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安县域经济提质增效
文章字数:1644
渔坪村建成了集田园观光、生态体验、科普教育、乡村休闲于一体的农旅融合产业园。
丰收村依托塔云山景区区位优势,因地制宜发展亲子研学旅游基地,吸引了一批批游客前来打卡。
“今天我带学生们来到丰收村童话磨石沟,让学生们感受这里的农时农趣。”6月4日,镇安县青铜关镇东坪小学一名教师说。
夏日的青铜关镇丰收村色彩斑斓,温度适宜,空气中满是负氧离子。从高空中俯瞰,红色的房顶、七彩的民俗罐罐屋、葱郁的树木、奇幻的童话磨石沟,共同组成了一个夏日避暑乘凉的好去处,吸引着一批批游客前来打卡。
近年来,镇安县紧扣全市一都四区和全县“一厅四地”建设目标,坚持生态康养首位产业,学习浙江乡村产业融合发展经验,大力发展“和美乡村+”旅游、农业、休闲、非遗、民宿等新产业新业态,推动生态产品价值变现,将生态优先绿色升级大文章书写在了青山绿水间。
丰收村围绕乡村建设主线,结合乡村旅游、特色民宿、生态产业园,探索形成了乡村建设发展“1+3”模式,一个山清水秀、风景如画、美丽宜居的秦岭生态康养旅游示范村初步形成,丰收村被评为“全国文明村镇”“中国美丽休闲乡村”“省级乡村旅游示范村”,形成独具特色的“磨石沟”品牌形象。
青铜关镇书记范明鹏介绍,近年来,青铜关镇认真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立足丰收村背靠塔云山国家4A级景区区位优势,发展大众、亲子、创意三类民宿,带活乡村旅游,壮大村集体经济,加快推动美丽丰收建设,去年,丰收村接待游客5万人次,带动当地180多名群众就业,人均年增收1.5万元,村集体经济年收入达52万元。
“这里的鱼味道非常好,风景也很美。”6月15日,到高峰镇渔坪村游玩的游客高兴地说。
听鱼洞河水潺潺,品冷水鱼全宴。高峰镇渔坪村依托渔洞河优质水资源,以水兴业、以产带富、以治促和。该村以“三区两基地”为核心,发展冷水鱼60万尾,配套露营基地、无公害水果和蔬菜采摘园等,建成了集田园观光、生态体验、科普教育、乡村休闲于一体的农旅融合产业园,推动了水美鱼肥、民富人和的美丽宜居乡村建设;此外通过创新探索“乡村治理135工作模式”,做到民情我知、民事我办、民忧我解,渔坪村荣获“全国第二批乡村治理示范村”。
赶兰花大集,住九彩民宿。在高峰镇正河村兰庭花市特色步行街,群众借助兰花产业园、兰花交易日,把自家酿的兰花酒、兰花茶、兰花点心等农副产品放在这里集中销售,仅每月一次的兰花展销会就可带动兰花街实现交易3万元左右。正河村依托兰花这一特色优势资源,以兰为业、以兰为媒、以兰为介,建园区、优环境、兴产业、促增收,实现了壮大集体经济、促进农民增收,走出了一条兰香四溢的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新路子。“目前,已带动周边1550户群众参与兰花养殖,户均增收达1.3万元。”高峰镇书记储德宝说。
像这样的和美乡村,还有云盖寺镇西华村、月河镇罗家营村等。为做好绿色升级生态优先大文章,镇安县深挖生态资源优势,深耕“宜居宜业”,把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作为乡村振兴“先手棋”,聚焦乡村治理新格局打造,推动乡风文明口口相传,镇安县连续两年被评为全国信访工作示范县。此外依托一方水土,结合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将全县所有村划分为生态康养型、农旅融合型、民族风情型、文化传承型、传统原乡型5种类型,因地制宜培育优势特色产业,延伸产业配套、打造产业集群,加快建设“一村一主题”“一村一幅画”的秦岭山水乡村。
镇安先后荣获“国家级全域森林康养试点建设县”“美丽中国·深呼吸小城”“中国最佳生态康养旅游名县”等称号,“秦岭最佳康养会客厅”品牌知名度持续扩大。全县建成4A级旅游景区4个、3A级旅游景区3个、秦岭山水乡村示范村95个,发展乡村旅游点10多处,镇安获评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认证“镇安象园茶”等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3个、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13个、国家有机产品3个。1至5月,全县已接待游客302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18亿元。
镇安县农业农村局局长魏林介绍:“我们围绕生态优先绿色升级,大力发展‘和美乡村+’新产业新业态,做好产业配套和标杆项目打造,全力推动乡村振兴,助力县域经济提质增效。”
