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1版
发布日期:2024年06月03日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字体:
放大 缩小 默认
朗读:
镇安持续擦亮“生态美”金字招牌
本报记者 马泽平 通讯员 宋发苗
文章字数:1494
  前不久,中国气象服务协会公布第三批全国21个“天气气候景观观赏地”,镇安县安山日出云海、罗家营水乡星空作为日出云海和星空景观成功入围。这是镇安县继塔云山云海景观上榜第二批“全国天气气候景观观赏地”之后,又增加了两块金字招牌,成为我市推动“两山”生态价值转化的典范。
  近年来,镇安县紧扣“一厅四地”发展定位,坚定践行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思路,先后荣获“中国天然氧吧”“2023年国家级全域森林康养试点建设县”“美丽中国·深呼吸小城”“中国最佳生态康养旅游名县”“省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等称号,良好的生态环境成为镇安高质量发展最强的底气,“生态美”这块金字招牌更加亮丽。
  山清水秀,生态环境更加优美
  初夏时节,三五好友或漫步乾佑河边,或拾级而上听金台钟声,大家不住地感叹,这一年来小城镇安变化太大了,空间变大了、县城变绿了、公园变多了、道路变畅了、河道变清了、街巷变净了、夜景变美了、环境变优了,这个昔日“只堪图画不堪行”的山城,健身步道上幼童嬉戏,鲜花长廊馥郁芬芳,山水相映自成一色,呈现出一幅幅生态美与社会安的幸福画卷。
  近年来,镇安县纵深推进蓝天、碧水、净土三大保卫战,在全市率先开展和落实河长制、林长制工作,不断创新环境监管方式方法,常态化开展保护秦岭生态环境,大力实施城市更新及生态修复,累计建成口袋公园21个、健身步道20.6公里,全县森林覆盖率达到68.5%,空气质量优良天数稳定保持在345天以上,青铜关前湾、旬河商洛入安康断面水质稳定保持国家Ⅱ类标准。良好的生态环境、秀美的山水让群众有了更多更直接更实在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山水为基,生态惠民日益彰显
  三月的镇安万物复苏,走在山间小路上,一阵阵清香扑鼻而来,定睛看去,一丛丛秦岭蕙兰花开正艳。秦岭深处的中国·镇安兰花产业园,热闹非凡,成千上万盆不同品种的兰花姿态各异、吐露芬芳,吸引了众多游人慕名前来观赏和购买,现已成为西北地区最大的种植交易中心,年交易额达1.2亿元,接待游客10万人次。正河村党支部书记杨自有说,在兰花产业园举行的陕西第十六届兰花交流会3天时间里,仅村上一家传统糕点手工作坊就挣了8万多元。
  镇安全域处于秦岭腹地,自然资源丰富,茶叶、蚕桑、烤烟、魔芋、中药材、板栗、核桃等农产品闻名遐迩、质优量大,被誉为“中国板栗之乡”和“天然药库”,荣获“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称号。高峰镇营胜村五味子产业基地里,村民在给挂果期的五味子除杂草,施农家肥。渔坪村的冷水鱼养殖基地内,中华鲟自由自在地潜游于水底,成群的金鳟、虹鳟在水面追逐跳跃,工人忙着捞鱼装车,一幅山美、水绿、人勤的美丽乡村画跃然纸上。这只是生态农业发展的一个缩影,镇安依托天然的生态资源,把资源变资产,资产变资金,带动更多群众依靠生态产业发家致富,在生态惠民、生态利民、生态为民的道路上越走越顺。
  秀美山河,生态旅游收效显著
  最美人间四月天。木王山的百里杜鹃如期绽放,漫山粉红色的花朵娇妍似锦,将山岚装扮成了花海,沿着蜿蜒的步道,徜徉在杜鹃花海中,目光流连于那些鲜艳夺目的花朵,不禁轻叹“何须名苑看春风,一路山花不负侬”。
  来镇安,不仅要赏花,还要去爬道教名山塔云山,看安山日出云海,走茂密的原始森林,感受清澈见底的山泉,住磨石沟童话谷里的罐罐屋,吃腊肉豆酱、浆粑糊汤、水煎饼、黑米擀面皮、芝麻饼……
  今年,镇安县围绕打造“秦岭最佳康养会客厅”,加快推进合曼养生谷等15个重点康养项目建设,积极推进塔云山5A级景区、木王山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创建,精心挖掘打造镇安特色美食品牌,不断唱响“来安去安·小城镇安”旅游品牌,1—5月,全县已接待游客302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18亿元,“绿水青山”悄然嬗变成“金山银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