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7版
发布日期:2024年05月28日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字体:
放大 缩小 默认
朗读:
金 陵 寺 寻 陶 记
周文英
文章字数:1508
  金陵寺与南京无关,也没有12钗。它是商州城西十几公里外的一个镇。如果说东北是共和国的长子,那金陵寺则是商州的长子。这里储有煤炭、玉石、石灰等。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商州和丹凤的重点工程所用水泥都来自金陵寺,那时量产低,水泥紧俏程度不亚于粮食。
  曾经的农家,大小的水瓮、瓷盆、瓦罐是必不可少的生活资料。包产到户后粮食丰收,村里常来走村串巷换盆子换瓮的,用苞谷换,用钱买都行。来的次数多了,就有脑子活泛的邀请卖盆人去家里吃饭,招待有酒有菜,高升五魁过后才提正事,托付来人在他那地方给女子寻个家。卖盆人为难地说金陵寺好小伙早被盯识上了,要么是本地女娃,要么是城里居民户。
  不久后再来卖陶具,就是手扶拖拉机拉一车停在村口,卖盆人提着电喇叭在村里吆喝。品类大小齐全,只卖钱不换粮食。价钱越来越贱,可农家户要用的早已置办,生意逐渐清冷。
  闲人和卖盆人聊天,说这活都是你们农闲做的,挣钱跟白捡一样。卖盆人说你们天黑就睡,我们白天种庄稼,黑来在月亮底下做瓷盆做瓮,装窑、烧窑、出窑,忙时三天三夜不睡,受的苦你们没见过。发事者调侃难怪这货做得不圆,原来是摸黑做的。卖盆者像明星告别演出,说这是最后一次送货上门,回去后再也不做了,不如出去打工或做生意挣钱轻省。
  再次关注金陵寺,是乡村振兴这几年朋友们发的照片,除了久负盛名的熊耳山,再就是那些镶嵌在院墙和田坎上的瓷盆瓷瓮,当作特色建材,装饰着农村的田园风光,拙朴、乡土、亲和,成为东西窑村独有的风景。
  一个风和日丽的春天,去金陵寺寻访旧陶器,如同探望久未联络的朋友。本以为时光流转,它们被磕绊损毁得所剩不多,但在熊耳山村,仿佛误入超级陶艺博物馆。大大小小的瓮、盆、罐不是分类集中在房子里,而是像农具柴火一样散落在院墙边、后檐根、茅房旁,有的当花盆栽种花草,有的当支架撑着石桌,倒扣着当石凳,有的仅作造型砌进墙体,更多的是空着,一任日晒雨淋。
  引人注目的是几处路沿,立着高低粗细一样的小瓮,像小矮人一样列队欢迎来往的客人。胜景是熊耳山陶艺体验馆旁边那一片瓮林,共十几层,每层二十几个瓷瓮阶梯状砌筑在一面弧形山坡上,感觉是“瓮秀于林”。旁边一口旧砖窑,在风雨的侵蚀下,窑体的红砖陈迹斑驳,旁边大烟囱是新修的,墙体镶着陶盆瓦罐的不规则残片,修旧如旧。
  沿途几处空窑,有些残旧,废弃有三十年了吧,风吹雨淋,像历经岁月的老人。旁边的树长大了,草绿了枯了又绿,它们未曾坍塌,赞叹着箍窑者的手艺。有人说参观博物馆,无非是看几百年前的陶盆瓦罐和泥人,也正是它们,彰显了那个时代的文化与文明。
  在熊耳山陶艺体验馆,院子里有几十口大瓮,上面沾着泥土,估计是才收集的。向村妇了解,得知这里并非家家都有手艺人,问这些瓮呀盆呀卖不?他们说卖呢。问多少钱,却说没价,有个大爷想了一下回答说50块。人们不确定买者的用途,便不确定它们的价值。
  想象过去这里男女联姻,会否把自制的精美瓷器当作聘礼或是嫁妆?一个小而全的村史馆,陈列着农具家什,证件文书等,还有从这个村子走出去的名人简介。侧边几间没有前檐墙的厦屋,安放着制作陶器的治具,体验者不多。
  画家范桦的老家在附近村子,在熊耳山村委会旁边开辟了画室。山不在高,有仙则名,一个地方出了名人,那地方也跟着闻名起来。沿途多处看到留有范桦墨宝的题字、楹联,名人与盛景,相得益彰。
  山顶显神寨广场有两首打油诗,其一是:窑村人脸像锅底,个个腰包都鼓起。出的牛和马的力,吃穿花用却充足。其二是:地少石头多,种地难养活。凭脊背一块,吃粮靠背驮。算是村人过去生活的写照。
  熊耳晚霞是商州八景之一,说明熊耳山是位于商州以西的制高点。孔子说“登泰山而小天下”,本意是站在高处,眼界开阔,可模仿之说“登熊耳山而小商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