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8版
发布日期:2024年07月04日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字体:
放大 缩小 默认
朗读:
药王孙思邈与商洛药膳
陈书存
文章字数:1847
  药王灵迹
  清·余笃宽
  闻道此塘旧杏林,缓和遗迹在危岑。
  雀衔艾叶神方异,鹿食豆苗井露深。
  天地长留医国手,山河不改活人心。
  像图石上如新发,日炙风吹自古今。
  此诗选自《柞水县志》。诗的大意是:听闻过去这个地方是神医诊疗疾病的场所,像医缓、医和那样的名医遗迹在陡峭的山坡上。雀衔艾草夺燕巢般神奇的医方,像鹿食豆苗解乌毒一样效如桴鼓护佑百姓的功绩。药王是长留历史长河的国医圣手,沧桑巨变,大医精诚一直是每一位医者济世救人的宗旨。山石上药王的身形从古至今,日炙风吹,历久弥新。
  诗中所写药王灵迹在今柞水县故孝义厅城北药王堂佛爷山,“一石平明如镜,壁立山腰,上有五色云霞,经雨露风霜,精灵不敝,相传为药王形身。右有龙井三,一口九孔,大如瓮,圆如瓶”。
  孙思邈曾在柞水潜心研究中医药学,采集、栽种和炮制中草药,游医治病。据《柞水县志》记载,唐贞观三年(公元629年),名医孙思邈来南山,在今药王堂、药厂寺采药炮制,行医治病。《药王灵迹》就是对药王在柞水采药、治病救人、百姓顶礼膜拜的真实写照。而今,人们一说到“药王”这两个字,自然而然就会想到妙手回春的孙思邈。
  据史书载,孙思邈不为累官,屡次推辞朝廷重用,在秦岭南北的终南山等地采药、制药,既研究药学,又研究养生之道,为了解中草药的特性,他走遍了秦岭主脊,南北山麓,先后两次在柞水境内采药、制药为百姓诊治长达13年,比如说灵芝、茱苓、天麻、人参等,柴胡、冬麦,丹参、天南星和鱼腥草之类更是多得不计其数,炮制好的药材通过秦楚古道成批运送到唐朝都城长安。
  孙思邈离开后,当地的人一直很怀念他,为了感念他的大恩大德和精湛的医术,村民们自发集资在他所住过的地方修建了药王庙,年年焚香祭拜,以祈求当地的百姓身体健康、百病不生。传说一直流传至今,孙思邈在柞水活动过的地方,都以他的尊号命名,且沿用至今,成了当地特有的标志和地名。村民们还把他所住过的村子也改叫作“药王堂”,通往药王庙的那条路就叫“药王砭”,他曾经捣药制药的地方就叫“药厂寺”。如现在的柞水药王堂村保留下来有药王庙、药王井、药王砭、晒药台等遗址,药王庙里的两棵古柏,据传是药王亲自栽植,现成为柞水县重要的医药文化古迹。
  孙思邈对药膳研究颇有成就。孙思邈非常重视食物养生和治病,认为“夫万病横生,年命横夭,多由饮食之患。饮食为益既广,为患亦深”,积极主张食疗食补。他著述的《千金要方》中专有《食治方》一卷,特别强调“安身之本,必资于食。不知食宜者,不足以存生。”“食能排邪而安脏腑,悦神爽志,以资血气。能用食平疴释情遣疾者,可谓良工。”“夫为医者,当须先洞晓病源,知其所犯,以食治之。食疗不愈,然后命药。”他将药物与食物合理搭配、巧妙相融,取药物之性,用食物之味,主导创制了一些既是美味佳肴也是养生疗疾药膳的吃食,流传至今成为独具特色的商洛饮食文化。
  孙思邈在柞水县一带行医期间,时值洪水泛滥,瘟疫流行。一时间,百姓缺食乏药,病患增多。为了充饥果腹,人们组织起来上山打野鸡、野猪、野羊和狗熊等。孙思邈认为此时灾民身体虚弱,摄入油腻、腥膻的食物会伤及脾胃,加重病情。于是,他将采集的当归、肉桂等草药研末,与香菇、黄花菜、木耳、干笋、萝卜、豆腐等一起放入锅里蒸熟后让大家食用,取名为“蒸碗子”。这样既能满足人们的口腹之欲,也对预防、治疗疾患有所裨益。
  后来,据传唐太宗李世民在山中视察防务时也品尝了蒸碗子,大快朵颐,赞不绝口,并亲笔题写“南山蒸碗子”。史有“南山蒸碗子,长安当归情”之说。
  唐高宗显庆年间,传说孙思邈在柞水牛背梁一带采药行医。其时,当地痢疾肆虐,患者无数,尤以孩童为剧。目睹此状,孙思邈入山采集党参、山药、百合、丹桂、甘菊、玫瑰、金银花、商芝、秋海棠、断肠草、梅英等草药,与土鸡、猪肉、土豆、萝卜、豆腐、糯米配制成药膳以方便患者食用,并分别装在12个碗和1个盘子里。食借药力,药助食威,有效地遏制了时疫蔓延。
  当地人为纪念这位伟大的中医学家,在民间宴席中,传承丰富了这种宴席,起名“十三花”。传至清代,张英《凡有十二和悦》一文中就记载了“饭有十二和,菜有十三花”的文字描述。“十三花”主要有:药膳羊肉、牛肉、枸杞猪心,挂霜桃仁、蕨根粉条、枸杞拌苦瓜、酥炸山药、油炸银杏果、杏仁拌青、冰糖大枣、天麻炖土鸡、党参炖猪肺和何首乌炖猪肚等。
  这道菜之所以命名为“十三花”,源于《易经·系辞上传》之说。“十三”为“九”与“四”之和。“九”是天,“四”是地。“十三”寓意为天人感应、天地和谐。药膳的取名既用“医”也用“易”,实为典型的中医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