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下天麻促增收 走出生态致富路
文章字数:964
金秋时节,秦岭深处色彩斑斓。沿着蜿蜒的盘山小路,走进镇安县云盖寺镇西洞村,密林里不时传来阵阵欢笑声——正值天麻秋季防旱管护时节,20多名村民穿梭在300多亩的林下天麻基地检查天麻长势。
西洞村位于云盖寺镇西部18公里处,生态资源丰富,森林覆盖率高,是天麻的适生区,为发展天麻种植产业提供了优越条件。
“以往,村民习惯于守着‘九山半水半分田’,以种植传统作物为主,年轻人都在外面务工,村上没有产业,改善村容村貌也是有心无力。”西洞村党支部书记朱明怀说。
发展什么产业?如何发展?一时间成了西洞村“两委”讨论研究的重点。
正当西洞村为发展什么产业而一筹莫展时,云盖寺镇组织各村党支部书记和群众代表去月河镇黄土岭村参观学习林下种植天麻技术。月河镇黄土岭村林下种植天麻技术让西洞村的干部群众开阔了眼界,增强了在本村发展林下种植天麻的信心。
随后,为了进一步学习林下种植天麻技术,西洞村又先后两次组织近百名村组干部和群众代表赴月河镇参观学习。掌握天麻种植技术后,西洞村先后流转群众林地300多亩,投入资金31万多元购回天麻菌包4万多袋、成品天麻1000多公斤并培育菌种,以村集体示范引领的方式,用两个多月时间在林地完成种植。到2025年秋季天麻成熟时,以现行价格每公斤16元计算,预计实现产值120万多元。
“为了确保林下天麻种植获得成功,村上多次请来天麻种植技术员在村上开展集中培训,将挖窝、培柴、放菌种、盖土、下种等天麻种植全过程技术手把手教给村民。”朱明怀说,村民渐渐转变了传统种植观念,接受并采用科学种植方法。
在西洞村林下天麻种植基地务工的66岁村民刘昌亮笑着说:“我在基地里干活,每天工资120块钱。在家门口务工,既不误自家田地的农活,又能照顾家里的生活,还学到了不少天麻种植管理技术。”据悉,近期基地平均每天用工20人次,解决了部分在家群众的就业问题。
近年来,西洞村按照“因地制宜、突出特色、发挥优势”的原则,以市场为导向,以引领村民增收为目标,探索走出了一条集体经济增收、农村发展的乡村振兴之路。如今,西洞村依托林下种植天麻产业示范园,努力把生态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发展优势,拓展村集体增收渠道,助力乡村振兴。
“下一步,村上争取将林下天麻种植扩大到千亩以上,采取‘村集体+合作社+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实现集体经济增收、群众致富的目标。”说到发展天麻林下种植产业,朱明怀信心满满。
西洞村位于云盖寺镇西部18公里处,生态资源丰富,森林覆盖率高,是天麻的适生区,为发展天麻种植产业提供了优越条件。
“以往,村民习惯于守着‘九山半水半分田’,以种植传统作物为主,年轻人都在外面务工,村上没有产业,改善村容村貌也是有心无力。”西洞村党支部书记朱明怀说。
发展什么产业?如何发展?一时间成了西洞村“两委”讨论研究的重点。
正当西洞村为发展什么产业而一筹莫展时,云盖寺镇组织各村党支部书记和群众代表去月河镇黄土岭村参观学习林下种植天麻技术。月河镇黄土岭村林下种植天麻技术让西洞村的干部群众开阔了眼界,增强了在本村发展林下种植天麻的信心。
随后,为了进一步学习林下种植天麻技术,西洞村又先后两次组织近百名村组干部和群众代表赴月河镇参观学习。掌握天麻种植技术后,西洞村先后流转群众林地300多亩,投入资金31万多元购回天麻菌包4万多袋、成品天麻1000多公斤并培育菌种,以村集体示范引领的方式,用两个多月时间在林地完成种植。到2025年秋季天麻成熟时,以现行价格每公斤16元计算,预计实现产值120万多元。
“为了确保林下天麻种植获得成功,村上多次请来天麻种植技术员在村上开展集中培训,将挖窝、培柴、放菌种、盖土、下种等天麻种植全过程技术手把手教给村民。”朱明怀说,村民渐渐转变了传统种植观念,接受并采用科学种植方法。
在西洞村林下天麻种植基地务工的66岁村民刘昌亮笑着说:“我在基地里干活,每天工资120块钱。在家门口务工,既不误自家田地的农活,又能照顾家里的生活,还学到了不少天麻种植管理技术。”据悉,近期基地平均每天用工20人次,解决了部分在家群众的就业问题。
近年来,西洞村按照“因地制宜、突出特色、发挥优势”的原则,以市场为导向,以引领村民增收为目标,探索走出了一条集体经济增收、农村发展的乡村振兴之路。如今,西洞村依托林下种植天麻产业示范园,努力把生态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发展优势,拓展村集体增收渠道,助力乡村振兴。
“下一步,村上争取将林下天麻种植扩大到千亩以上,采取‘村集体+合作社+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实现集体经济增收、群众致富的目标。”说到发展天麻林下种植产业,朱明怀信心满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