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1版
发布日期:2024年05月11日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字体:
放大 缩小 默认
朗读:
智慧茶园
本报通讯员 代绪刚
文章字数:1347
  5月5日,在商南县试马镇马泉山万亩茶园里,茶农正争分夺秒地采摘着最新鲜的嫩芽。
  “白茶是绿茶的一种,因叶面绿色略浅而得名。这一坡面的地,是从村民手中流转过来的,种的都是新品白茶黄金芽。新茶氨基酸含量更高、口感更鲜爽,产品附加值也比老白茶高。”伫立山顶,商南县沁园春茶业有限责任公司项目部主任朱振武介绍。
  碧波翻滚的茶园里,除了采茶工,矗立在茶园中的摄像头和气象数据采集设备格外引人注目。在通往山顶的游客品茗中心路上,可以看到一套套气象观测设备。
  一台电脑、一部手机,就能实现对上万亩茶园的生产设施进行管控,“一键操作”完成茶园的灌溉、施肥等日常管理。“茶树新品种热不得、冷不得、旱不得、涝不得,必须专业栽培才能尽快丰产。为此,我们在山上建了蓄水池,在每一片茶园里装了喷滴灌设备。”朱振武说,“管理人员在手机APP上可以随时随地进行灌溉或施肥作业,水龙头一开,整座山的茶园都能得到灌溉。经初步估算,与以往的人工施肥和灌溉相比,这套系统每年能够节水50%以上,节肥20%以上。”
  “茶园里的摄像头就像是‘眼睛’,24小时不间断地观察和记录茶叶的生长情况,并实时观测山地小气候变化。”朱振武介绍,通过5G高清全景摄像头,能看到方圆300米每一片茶叶的“面孔”。茶山上,每隔300米左右,都装有一台能够对温度、湿度、茶树长势等信息进行监测的电子设备,这些设备所采集的数据,会被汇总到“管理平台”,茶园管护人员能从远处通过电脑和手机对茶园实现远程监控,清晰直观地了解气温、土壤、水分等情况,可针对性地进行施肥和病虫害防治,水肥灌溉系统也为茶园管护减少不少人工成本,真正做到省力省心。
  “2022年开始打造智慧茶园,南京市溧水区对口帮扶商南县联络组在资金、技术以及人才方面都给了我们很大支持,特别是提供了300万元苏陕协作资金。”商南县沁园春茶业有限公司董事长王超说。
  “智慧茶园”还有很多“秘密武器”在山下的数字化智能化育苗大棚。来到育苗大棚内,育苗床整齐排列,自动水帘滑轨安排在上方,触碰开关,即可实现自动浇水,悬挂在过道中央的温湿度显示大屏一目了然。随着水帘滑轨的移动,鼓风机、电暖气片、空调以及自动闭合张开的遮阳布和天窗同时作业。“它们都是用来调节大棚内的温度和湿度的,我们在这里可以一年四季进行育苗,手机上的APP可以一键直连这里。”朱振武说。
  无独有偶。商南县富水镇茶海公园万亩茶叶基地借助中国联通先进的5G网络、大数据、物联网等信息化手段,依托现代农业科技,建设了“5G+智慧茶园”项目,让古老的茶园焕发新的活力。
  “打开5G智能指挥调度系统,就能清晰地看到茶园内视频监控、虫情监测、土壤监测、气象信息等数据。”商南县茶叶联营公司副经理田军说,“通过5G智能指挥调度系统的运行,让我们通过电脑或手机就能实现远程控制,诊断病虫害,指导生产,实现了增产增效的目标。”
  谈及数字化种茶模式带来的新变化,田军更是赞不绝口,“手机、电脑成为‘新农具’,点对点精准服务每一片茶园,管理者现在足不出户就能科学种茶,实现实时对茶园茶叶长势进行查看、会商、诊断,为相关部门和企业掌握实况、科学决策、工作调度提供直观依据。”
  商南县茶产业发展中心主任陈耀如表示,将利用好智慧化数字平台,进一步推进商南茶叶向精品化、高端化、品牌化发展,真正让“数字化”融入茶产业发展、促进群众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