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4版
发布日期:2024年07月16日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字体:
放大 缩小 默认
朗读:
以严立教 以爱育人
本报见习记者 杨若阳
文章字数:1483
  初三学期末的最后一节试卷讲解课前,学生们早早地来到教室,在黑板上写上:“老师,您辛苦了!”大字周围是班上每一位同学的签名。这是学生们送给班主任兼数学教师马静的礼物,承载着学生们最真切的祝福。
  “这已经是我在一中带的第4届学生了,回想起来,每一届学生带给我的感受都不一样,也是这些不同让我更加热爱教育,让我更加迷恋教育。”7月11日,山阳县城区第一初级中学的马静老师告诉记者。在教学上,她素以严厉著称,而生活中她又给广大学生留下了慈母挚友的形象。
  时间回到2005年7月,那时的马静22岁,正值青春年华,在陪同朋友应聘山阳县信毅中学的过程中,她偶然发现自己也有做老师的潜质,于是在提前做好备课工作的情况下,去了山阳县法官中学。“说起来也是赶鸭子上架,我去的时候,刚好一位数学老师生病请假了,就临危受命直接上了讲台。”马静说,由于自己本身不是师范类专业,在备课的时候总会找一个空教室多次练习,想把最好的课堂效果呈现给学生。
  在法官中学授课的一个多月,马静越来越感受到教育行业对自己的吸引力,便在2008年考到山阳县小河中学任教。为了接触到更好的教育环境,她在小河中学任教的时间里努力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2012年来到了山阳县城区一中。这一待,就是12年。“在一中的这些年,我学到了很多,无论是外出学习交流,还是校内教研实践,我都特别珍惜每一次可以成长的经历。”马静翻开自己多年学习的笔记和日记,密密麻麻、如数家珍,“这是2019年11月去安康的11天学习,当时面对的是全国各地的数学教学名师,我是既激动又紧张;那是2021年去上海的教学骨干能力提升,我学习之后回来对课改满怀信心……”
  “很多家长认为班主任带哪科,孩子哪科肯定就能学得好。其实,我觉得并没有那么绝对,我也不会强迫孩子把大量的精力放在我教的数学上。”提起班主任工作,马静说,她更重视学生的学习习惯培养,晚自习、周末、寒暑假都会要求学生有自己的规划,而不是一味地完成任务。同时,要去激发学生学习的内驱力,把学科知识与真实的世界、实际的生活联系起来,而不是单纯地吸收“死知识”。
  “班主任工作比起只做科任教师肯定更辛苦,但也更能走近学生。有时候我还会被学生气哭,就觉得明明用尽全力、付出真心来对待学生了,为什么得不到学生的理解。特别是当了母亲之后,慢慢体会到即使很委屈,也只有看看书,再安慰自己‘娃还是娃’。”马静家的书房、客厅到处摆满了书籍,从教育领域到心理领域再到散文小说,几乎每本书上都有勾画和笔记。“现在的网络环境很复杂,学生会接受参差不齐的信息,正面引导就显得尤为重要。学习这些知识,一方面可以让我在面对不同学生展现出同样问题时发挥才智,另一方面也能在制定班级规则时与时俱进。”
  马静口中的班级规则可以说是她培养学生规则意识的“法宝”。“成绩是个人努力的结果,但时间观念、规则意识的培养则需要班级氛围的营造。”马静说,初中阶段孩子的同伴需求很强烈,如果抓住这个特点再施以约束,很容易在他们心里埋下守规的种子。她还会经常在网上看与教育方式方法相关的直播课,也经常购买网课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
  “生活中遇到烦心事,只要走进课堂、走上讲台,就会感到安静和轻松。”在马静眼里,课堂是一个治愈她的地方,她愿意用自己的教育热情与学生、家长构建起一个良好的“生态”关系。“学生挺怕我的,因为他们犯错我会生气,但是私下里我们关系都很好,会像朋友一样聊天谈心。”马静说,自己允许学生犯错,容错率也比较高,生气也是从小问题、小错误里看到了背后折射出的严重性问题。
  不严无以激发孩子的潜能,无爱则一切都会变形。将近20年的执教生涯,马静凭着自己的努力,既成就了学生,也成就了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