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7版
发布日期:2024年07月11日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字体:
放大 缩小 默认
朗读:
乡下厨子
陈 亮
文章字数:1279
  乡下人受各方条件限制,逢个红白喜事不便在酒店里包席,多是请乡下的厨师来侍弄。厨师是本乡本土的乡党,农村人一般都管厨师叫厨子。
  如今农村人也时兴在酒店里包酒席,但多是给娃们结婚或过满月或给老人祝寿,不说花钱多与少,主家主要图个安然自在。但逢白事那就无法在酒店里包席了,办个招待前前后后需要好几天时间,一大伙人聚集到一起,吃饭那可是头等大事。所谓“兵马未动粮草先行”,除了亲朋邻里来帮忙之外,还要请来厨子,为大家做上可口的饭菜。
  村民们平日里都是常年在外为生计所忙碌,但村子里有了事情,就需要大家共同帮忙,不管路远路近,都需赶回来帮忙。在农村里,送老人上山讲究的是抬“八大杠”,就是最少八个人来扛杠子。大家在一起居住,要的是邻里和睦,相互帮助。换句话说,相互帮忙那也都是换手挠脊背。
  除了“扶重”的劳力之外,后厨也同样需要一帮子人来搞好服务。这时候厨子就是后勤人员的主心骨,厨子安排大家择菜、洗碗、切配、打杂,大家伙也都齐心协力。说说笑笑,叮叮当当,一霎时工夫,丝是丝,片是片,条是条,美观整齐,紧张有序。平时大家都忙,没有时间在一起闲谝,但好不容易因事聚在一起,倍感亲切,亲情的气氛也瞬间被凝聚了起来。
  现在的乡村厨子,也同大家一样,平时在外面忙于生计,但遇上村里人过事情,同样需赶回来帮忙。主家对亲朋招待的好与坏,全凭厨子来掌控。这就需要厨子根据主家的经济能力及意愿来开菜单。原材料的价位标准只能体现主家的实力,而菜肴的味型和烹饪技法就需要厨子来自行掌控了。
  乡村厨子不论在外面的大酒店有多么高超的烹饪技艺,但回到生养自己的故乡,就需按照农村里的传统习俗和礼法来。按照前人流传下来的乡宴标准和套路,多是十三花、四平席、九斗碗……乡里人实在,待客也讲求实惠,肉要求按传统的方法做蒸碗扣肉——八大块或条子肉,丸子要求传统的大个清汤丸子,八宝饭的“八宝”也是农人自产的花生、板栗、核桃、柿饼和购买的桂圆、蜜枣、果脯、葡萄干……总之,都是为了让客人吃得称心和满意。
  即便厨子自己想适当变通一下菜品的花样,但传统的礼法不能变。肉块必须大,菜量必须足,宁叫剩下也不能让客人说主家吝啬。
  主家请了厨子,厨子自然是倾情发挥,力求每一道菜肴达到色、香、味、形俱佳。先将上笼蒸的菜肴全部入笼后,再是烩菜,其次是炒菜,上菜顺序按照整体菜肴的搭配格局上桌。炒好的菜肴,厨子用一个长长的勺子分菜,一勺一盘,不多不少,恰到好处。每舀好一碟,就顺便放进端菜人的托盘里,再由端菜人端到桌子上。炒菜分盘相对简单,蒸笼内的蒸碗扣肉热气滚滚,上桌前需趁热翻扣在另一个器皿里。这对厨子可是一个严格考验,力求快、准、稳,翻过来的扣肉不能散乱。其动作仿若杂技演员又似鹞子翻身,令观者眼花缭乱叹为观止。
  一场盛宴就是一场战争。一场酒席下来,在厨子的掌控之下,既不能浪费又不能欠缺。食客吃得腰肥肚圆逐渐散去,忙碌的厨子才能坐下来吃饭。虽然辛苦劳累,却为主家招待好客人又长足了脸面,事后主家总会拿几样重礼或封个红包表示感谢。
  乡下的厨子,凭着一门极为平凡的手艺,被称为“行走在乡村里的匠人”,通过这门手艺,服务了乡亲,养活了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