丰收村依托塔云山景区区位优势,因地制宜发展亲子研学旅游基地,吸引了一批批游客前来打卡。
“今天我带学生们来到丰收村童话磨石沟,让学生们感受这里的农时农趣。”6月4日,镇安县青铜关镇东坪小学一名教师说。
夏日的青铜关镇丰收村色彩斑斓,温度适宜,空气中满是负氧离子。从高空中俯瞰,红色的房顶、七彩的民俗罐罐屋、葱郁的树木、奇幻的童话磨石沟,共同组成了一个夏日避暑乘凉的好去处,吸引着一批批游客前来打卡。
近年来,镇安县紧扣全市一都四区和全县“一厅四地”建设目标,坚持生态康养首位产业,学习浙江乡村产业融合发展经验,大力发展“和美乡村+”旅游、农业、休闲、非遗、民宿等新产业新业态,推动生态产品价值变现,将生态优先绿色升级大文章书写在了青山绿水间。
丰收村围绕乡村建设主线,结合乡村旅游、特色民宿、生态产业园,探索形成了乡村建设发展“1+3”模式,一个山清水秀、风景如画、美丽宜居的秦岭生态康养旅游示范村初步形成,丰收村被评为“全国文明村镇”“中国美丽休闲乡村”“省级乡村旅游示范村”,形成独具特色的“磨石沟”品牌形象。
青铜关镇书记范明鹏介绍,近年来,青铜关镇认真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立足丰收村背靠塔云山国家4A级景区区位优势,发展大众、亲子、创意三类民宿,带活乡村旅游,壮大村集体经济,加快推动美丽丰收建设,去年,丰收村接待游客5万人次,带动当地180多名群众就业,人均年增收1.5万元,村集体经济年收入达52万元。
“这里的鱼味道非常好,风景也很美。”6月15日,到高峰镇渔坪村游玩的游客高兴地说。
听鱼洞河水潺潺,品冷水鱼全宴。高峰镇渔坪村依托渔洞河优质水资源,以水兴业、以产带富、以治促和。该村以“三区两基地”为核心,发展冷水鱼60万尾,配套露营基地、无公害水果和蔬菜采摘园等,建成了集田园观光、生态体验、科普教育、乡村休闲于一体的农旅融合产业园,推动了水美鱼肥、民富人和的美丽宜居乡村建设;此外通过创新探索“乡村治理135工作模式”,做到民情我知、民事我办、民忧我解,渔坪村荣获“全国第二批乡村治理示范村”。
赶兰花大集,住九彩民宿。在高峰镇正河村兰庭花市特色步行街,群众借助兰花产业园、兰花交易日,把自家酿的兰花酒、兰花茶、兰花点心等农副产品放在这里集中销售,仅每月一次的兰花展销会就可带动兰花街实现交易3万元左右。正河村依托兰花这一特色优势资源,以兰为业、以兰为媒、以兰为介,建园区、优环境、兴产业、促增收,实现了壮大集体经济、促进农民增收,走出了一条兰香四溢的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新路子。“目前,已带动周边1550户群众参与兰花养殖,户均增收达1.3万元。”高峰镇书记储德宝说。
像这样的和美乡村,还有云盖寺镇西华村、月河镇罗家营村等。为做好绿色升级生态优先大文章,镇安县深挖生态资源优势,深耕“宜居宜业”,把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作为乡村振兴“先手棋”,聚焦乡村治理新格局打造,推动乡风文明口口相传,镇安县连续两年被评为全国信访工作示范县。此外依托一方水土,结合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将全县所有村划分为生态康养型、农旅融合型、民族风情型、文化传承型、传统原乡型5种类型,因地制宜培育优势特色产业,延伸产业配套、打造产业集群,加快建设“一村一主题”“一村一幅画”的秦岭山水乡村。
镇安先后荣获“国家级全域森林康养试点建设县”“美丽中国·深呼吸小城”“中国最佳生态康养旅游名县”等称号,“秦岭最佳康养会客厅”品牌知名度持续扩大。全县建成4A级旅游景区4个、3A级旅游景区3个、秦岭山水乡村示范村95个,发展乡村旅游点10多处,镇安获评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认证“镇安象园茶”等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3个、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13个、国家有机产品3个。1至5月,全县已接待游客302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18亿元。
镇安县农业农村局局长魏林介绍:“我们围绕生态优先绿色升级,大力发展‘和美乡村+’新产业新业态,做好产业配套和标杆项目打造,全力推动乡村振兴,助力县域经济提质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