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3版
发布日期:2024年05月15日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字体:
放大 缩小 默认
朗读:
爱心接力 温暖在传递
本报记者 贾书章
文章字数:1613
  “85后”王越是丹凤县商镇人,8岁时一场大病导致他身患残疾,行动不便。为了看病,父母带着王越跑遍省内外各大医院,但治疗效果并不理想。他也因四处求医问药而多次辍学,小学三年级只读了几个月,四年级时因病情加重,不得不办理休学,坐在了轮椅上。王越从小好学,但因病不得不离开了学校。失学之痛让他刻骨铭心。
  2001年9月,西安交通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支教团的老师来到王越家中送教上门,让他喜出望外。
  此后,每天2名老师上门辅导,大约半个月时间轮换1次,从小学五年级课程开始为王越辅导,以语文和数学为主,每天2小时。2年里,王越在支教老师的辅导下学完了小学五、六年级课程。
  从西安交大支教老师的课堂中,王越知道了《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的故事,知道了张海迪、史铁生等残疾作家的故事,也更加明白了自己学习的动机和目的。为了克服自己行动不便,他积极锻炼身体,学习使用辅助工具,尽力做到不让他人搀扶,自己跌倒自己再站起来,想办法解决生活中的困难。由此,他的生活信心与日俱增。
  在初、高中学习中,辅导老师们开始扩大辅导范围,从语文、数学延展至英语、物理、化学,约7年时间,西安交大支教团成员换了一批又一批,但每一位成员对王越都如亲友一般,耐心教给他文化知识,鼓励他顽强拼搏,教导他自强不息、与人为善、心存感恩,这些人生观、价值观使王越受益至今。
  2006年,王越参加了西安交大110周年校庆,交大“胸怀大局、无私奉献、弘扬传统、艰苦创业”的“西迁精神”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从此,王越暗下决心:要脚踏实地、竭尽所能,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
  2001年9月至2008年6月,西安交大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支教团的七届学子先后有近300人为王越献爱心,辅导他完成了初、高中学业。交大学子们和王越结下了深厚友谊。王越深刻感受到,这些来自全国各地的优秀老师不仅为自己教授了文化知识,更身体力行影响并塑造了王越的良好品格。
  在家里,为了让儿子有更强的社会适应能力和更好的生活保障,王越的父亲积极从事企业经营,肩负起家庭重担。王越克服身体不便,坐在轮椅上学会熟练使用电脑办公,逐渐能独立完成相关工作,成了父亲的好帮手。
  2013年,王越在创业期间认识了家乡姑娘卢媛,两人牵手步入婚姻殿堂。妻子给予了王越体贴入微的生活照顾和精神上的支持,他干事创业的劲头更足了。
  2017年5月,王越的父亲在家乡王塬村新建东凤酒庄。在酒庄建设过程中得到了各级党委和政府的大力支持。2021年1月建成年灌装能力5000吨、储酒能力3000吨的现代化综合性葡萄酒庄。目前,酒庄已形成了以葡萄种植为基础、工业旅游延伸、葡萄酒产业支撑,三产融合相互促进的发展模式,年产量达300吨至500吨,年销售收入达2000多万元。
  从开始投资建设,东凤酒庄就千方百计安置当地困难劳动力就业,现已累计安置160多人就近就业。目前,酒庄固定安置60—70人就业,人均年收入4万—5万元。季节性务工260多人,每年发放工资280多万元。此外,王越和父亲尤其挂念着残疾人就业,在县残联的支持下,酒庄安置了7名残疾人在适合自己的岗位就业。
  王越表示,自己的经历让他更加深刻地理解残疾人家庭的艰辛,他打算在葡萄种植基地建设上多向残疾人倾斜,在残疾人用工帮扶上不断加大力度。对此,丹凤县残联干部屈保民感叹道:“王越是个好青年,他尽自己的努力在残疾人政策扶持和残疾人器具、办理残疾人证、为残疾人免费体检、为残疾人社会募捐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2023年,王越被丹凤县残联评为“自强模范”。
  “我能有今天,得益于社会各界对我的关心和帮助,特别感谢西安交大的支教老师们,他们教给我丰富的知识和做人的道理,让我有了生活的方向,有了积极面对生活的信心和勇气。也特别感谢我的父母,是他们教会我怎样面对困难、克服弱点,变得坚强和不屈。父亲放手让我大胆去做事,在企业经营管理过程中一次一次去尝试,去实践,不断历练、不断成长。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继续战胜自己身体残疾带来的不便和困难,用自己的努力和付出回报帮助过我的人,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5月12日,王越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