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8版
发布日期:2024年08月01日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字体:
放大 缩小 默认
朗读:
“没有部队的培养,就没有现在的我”
本报记者 肖 云
文章字数:1624
  
  前段时间,电视剧《我的阿勒泰》热播,那些熟悉的场景,触发了何勇12年前的记忆。回忆汹涌而来,印象中阿勒泰的冬季特别漫长,到处是冰天雪地,有茫茫戈壁,更有壮阔绝美的长河落日。
  何勇是市公安局巡特警支队一级警长,参加公安工作12年以来,曾荣立三等功三次、嘉奖一次,被省公安厅表彰为全省公安优秀巡逻民警,被市公安局表彰为全市公安机关优秀民警,被市双拥办表彰为全市疫情期间积极作为现役和退役军人先进个人,2023年被评为全市“最美退役军人”。众多荣誉加身,何勇却不改初心,他常说:“如果没有部队的培养,就没有现在的我。”
  何勇告诉记者,他有一个堂哥就是当兵的,从小他就崇拜军人,梦想有一天也能穿上那一身军装。1995年,19岁的他义无反顾地参军入伍,被分配到新疆解放军边防部队,团部就在阿勒泰,那里的冬天长达8个月,气温最低可达零下42摄氏度,新兵训练时,何勇就在这样的低温下锤炼体能、磨炼意志,他比其他人更勤学吃苦,经常加码训练到深夜。一次军分区尖子排比武竞赛中,何勇在匍匐前进时,手掌被地上的玻璃碴子扎破,但他太过投入,直到比赛结束才发现,当时伤口很深,去医务室缝了6针,那道伤疤至今还在。
  每年,何勇所在的队伍都会组织一次西线巡逻,到远离连队,平时不便巡逻执勤的边境查看界碑有没有损坏、牧民有没有越界等事宜,一路骑马、徒步,风餐露宿,所到之处多是荒山雪地、杳无人烟。队伍通常自己搭帐篷、带锅做饭,运气好时,会在牧民家短暂留宿。有一次巡逻时,队伍进入了原始森林,遇到一条湍急的河流,何勇自告奋勇骑马下水探深浅,不料一下子从马背掉下来被冲走了三四米远,要不是会游泳,后果不堪设想。
  那些年,边防条件相当艰苦,执勤哨所是由木料搭建的简易板房,四面透风,一到冬天寒冷刺骨,因此,边防设施建设也是何勇和战友们的任务之一。2007年8月,他和卡车司机运送板房到距离团部200多公里的哨所,进山时,卡车太大无法进入,只能寻找牧民租借拖拉机。路途中,山里下起了鹅毛大雪,何勇携带的北斗手持机不巧也没电了,和团里、家里无法取得联系,这时,牧民接连往山下转场,穿着夏季迷彩服的何勇冻得浑身发抖,却还要逆着风雪往山里赶,几近绝望的他被一个信念支撑着:尽快完成这次任务。幸运的是,两天后,他遇到了一户还没来得及转场的牧民,换了身暖和的衣服,借了一部卫星电话,爬到山顶上,才和部队、家里打通了电话,当时,家人以为他出了啥事,已经快急疯了。
  因为身上有股不服输的劲儿,何勇很快脱颖而出,一路从战士到排长、连长、作训股股长再到边境会谈会晤站副站长,在部队一待就是17年。
  2012年,何勇转业回乡,从一名军人转变为一名人民警察,他发挥在部队积累的军事训练、技能特长,积极参与应急处突、安保维稳、比武竞赛、抢险救灾等急难险重任务,真正做到了“退伍不褪色、转业不转志”。
  2015年,山阳县中村镇发生“8·12”特大山体自然滑坡灾害,何勇和17名战友坚守第一线,吃冷水泡面,睡大通铺,连续奋战7个昼夜,维护救灾现场秩序,完成了遇难遗体看护、运送、处置和家属情绪安抚工作。自2017年以来,在每年一次的全省公安特警实战技能比武竞赛前,历时4个月集训、比武、集结、演练中,何勇是教官,是带队,也是负责人。他抛下出生不满1个月的女儿,带领四五十名特警进行严苛的训练。
  “最开始,有年轻女特警枪都抡不起来,也有转业回来的军人,在部队习惯了拿长枪,却不适应用手枪。”面对种种问题,何勇利用休息时间给他们开小灶,从举枪、瞄准、击发等动作教起,在宿舍和楼道反复练习,为检验举枪和射击的稳定度,他想出给枪上挂水壶、放弹壳等魔鬼训练法,在一次次训练中,很多人手上磨出了茧子,脚上磨出血泡,同时也磨炼出了顽强不屈的意志力。
  这些年来,何勇在巡特警支队特警岗位共协助支队负责、组织、参加完成了执勤巡逻、屯警和安保勤务1500多次,参与比武竞赛、集结、演练大型活动15次,组织全市巡特警队员集中强化训练6次,带领一批又一批的新警快速成长,展现了一名退役军人的精神风采和人民公安的良好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