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6版
发布日期:2024年05月09日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字体:
放大 缩小 默认
朗读:
传 承 汉 剧 文 化
本报通讯员 唐仁晋
文章字数:1505

 活动掠影
  汉剧是流传在镇安县境内较早的地方剧种,2015年被列入陕西省第五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王顺泉是镇安汉剧代表性传承人之一,自幼跟随其伯父,著名汉剧老艺人王友坤学习京胡演奏。1970年,12岁的王顺泉,因拉一手好琴,被镇安县汉剧团以乐队演奏员的特殊身份招聘入团。进团后的王顺泉,先后跟随琴师刘文华和著名汉剧老艺人刘德林潜心学习京胡。凭借自身的勤奋好学以及聪颖的天赋,他很短时间内就成为乐队的主奏琴师,赢得了团领导、同事和观众的一致好评。
  镇安汉剧是地方传统剧种,无论乐队伴奏还是演员唱段均无曲谱和文字记载,所有学员自进团学艺那天起都是由老艺人一眼一板、一招一式手把手教授,学员学艺全凭死记硬背。要让汉剧随着时代的进步而发展,首先要解决乐队、演员不识谱的关键问题。在刘文华和王顺泉的共同努力下,不到两年时间,镇安汉剧团就基本结束了乐队、演员不识谱的历史,为汉剧的发展赋予了新的活力和巨大的推动力。
  1978年,随着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胜利召开,文艺工作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王顺泉同志凭着对汉剧艺术的热爱和执着,大胆创新工作思路,计划从传统汉剧音乐改革入手。他先后到湖北武汉汉剧院、陕西省京剧团、山阳县汉剧团进行了深入学习交流和调查研究。在经过一段时间的研究和实践之后,他对乐队配置进行了大幅调整,在原有“三大件”的基础上,分别增加了扬琴、琵琶、中阮等弹拨乐器和竹笛、唢呐、笙等木管两组乐器,同时还将中音二胡和本属西洋乐器的大提琴也编入其中。在汉剧声腔和旋律方面也做了大胆尝试,从而使传统汉剧音乐更趋合理、优美,极大丰富了传统汉剧音乐、声腔的艺术表现力和感染力。在创新、改良的基础上,本着尝试的态度,镇安汉剧团先后移植、改编、演出了《杨门女将》《逼上梁山》《窦娥冤》《三凤求凰》《卷席筒》等诸多优秀剧目,使观众耳目一新,受到了老一辈艺术家和观众的高度赞扬和肯定。
  随着社会快速发展,传统戏剧因受电视、电影、录像以及现代歌舞等新型媒体和艺术样式的冲击,传统汉剧逐渐淡出舞台。直到新世纪的到来,国家不断加大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保护力度,汉剧这一传统剧种又走进观众视野,成为镇安观众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为了加大地方剧种的保护力度,镇安汉剧团重新排演传统汉剧优秀剧目并经常深入乡村、校园,全面开展“送戏下乡”“戏曲走基层”“戏曲进校园”等文化活动,为镇安推动优秀传统文化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作出了巨大贡献。
  音乐是剧种的决定者,剧种是音乐的体现者,对汉剧而言也不例外。王顺泉是汉剧艺术的忠实守望者,他对汉剧艺术有着深厚的积淀和未了的情结。在从事汉剧音乐伴奏、音乐创作、理论研究、演出实践和教学工作的40余年中,他创作了大量的汉剧音乐,先后培养了一大批汉剧音乐工作者和汉剧艺术传承人。近年来,由王顺泉担任音乐总监、主奏琴师的大型镇安花鼓历史剧《聂焘》和大型镇安渔鼓音乐风情剧《杜鹃花开》分别参加第五届、第七届陕西省艺术节,并获得优秀剧目奖、优秀演出奖等奖项,与此同时,大型镇安花鼓历史剧《聂焘》于2014年10月荣获陕西省第十三届“五个一工程”奖。
  传承人是一种荣誉,更是一种担当和责任。而今,已逾花甲之龄的王顺泉,仍坚守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日复一日,不厌其烦地为剧团训练乐队,与此同时,他还与从事了一生音乐工作的老伴办起了民族器乐培训班,面向社会招收学员,从京胡抓起、从娃娃抓起,一弓一弦、一音一符、一板一眼地为学员手把手传授技艺,并为之追随且奋斗一生的汉剧艺术,默默奉献着自己的余热。
  2015年12月,镇安汉剧被列入陕西省第五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7年2月,王顺泉被陕西省文化和旅游厅命名为陕西省第五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镇安汉剧)代表性传承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