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3版
发布日期:2024年06月20日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字体:
放大 缩小 默认
朗读:
千里援藏,践行医者初心
本报记者 肖 云
文章字数:1252
  初到海拔4500米的西藏阿里,赵岳峰出现了一系列高原反应,头痛、胸闷、气短、鼻腔充血,夜晚会因呼吸困难而被憋醒,需靠服用镇静类药物才能缓解。而今,早已返回商洛的他在午夜梦回时,却常常想起那一段难忘的援藏经历,一幅幅画面闪过脑海,清晰如昨。
  2019年,商洛市中心医院神经外科副主任医师赵岳峰成为陕西省第五批组团式援藏医疗队成员,被分配到阿里地区人民医院任外科主任。阿里位于我国最西边,距离拉萨有1600公里的路程,脑外伤、脑出血等重症病人基本上只能就地治疗,如果转院去拉萨,最少也得两天,时间根本来不及。
  进藏第3天,赵岳峰的身体还未适应高原环境,急诊就来了1名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需要立即手术,不然就有生命危险。当时阿里地区人民医院还没有能做开颅手术的医生,赵岳峰临危上阵,在头疼头晕的情况下吸着氧气,历时8小时坚持完成手术。
  3个月后,赵岳峰将这名患者颅脑CT三维重建资料传送到内地,又对患者进行了双侧颅骨缺损钛网修补术,术后患者恢复良好,语言及肢体功能基本恢复正常。这次救治是阿里地区人民医院第一例颅骨修补术,在当地堪称“奇迹”。
  还有一次,赵岳峰收治了一例从高处摔伤,颅骨凹陷性粉碎性骨折的9岁小女孩,当时医院并无颅骨整复的材料,立即手术只能将碎骨片去掉,二次行钛网修补,赵岳峰说:“孩子小,如果行钛网修补,太阳直射之下,钛网吸热,可能会出现头痛等症状,那会给孩子留下了一生的阴影。”考虑再三,他决定在密切观察病情的同时,紧急与内地联系购置钛连接片,择期给患儿行颅骨整复术,术中将碎骨片拼接起来,用钛连接片固定,最后完全复位,没有留下隐患和后遗症。
  由于地处高原,受医疗资源等各种条件限制,难免出现各种以前在内地碰不到的问题,除了要会先进的技术,还要懂以前的技术。一天晚上,赵岳峰突然接到科室电话:一名因车祸导致头部受重伤的男性患者,正在从百公里外的普兰县送往本院。病情就是命令!赵岳峰急忙赶往手术室,然而,不凑巧的是,开颅手术的仪器突然瘫痪,凭借多年扎实的基本功,他利用手摇钻和线锯,带领科室医护人员,吸着氧站立3个多小时,成功完成硬膜下血肿清除+去骨瓣减压术,挽救了患者年轻的生命。
  援藏一年间,赵岳峰共开展28例手术,使医院的救治率有了质的提升。他通过每周举办专业知识讲座、查房时详细讲解、手术时示范指导等方式,逐步提升当地医生的专业技术,为雪域高原打造了一支带不走的医疗队!
  除了日常工作,赵岳峰还经常随医疗队为藏区老百姓开展义诊和常见病的宣教及预防,为驻守官兵送医送药、进行常规体检。到阿里不久,看到藏区小朋友书包破旧,业余活动单调,赵岳峰马上联系商州区足球协会,号召大家为孩子们捐助文具及足球。后来,又争取到商州区慈善协会以及泰华天然生物制药有限公司的支持,募集到400多个书包、文具盒,在“六一”儿童节前分发到阿里陕西实验学校的学生手里。
  返回商洛后,赵岳峰依然奋战在治病救人的第一线,作为商州曙光救援队的队员,他在忙碌之余还抽空参加义务救援,协助政府及消防队开展各种救援抢险工作。他处处播撒爱心,把春天般的温暖传递给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