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3版
发布日期:2024年10月12日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字体:
放大 缩小 默认
朗读:
“平安夜访”架起干群“连心桥”
本报通讯员 蔡 铭
文章字数:726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能给咱农民带来哪些实惠?”
  “社区通组公路雨污分流管网已修好,啥时安装路灯?”
  “我家房屋年久失修,想拆旧建新,建房申请邻居不签字咋办?”
  10月9日,夜幕降临,山阳县城关街道西河社区申家湾组居民刘小山院内灯火通明,本应随着夜幕降临而寂静的居民院落反而异常热闹。街道、社区干部与10多名居民群众促膝谈心,他们或进行政策宣讲、或调处邻里纠纷、或倾听居民烦恼,帮助群众解决愁心事、烦心事、闹心事。
  9月中旬以来,为进一步加强和创新党建引领基层社会治理,城关街道扎实开展“平安夜访”活动,推动干部深入基层,“零距离”倾听民声民意,无缝对接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有效化解群众矛盾纠纷,架起干群关系“连心桥”。
  “我们针对白天群众务工忙、晚上在家特点,及时抽调30多名干部,统筹村(社区)党员干部力量组建24个工作团,全面开展‘平安夜访’活动,主动把服务送到群众‘家门口’,全力打通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城关街道党工委副书记周萍表示,“平安夜访”不仅能及时倾听群众心声、化解矛盾纠纷,还有效提升了基层社会治理水平。
  “平安夜访”坚持把每周三定为“平安夜访日”,科级干部带领业务干部和村(社区)党员干部组团“下沉”到农家院落、居民小区,集中开展“平安夜访”活动,并将孤寡老人、留守儿童和“六失一偏”人员等重点群体作为走访重点,通过“听、查、访、解、建”的方式,统筹推进各项工作落实;科级领导和业务干部结合各自分管工作、职责职能,主动将“平安夜访”与理论宣讲、法治宣传、党建指导、乡村振兴和平安建设等工作深度融合,不断拓展延伸“平安夜访”工作触角和工作成效。
  截至目前,“平安夜访”活动累计走访群众600多人,化解信访问题36起、矛盾纠纷28起,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72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