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6版
发布日期:2024年06月06日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字体:
放大 缩小 默认
朗读:
端午话传承
本报记者 肖 云
文章字数:1012

  端午临近,粽子飘香。具有悠久历史的端午节蕴含着迎祥纳福、消灾避疫、追念先贤的丰厚文化内涵。四五月份天气转热,蚊虫孳生,疾病开始流行,人们在门上插艾草和菖蒲,在门前撒药灰防害虫进屋,喝雄黄酒、佩戴五色绳和香包,时至今日,这些传统习俗依然代代相传,端午节特定的文化内涵已扎根在每个人心里。
  近日,在商州城区随处可见卖粽子、槲叶、香包、五色绳等与端午相关的货品,空气中飘散着粽叶与香料的清香。退休干部田家声告诉记者,过去,商洛各地用于包粽子的原料一般是糯米(江米),没有糯米的人家就用小米、高粱、大麦来包粽子,这些杂粮粽子味道各异,风味独特。住在丹江两岸的人家,往往就地取材,用芦苇叶包粽子,所包的粽子小巧玲珑,也有用其他植物叶子包成的粽子;居住在深山里的人家,通常用槲树的叶子包粽子,每年到农历4月底,其叶片能长到碗口大,包出的粽子清香诱人,还有健脾开胃、美颜养肤的功效。
  “从江南迁居商州的‘下湖人’,用兰草将两个包好的粽子拴在一起下锅煮,这种成双成对‘只羡鸳鸯不羡仙’的粽子,多半是小伙子送给未婚妻家的端午礼品。新婚夫妇回娘家过节,送的也是成双包扎的粽子。岳父母除了留女婿共度端午节外,还要回绣有‘五毒’的小孩肚兜、小衣帽、香包等礼品。”对商州本地过端午节的讲究,田家声娓娓道来、知之甚多。
  尽管一些繁琐的节日礼仪逐渐淡化,但多数寓意美好的传统习俗仍得以保留,并被现代人赋予了新的意义。
  家住商州区刘湾街道的吉女士从小在商州长大,在她的记忆里,每年过端午节母亲都亲自包粽子给家人吃。现如今,街上卖粽子的越来越多,母亲仍然不怕麻烦,买来糯米、槲叶、豆子、红枣等材料清洗干净,经过好几天的准备,煮出一锅热气腾腾的粽子,分给已经成家的儿女和亲朋好友,吃不完的再冻进冰箱慢慢吃。“对母亲来说,每年端午节亲手包粽子,已成了一种固定的仪式,饱含着她对家人的深情。”吉女士说。
  57岁的文学爱好者雅兰说,她老家在商州区沙河子东乡片区,记得小时候过端午节,老人会用彩色布包上香料,用针线缝个娃娃给他们戴在脖子上,还用雄黄酒点肚脐、耳朵眼,说是有驱虫辟邪的作用。“多少年过去了,回想起来,那些场景还历历在目,清晰如昨。想到这些,就会格外想念逝去的亲人。”雅兰说。
  作为一名老师,任婷非常喜爱传统文化,每年端午节都会带孩子去山上割艾叶、采摘斛叶,培养孩子的仪式感和对传统节日的重视。
  在更多人心中,端午不仅是一个传统节日,也是一种文化符号,更是一种难舍的乡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