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3版
发布日期:2024年05月10日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字体:
放大 缩小 默认
朗读:
“吹哨报到”解民忧
本报通讯员 代绪刚 李 琳
文章字数:1604
  “我们年龄大了,腿脚不便,儿女又不在身边,卫生院的医生能来社区服务,真的是非常高兴,还免费给我们发放药品,做B超,平时这些都要花不少钱呢!”4月25日上午,商南县城关街道中心卫生院党支部“吹哨报到”义诊咨询活动在金福湾社区开展。活动现场,汪桂连老人向工作人员连连道谢。
  今年以来,商南县深化“双报到、双服务、双管理”制度,全面推行“吹哨报到”工作机制,充分调动各类治理主体,推动资源力量下沉,实现上下协调、部门协同,快速反应、高效处置,实现“小事不出村社,大事不出镇办,疑难问题不上交”,全面提升党建引领基层社会治理工作精准高效。
  实施街道吹哨、部门报到“联处”工作机制。镇(街道)党(工)委完善规范“属地管理”和“吹哨报到”事项清单,充分整合职能站办中心、下派党员干部、部门下沉资源,日常做好上级交办或下级上报事项办理。对街道权责范围内不能解决的事项,可纳入“吹哨报到”事项清单。辖区出现重大公共安全事件应特事特办,及时“吹哨”。街道党工委定期召开会议,研究需要纳入“吹哨报到”事项清单的问题,每季度报送城关街道党建联席会召集人审定,召集人组织成员单位沟通会商,轮值会长负责根据事项内容向相应县级职能部门“吹哨”,县级职能部门“应哨”后,定员定责定时到街道报到,协助街道处置问题,重大事项“应哨”单位主要负责人亲自部署落实,共同破解基层社会治理难题。相关职能部门主动到街道报到,切实将工作主导权下放到街道,根据街道工作安排全力推动问题化解。成员单位“平时”采取执法力量常驻,其他力量灵活进驻的方式下沉街道,推动各类基层社会治理力量向街道聚合。“战时”接到“吹哨”后,报到部门按照“事不完、人不撤”的原则,坚决将问题矛盾化解在一线。“应哨”县级职能部门限期将事项办理结果向街道反馈,并在城关街道党建联席会议上专题汇报“应哨”事项办理结果,联席会审核通过后予以办结销号。城关街道党建联席会在年末对成员单位工作实绩进行考核,考核结果纳入成员单位年度目标责任考核并加大考评权重,与该单位干部选拔使用挂钩,与党建经费支持挂钩,形成奖优罚劣的鲜明导向。
  实施村社吹哨、单位报到“联商”工作机制。村(社区)党组织负责人深入辖区内村(居)民小组、片区走访了解社情民意,掌握辖区内片区、网格工作状况,对发现问题现场研判解决,不能解决的及时梳理建立需求清单,可向报到单位“吹哨”。经村(社区)“两委”会议研究,确需通过社区吹哨、单位报到“联商”工作机制处置解决的事项,可向报到单位“吹哨”,召开党建共建联合会议,就具体事项进行“联商”,深入分析研判,尽最大努力在村(社区)层面解决,经联商研判无法解决的,由党建联席会议审定后,及时上报镇(街道)。县直机关企事业单位按照“双报到”要求统一到分配的社区报到。“平时”报到单位主动联系社区,建立资源清单、服务清单,定期开展“社区工作日”等党建特色活动。“战时”接到“吹哨”后,报到单位积极参加党建共建联合会议,主动担当协助村(社区)解决问题。
  实施网格吹哨、党员报到“联办”工作机制。网格员定期对辖区进行走访,上门摸排群众遇到的实际困难,对当场发现并能处置的问题和服务事项,应先处置再上报。对上级下达的事件,及时核实情况、上报结果,做到“即诉即办”。遇到不能解决的事项,上报片长经审核后,及时向村(社区)“吹哨”。村(社区)接到“吹哨”后,经村“两委”会研究,确需通过网格吹哨、党员报到“联办”工作机制解决的事项,立即通知辖区报到的在职党员(驻村党员)加入“民呼我行”党员服务队,进行集中攻坚,协助网格解决问题,做到“小事不出村社”。在职党员到居住地社区报到,结合个人特长,主动认领社区需求工作岗位,“平时”每月至少参加1次社区志愿服务活动;“战时”接到“吹哨”后,服从社区统一调配,参与片区网格一线工作。驻村党员按照“千名党员驻村兴农”要求,结合“吹哨”事项,积极带动农村党员参与志愿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