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3版
发布日期:2024年09月10日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字体:
放大 缩小 默认
朗读:
小小“板凳会” 架起干群“连心桥”
张忠德
文章字数:1033
  “最近,电信网络诈骗案例层出不穷,大家一定要提高警惕。”“这几天有暴雨,大家要时刻关注村上、组上的通知。”“村上的产业路今年能修不?”……近期,商洛各县区各级部门把“院落板凳会”开到各个自然村的场前屋后。不拘泥于形式,不受限于地点,干部和群众搬起小板凳围坐一起,从群众关心的事说起,既有对政策理论的宣讲,也有对热点问题的解释。
  民心是最大的政治,决定事业兴衰成败。今年以来,我市各县区积极开展“院落板凳会”——基层党员干部深入村组院落,没有华丽的舞台,没有复杂的仪式,一口乡音、几张板凳,与群众近距离接触、面对面交流,通过拉家常、讲政策、听民声,问计于民、问需于民,广泛凝聚民心民意,架起了干群“连心桥”。这一朴实务实作风,无疑是一种化解民生难点、促进乡村发展的好形式,也是新时期密切联系群众“最后一公里”的好办法,值得在基层社会治理工作中推行。
  小小“板凳会”,凸显干群“心连心”。镇村干部和群众搬起小板凳围坐一起,无论大事小事,都能在“板凳会”议一议,这是解决问题、凝聚民心、推进工作的“法宝利器”。广大党员干部要坚持“眼睛往下看、身子往下沉、劲头往下使”,带着一份真诚和群众坐在一条板凳上说事,真切掌握民情民意,精细对接群众需求,如此不仅找准了问题、推动了工作,还在实干中锻炼了能力、提升了本领。在板凳上聚民心,在唠嗑里听民意,“板凳作风”彰显良好的群众工作作风。
  事实表明,“院落板凳会”是基层社会治理创新实践的鲜活案例,也是当前在全党大兴调查研究之风的鲜明体现。“板凳会”上讲政策,增进了解、促进沟通;“板凳会”上察民情、解难题,让群众“知无不言、言无不尽”敞开心扉谈问题、提建议;“板凳会”上共议事,架起干群“连心桥”——这种贴近群众、尊重群众、凝聚民心的好做法,让决策更有灵气、工作更有人气,形成了决策共谋、发展共建、建设共管、效果共评、成果共享的良性互动循环。干群面对面、有事敞开说,希望这样的“板凳会”常开、多开。
  群众的需求就是工作方向,群众的认可就是最高追求。要常入村组院落、常坐乡亲“矮板凳”,查问题做决策听群众意见声音、工作成效由群众评判,切实当群众的知心人。只有到基层去,到第一线去,到群众中去,真正扎下去,沉下去,身入、心入、情入,才能知道群众怎么想、自己怎么干;才能做到体察民情、了解民意、关心群众疾苦,把群众的安危冷暖时刻挂在心上。摸清群众所盼所忧和工作现状矛盾,找到破解难题的办法和路径,以调查研究的“十月怀胎”之势,促成解决问题的“一朝分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