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4版
发布日期:2024年07月01日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字体:
放大 缩小 默认
朗读:
绘就村美民富新画卷
——丹凤县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建设和美乡村纪实
文章字数:2746








  本报通讯员 张少杰 冯 清
  仲夏时节,万物并秀,走进丹凤县棣花镇许家塬村,连片的万亩葡萄园郁郁葱葱,葡萄架下挂着一串串正在生长的青葡萄;千亩猕猴桃园里,一个个浑身长满绒毛、如鸡蛋般大小的猕猴桃密密麻麻地坠在藤蔓下,放眼望去,一派生机勃勃、丰收在望的景象。
  因地制宜 统筹推进
  近年来,丹凤县认真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聚焦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目标,围绕乡村产业发展、乡村建设和乡村治理,因地制宜抓规划,统筹推进“千万工程”示范村创建等重点工作,建成了一批宜居宜业宜游的和美乡村。
  棣花镇许家塬村坚持农文旅融合发展思路,依托“两万两千”(万亩葡萄、万亩核桃、千亩猕猴桃、千亩樱桃提质增效工程)和丹凤酒庄3A级景区,引进天宇润泽、夏琳生物等企业,大力发展数字农业、体验农业,建成双孢菇产业园、核桃主题公园、丹凤葡萄酒庄为核心的三大产业集群,培育了以“云上果园”为主的电商经济、以酿酒DIY为主的研学经济、以观光采摘为主的体验经济、以酒罐房间为主的民宿经济,累计建成“云上果园”等线上营销平台、3个自然教育实验基地、36间民宿和50个网红打卡点,2023年接待游客20多万人。同时,发动全村90%以上农户通过入股分红、土地流转、就业务工、参与农产品供应链等方式实现稳定收入,户均年增收1.5万元,许家塬村先后获得国家森林乡村、全省乡村旅游示范村、省级美丽宜居乡村、雨丹协作乡村振兴示范村等荣誉称号。2023年许家塬村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2.1万元,集体经济收入52万元。
  丰富业态 融合发展
  丹凤县充分利用依山傍水的生态优势,积极发展城市近郊游。为吸引更多人群、延长游客游玩时间,在继续挖掘亲子旅游、采摘露营、休闲健身等业态的基础上,挖掘旅游新资源、打造旅游新场景、布局旅游新业态,打造了棣花实景演艺、篝火晚会、火锅美食等特色业态,成为当地文旅产业新亮点。
  同属棣花镇的棣花社区是当代著名作家贾平凹的家乡。近年来,棣花社区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深度挖掘商於古道历史文化、宋金边城文化及平凹故乡等文化资源,围绕茅盾文学奖获得者贾平凹这张名片,着力打造“人文故里”,高效盘活国有资源,充分利用民间资产,发动群众将130间闲置民房改造入股棣花古镇景区,建成宋金街、清风街2条商业街区和花筑·荷塘畔等12家中高端康养民宿。主打“文学原乡”招牌,建设平凹文学馆,放大“文化名人”效应,建设棣花乐园游乐场等设施,引进携程农庄、丽呈别院等特色精品民宿项目,全面布局“吃住行游购娱”业态,着力打造“康养旅游胜地”。整合利用闲置资源,积极引进建发公司,策划建设以葡萄星球研学露营基地为核心的三产融合示范园,大力建设文体产业园及龙舟训练基地、沙滩排球训练基地,发展体育事业,推动文体旅融合发展,棣花社区先后获得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陕西省乡村旅游示范村等荣誉称号。棣花社区深入推进乡村产业发展、乡村建设和乡村治理,有力推动乡村振兴迈出新步伐,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大动力。社区每年吸引国内外游客60万人次,承接各级会议、文学艺术集会30多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3.6亿元。
  四位一体 提质增效
