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源镇利用“小喇叭” 宣 讲 移 风 易 俗
文章字数:456
本报讯 (通讯员 张浩楠)“广大村民朋友,抵制不良陋习,倡导文明新风。不能老人住危房,子女住新房;不能老人有病不给治,有钱不给老人花。”9月16日,在洛南县洛源镇龙潭村,移风易俗宣讲车上的“小喇叭”正在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播放村规民约,引导村民从生活中的细节入手,做抵制不良陋习的“践行者”。
自“四种陋习”专项整治工作开展以来,洛源镇充分发挥文明实践站作用,创新推出“小喇叭·大讲堂·除陋习”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项目,将文明实践工作同乡村精神文明建设相结合。每周一、三、五下午,洛源镇各村的“小喇叭”都会准时响起来,利用巡回播放的形式,播放“四种陋习”专项整治相关标准和办法等内容以及该镇涌现出的“四种陋习”专项整治先进事迹,全面营造“人人知陋习,人人治陋习”的良好氛围。同时,各村实践站在依托小喇叭播报的同时,还充分发挥镇村志愿者作用,以村为单位,组建“喇叭宣讲队”,将党的创新理论、政策新规和新风正气送到田间地头、农家院落、防汛安置点等人群聚集地,真正打通基层宣讲工作的“最后一米”,切实推动“四种陋习”专项整治落实落细。
自“四种陋习”专项整治工作开展以来,洛源镇充分发挥文明实践站作用,创新推出“小喇叭·大讲堂·除陋习”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项目,将文明实践工作同乡村精神文明建设相结合。每周一、三、五下午,洛源镇各村的“小喇叭”都会准时响起来,利用巡回播放的形式,播放“四种陋习”专项整治相关标准和办法等内容以及该镇涌现出的“四种陋习”专项整治先进事迹,全面营造“人人知陋习,人人治陋习”的良好氛围。同时,各村实践站在依托小喇叭播报的同时,还充分发挥镇村志愿者作用,以村为单位,组建“喇叭宣讲队”,将党的创新理论、政策新规和新风正气送到田间地头、农家院落、防汛安置点等人群聚集地,真正打通基层宣讲工作的“最后一米”,切实推动“四种陋习”专项整治落实落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