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锤百炼匠人心
文章字数:1621
一间不足10平方米的地下仓库里,堆满铜、铁、银、铝等材料,一把羊角锤放在手边,面前是一盆燃烧的炭火,一个凹凸不平的铁匠台旁,瘦小且下半身瘫坐在地上的匠人正在捶打烧得通红的铜片,旁边一部手机正在直播铜酒壶制作的过程。4月21日,记者来到镇安县高峰镇丁关举工作的地方,看到这样一幕。
口小肚圆、壶嘴弯曲细长,镇安铜酒壶造型端庄典雅、做工精巧细致,2016年4月被评为镇安县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如今高峰镇磨里沟长坡村仍有好几家铜器加工作坊和一群手艺人,丁关举是其中代表性传承人之一。
1979年出生的丁关举7岁时不幸患上小儿麻痹症,双腿肌肉萎缩的他在床上躺了七八年。1992年6月的一天,父母都上坡干农活了,他躺在床上百无聊赖,无意间看向窗户上一条蛇正吐着信子,十来岁的他被吓得滚下了床,连滚带爬移到了门槛,家门口绿油油的景物映入他的眼帘,清新的空气进入他的鼻腔。
“此刻我突然感觉自己活过来了,我不想再一直躺着了,外面广大的天地那么美好,我太浪费时光了。”丁关举说。
父亲为他寻了个小板凳,他成天在地上练习走路,磨烂了好几条板凳终于能缓慢行走。于是,他想着让自己发挥一些作用,学习家门口的传统铜器手工技艺成了他的首选。
在亲友的介绍下,丁关举跟随当地方圆百里享有盛名的老铜匠刘常森学习。师父尽心尽力传授技艺,师娘对他也格外照顾。在不断坚持下丁关举终于学成技艺。20多年前,一年能做20把壶,一个壶也就20来块钱,有时候做出来了还没人要,师父经常给他介绍买主,帮助他。
打一把铜酒壶要经过熔融、裁剪、锤炼、修形、錾刻、雕花、打磨等多道程序。其中锤炼和打磨需要连续十几个小时的坚持才能完工,这对于丁关举而言无疑是一个很大的考验。粗糙的铜屑磨破了无数双手套,也让他的双手布满伤疤和茧子,但他的制作技艺越来越精湛,做出来的东西越来越漂亮。丁关举说:“做酒壶是个精细活,我身体素质有限,3天才能做出两把酒壶,我要求自己所做出来的每一件都是精品。”
20多年的打磨下,丁关举的手越来越稳,眼也越来越“毒”,不需要图纸、不需要高端器械,看到材料脑海就能自成一片天地。在精湛技艺的加持下,他还制作了酒盅、茶碗、托盘、铜火锅等一系列精美工艺品,满足了不同客户的需求,出自他手的铜器远近闻名。
传统手工艺普遍面临无人可传的窘境,让他深感惋惜。丁关举说:“只要有人愿意学,我一定倾囊相授,毫不保留,也希望更多的铜壶匠人通过专业的学习和深造,让传统手艺发扬光大。”
2019年左右,网络的东风吹到丁关举的酒壶里。朋友告诉他,现在网络直播正在发展,有很多人想买纯手工工艺品,都不知道去哪里买。朋友的话语点醒了他。他立马注册了账号,又到电子商务中心去学习,了解这些新鲜的事物。他边干活边直播,向观众展示自己铜酒壶的制作过程以及成品。
开始直播间寥寥几人,但日复一日,关注丁关举的人越来越多,借助抖音平台他打开了新的销路。他做的铜器品相端庄典雅、古朴大方、精巧玲珑,同时,全部保留着传统手工制作技艺,深受线上线下广大用户的青睐,以前靠着熟人介绍一年不过卖上40来个铜壶,现在在抖音上一年能卖铜酒壶160多个,销往全国各地。
大概是自己受到过别人的帮助,尚且仅仅维持生计的丁关举总想着去帮助别人。翻开他的笔记本,上面密密麻麻带有错别字的日志上清楚地记着每套酒壶出售后所得,破折号后记录着助学的钱数。从2023年开始,每当他卖铜酒壶有了一笔收入的时候他就将一部分拿出来攒着,捐给有需要的人。
提起公益助学的渊源,丁关举脸上的笑容如漂亮的铜酒壶那样灿烂。是中国好人马华的精神和生活态度深深鼓舞了丁关举。截至目前,丁关举已经跟着马华做了10多次公益活动了。一次公益活动中一个孩子的话深深触动他的心扉:“丁师傅,你太棒了,依靠小凳子走路,比正常人都矮一截,但是又会手艺还来帮助别人,在我心里,你是个高大的人。”做公益让丁关举觉得生命很有意义。
丁关举以万千锤铸得一器,以精雕细刻得一壶,小小的铜酒壶既是非遗文化的传承,又是专一、不认命的铜壶匠人的精神载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