  丹凤县在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推进和美乡村建设过程中,按照强龙头、补链条、兴业态、树品牌“四位一体”的思路,始终坚持把产业发展作为壮大农村集体经济,增加农民收入的重中之重,促进乡村产业提质增效。大力发展葡萄酒首位产业和“菌果药畜”四大优势产业,制定十大产业链发展规划,培育新雨丹、永福工贸等龙头企业新型经营主体13家,“土专家”“田秀才”1450名。坚持“种养加工一条龙、农工贸一体化”,打造以“三厂四庄”为龙头的葡萄酒产业链集群,建成食用菌产业基地56个、食用菌大棚2039个(栋)、智能温室164栋,配套建成5000吨加工生产线、5000吨冷藏保鲜设施的食用菌产业链发展体系。深挖各村资源禀赋潜能,盘活用好闲置资源资产,扶持生态涵养、休闲观光、文化体验等新业态创新发展,成立新业态公司9家,盘活闲置房屋106间、产业大棚3个,改造转型发展民宿6家。强力推动“丹凤红酒”品牌整合,培育“丹凤天麻”“丹凤山茱萸”等区域公用品牌,做好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特质农品和名特优新农产品认证工作,举办“桃花节”“红酒节”等产销对接和农产品宣传推介活动,不断提升“中华老字号”葡萄酒等产业的美誉度、知名度和影响力,促进农文旅康产业深度融合发展。
  丹凤县通过巩固一批、提升一批、补齐一批、整合一批“四个一批”持续加强乡村基础设施建设,棣花镇许家塬村、商镇王塬村等6个村创建市级“千万工程”示范村待省市验收命名,丹景路、丹峦路、丹寺路环境整治成效显著。提升设施齐备的12个镇办政府所在村(社区)以及龙驹寨街道、商镇、棣花镇16个人口密集社区整治效果。补齐基础设施短板,整合资金2530万元,实施小型基础设施补短板项目43个,扎实推进农村厕所、垃圾、污水“三大革命”,铺设污水管网26公里,绿化6万平方米,修建小花园、小菜园522个及口袋公园15个,建成旅游公厕6座,新建改造农村供水工程25处,高标准推进丹竹路、丹庾路全流域治理,全域营造山清水秀宜居宜业生活环境。整合公共服务资源,构建“一点多能、一网多用、功能集约、便利高效”的农村服务网点新体系,加快县镇村物流设施建设,推进农村客货邮资源共享共用,以“四个一批”推动乡村建设迭代升级。
  党建引领 保障有力
  坚持“党建引领、文化铸魂、数字赋能、群众参与”四轮驱动,健全县镇村三级治理体系,深入实施基层党组织“分类指导、争先进位”三年行动,持续深化“三联三促”活动,常态化整顿软弱涣散村党组织,不断发挥村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加强农耕文化传承保护,持续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农村活动,因地制宜推动农村移风易俗,扎实推进高价彩礼、大操大办等重点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涵养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开展数字乡村建设试点,推进智慧乡村信息化建设,做实做细网格化管理、精细化服务,健全矛盾纠纷多元排查化解等机制,“和为贵”调解室做到全覆盖。充分发挥村(居)委会等自治组织作用,积极引领农民群众主动进行自我管理、自我监督、自我教育和自我服务,以四轮驱动引领乡村治理长治久安。
  建立健全“组织、要素、督查、考评”四项保障机制,落实“五级书记”责任,成立“千万工程”领导小组,统筹推进“千万工程”实施。整合中央和省级衔接资金推进乡村振兴、人居环境整治、乡村建设、乡村产业、乡村治理等工作,梯次推进示范村建设。坚持每月督查一次,每季度观摩一次,半年召开一次工作推进会,年底总结展示一批先进典型,表扬一批先进集体和个人。实行县总揽、责任到镇(街道)、村(社区)落实的责任制,将“千万工程”纳入年度目标责任考核,奖优罚劣,以“四项机制”保障“千万工程”取得新成效。
  如今,漫步在丹凤的村庄里,风光美如画,人在景中游。丹凤,正在续写和美乡村建设的优异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