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7版
发布日期:2024年05月14日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字体:
放大 缩小 默认
朗读:
小城之美
贾建霞
文章字数:1636

  当我游历了祖国的大好河山,有大城市、关中县城和偏远深山旅居史以后,我才深切地意识到:我工作生活了二三十年的丹凤县城,是最美的地方!
  丹凤县城古称龙驹寨,曾是西北通往东南的交通要道,有船帮、盐帮、马帮、青瓷器帮等12大帮会,其中船帮会馆——花戏楼,建筑雄伟,巧夺天工,被收录于《全国名胜词典》。花戏楼南临丹江河,丹江腾挪跌宕,逶迤上百里,到了丹凤县城,江阔水深,成为一道颇具灵气的风景。与花戏楼隔江而望的百倾湾,曾是远近闻名的富饶之地。时光流转,数十年的岁月沧桑,如今的百倾湾已成为丹凤县城的新家园,有江南新城等住宅区,也有全县教育教学质量可圈可点的数座学校。
  县城以南临丹江河、背依凤冠山而得名。凤冠山因太阳初升时,其齿状的山体被照得赤红如鸡冠而得名。山上危崖如削,壁立千仞,亭台小径,步移景换,是人们锻炼、休闲、俯瞰县城全貌的最佳去处。
  一条312国道,一条沪陕高速,一条宁西铁路,穿县城而过,让县城的人流、物流如流水般滚滚而来。这个六百里商於古道上的一个重要驿站,为秦楚咽喉,使这个自古就商贸繁荣、交通便捷的县城拥有着厚重的历史文化和发展的潜质,周边河南、湖北等来做生意者趋之若鹜;也是移民首选之地,建有容纳万余口人的移民新区凤冠新城,这个小区也成了丹凤及周边地区偏远群众改写命运的福地。
  县城里鸟语花香,绿树成荫,街衢通达,高楼鳞次栉比。北新街、广场南北路、环东环西路等纵横交织的数十条街路,车水马龙,店铺林立,白天宾客盈门,夜晚灯火辉煌,再现曾经水旱码头清明上河图的盛景。暗香浮动的江滨公园游人如织,新铺设的红蓝相间色彩明艳的透水步道,是人们锻炼和游玩的理想之地。清凌凌的丹江河如银色的缎带,将希望和梦想带到了远方。
  丹凤的天一年有300多个蔚蓝,常常人抬起头,瞭望自由的飞鸽,却不料被那如洗的蓝天碧空所震撼。这里的环境干净整洁,绿植遍地,高低错落,四季有花。县城是一个大花园,春天的桃、杏、梨、樱花,争奇斗艳,花海如潮,游人如织;夏天的紫薇花、月季花越开越热烈奔放,醉了游客和纳凉的人;秋天的金丝菊,飘香的丹桂,如一个个婉约的美女,引得蜂蝶飞舞;冬天的蜡梅凌寒独自开,满园馨香,踏雪寻梅不再是一个令人向往的曼妙成语,而是丹凤人的浪漫之旅。
  如今的丹凤县城,汽车服务、电子产品、外卖和骑手、生活服务等各种新兴行业和新潮产业应有尽有,时代的劲风早上吹到西安古城,晚上已被敏感的丹凤人引入县城,因而丹凤人的饮食、穿戴和日用,理念与认知,没有赶不上古城的。
  丹凤人生来倔强,不管留驻本地的,还是远赴他乡的,都一定是狠着劲儿咬着牙弄成事了才有动静。以丹凤土生土长的贾平凹、陈仓、陈发虎等最为突出,还有更多载入史册、有籍可查的丹凤籍人士,他们是国之栋梁,是丹凤人的骄傲。
  在丹凤,不得不说的是最富有地方特色的美食——牛筋面和炉齿面,也是兴盛了几十年数代人经久弥新的特色吃食。一碗牛筋面,辣得过瘾,麻得刺激,加上牛筋面的耐嚼劲,配一碗青菜海带丝汤,或百吃不厌的麻辣米线,吃得人热火朝天,心满意足。如此兴盛不衰,小店前场面壮观:常常等吃的队伍排成了长龙,可打算吃的人从未却步,于是队伍总是悠长悠长。小城的牛筋面喂养了一代又一代人的味觉和记忆。至于炉齿面,也是地方叫法和家常小吃,小小的门面在古朴的老街上,男的在灶间下面、捞面、拌面,气静神闲,不慌不忙,女的系个围裙专注于案板上擀面。有三鲜、酸菜和臊子,有干拌和汤的,品类众多,简单便捷,这里好停车又清闲,更有龙驹老街的古意渲染,便吃出了小城的另一番滋味和感觉。若再来一盘蒜辣热豆腐,佐餐加主食,一番热辣滚烫的交流,这一顿饭,吃出了他处没有的情意和舒坦。
  “一阵阵歌声随风传,弯弯的河水流不尽,高高的松柏万年青,哎谁不说俺家乡好……”丹凤县城,这座既有南方的秀美和婉约,也有北方的粗犷与豪放,既紧跟大城市的时尚与前卫,又葆有青山绿水和蓝天白云的小城,将成为人们探寻秦岭深处的中国记忆,徜徉风景秀丽的名山秀水,领略底蕴丰厚的历史文化,体验雄秦秀楚的民俗风情的最佳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