,照例是妻子做饭,我休息。老家的饭好香!因为玉米糁、洋芋、花生以及部分蔬菜都是自己种的,而且土灶木柴老铁锅煮饭,有童年的味道,根的味道。每年冬天用锄翻地的几天里,吃饭时,我们坐在土灶口扒出来的一堆火炭旁,觉得全身骨头都是暖和的。
我实实在在无须寻找的根,就在这里。那么,妻子呢?她有两条根。一条扎在商南山间那个农家屋场,那几面坡上的庄稼地里;一条扎在她三十八年来风里雨里勤苦耕作的刘家塬,即现在的商州刘二村。
双根更稳固,更结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