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8版
发布日期:2024年08月22日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字体:
放大 缩小 默认
朗读:
清代诗文中的商洛核桃
刘 毅
文章字数:1766

  民谚有云:“七月核桃,八月梨,九月柿子红了皮。”初秋时节,核桃在商洛市区的街头已经陆续上市。
  核桃,又名胡桃,是胡桃科多年生落叶乔木。原产于中亚一带,西汉张骞出使西域时带回内地,后广为种植。“胡桃”一名,明代著名医药学家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释为:“此果外有青皮肉包之,其形如桃,‘胡桃’乃其核也。羌音呼‘核’如‘胡’,名或以此。”
  一方水土养育一方风物。商洛全域地处秦岭腹地,气候温和、光照充足、雨量适中、土地肥沃,适宜核桃的生长,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使商洛成为久负盛名的“核桃之乡”。
  商洛种植核桃历史悠久。今存最早的商洛旧志——明嘉靖《商略·商南县集》第一卷《物产》即记有“胡桃”。清康熙《雒南县志》载:“果之最盛者,无如核桃,发卖之余,尤足供灯油之用。”清光绪《商州直隶州乡土志》载:“核桃,大宗。”“核桃仁,运销他处。”“核桃,由龙驹寨水运至襄、樊、武、汉销售,每岁十余万斤。”
  除旧志外,在清代诗文中也有不少关于商洛核桃的篇章。
  清嘉庆三年(1798)七月九日,浙江嘉善人陈祁抵商就任商州(辖境约今商洛市)知州,不久后,在一次出城巡视时他写下了一首与核桃有关的诗。就目前所见,这应该是最早写到商洛核桃的一首诗。
  郭 东
  郭东双塔峙崔嵬,岩壑苍茫烟树堆。
  一带水田缘涧筑,数家茅屋趁崖开。
  胡桃磊磊随人落,红柿离离夹道栽。
  日暮城边多贾客,问言采药入山来。
  诗的大意是说,商州城东边东龙山上的两座古塔高耸入云、气势磅礴,远处的山峦溪谷连绵起伏,一望无际,丛林之中云烟缭绕,宛若仙境。山涧沿岸是大片的稻田,依水而筑,山崖脚下有几间茅屋,星星点点。随处可见的核桃树上果实累累,挂满了枝头,熟透的核桃随人掉落,道路两旁遍植柿树,红彤彤的柿子压弯了枝头。已是日落时分,在郊外碰到很多商人,询问之后才知道原来他们是进山采药才归来。
  数十年之后的嘉庆十九年(1814)冬,曾任湖南祁阳知县,家在商州东店子一带的本地人王时叙,在客居京城期间回忆故乡的山川风物,写下了104首绝句,其自述:“嘉庆甲戌之冬,旅食京师,言归未能,回忆故乡风土,得绝句一百四首。意到即书,语杂无序,有志所有而不及者,有志所无而及之者,以所言皆山中之事,命之曰‘商州山歌’,即作竹枝观之,当亦无不可也。”其中就有一首七绝写到了核桃。
  商州山歌
  (四十二)
  梨榴枣栗各芳鲜,
  彼核之桃树万千。
  市客收来沽北楚,
  贾师认得胜西川。
  诗中说,商州出产的梨、石榴、大枣和板栗等新鲜而美味,各具特色,特别是果实被一层硬壳包裹着的核桃树到处都有种植,可谓成千上万。客商们将商州核桃收购上来后,大都贩卖到湖北北部的荆州、襄阳一带去了,那些在市场上管事的人认为,商州核桃的品质比四川成都一带出产的还要好。
  转眼就到了清末,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的五月,刚刚卸任甘肃学政的叶昌炽行经商洛,在其《缘督庐日记》关于此行的记录中有两处与商洛核桃有关。
  缘督庐日记(节选)
  十四日……今日共行八十里,一路山明水秀,嘉树苯䔿,芳草暗蔼,奇礓当路,飞瀑悬崖,林木尤为茂盛,几于迤逦不断。所见核桃树最多,枝头结实累累,未熟。
  十七日……由老君河至上洛铺,雨渐止,即望见高处一条白路,坦坦康庄,两旁皆果林,浓阴匝地,核桃最多,其余皆桃、李、梅树,结实多已熟。村民即有携筠筐售于道者,丹翠可爱。
  由日记可知,当时的商於古道沿途树木茂盛,浓荫密布,其中以核桃树为最多,果实累累,农历五月的核桃尚未成熟。尤其是在今丹凤县的商镇老君殿一带,路边全是果树林,最多的是核桃树,其余有桃树、李子树、梅子树等,所结的桃子、李子、梅子大多已经成熟,有村民用竹篮盛着果子在路边售卖,红的绿的黄的,亮丽新鲜,惹人垂涎。
  叶昌炽是江苏长洲(今苏州市)人,进士,历任翰林院庶吉士、国史馆协修、甘肃学政等,是清末民初著名的金石学家、版本目录学家。其所记《缘督庐日记》始于同治庚午(1870),结束于民国六年(1917),跨度达四十八年之久,约二百万字,堪称近代最重要的学术日记,为晚清四大日记之一。
  以上三篇诗文的作者,既有当时商州的地方官,又有在外任职的商州本地人,还有路过商州的大吏,他们以不同形式记录了彼时商洛境内遍植核桃的情形,特别是王时叙在诗中对家乡核桃的品质极尽赞美。我国古代典籍汗牛充栋、卷帙浩繁,上述诗文仅是就笔者目前所见而言。窥一斑而知全豹,通过这些诗文,我们可以略知商洛核桃的悠久历史及优良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