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4版
发布日期:2024年10月12日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字体:
放大 缩小 默认
朗读:
母亲的唠叨
杨丽媛
文章字数:1213
  母亲今年虚岁七十了,自从病愈后,这是她第二次在我家住了,虽已古稀,但是疼爱子女,啥事都想为子女分担的心仍然不变。从暑假到现在,母亲早起晚睡,操心我们的饮食起居,操心我们的身体健康,她的唠唠叨叨,都变成了爱的点点滴滴……
  一大早,还在睡梦中,就听见厨房里有响动,我便知道是母亲为我们准备早餐了。我摇晃着身子、睡眼惺忪地起来准备自己做饭,却被母亲挡在厨房外,“你上班忙,晚上又睡得迟。去,再睡会。”“年龄大了,早上早起习惯了,你们小时候我就这样管你们的……”听着母亲的唠叨,我赶紧去洗漱。
  下午还在上班,叮咚,微信响了,母亲问下午回来吃啥饭?思绪从一堆文件资料上移出来,简单回复一句,妈,简单点,别累着。等到下午回家,稀饭、拌汤或者面条都已经准备好了。有时我去帮忙,被她拦住。看着母亲在锅灶上忙碌,羞愧之心骤然升起,但也只能乖乖听话。
  晚上,正在给小儿子辅导功课,孩子一时搞不清楚一米有多长,我拿着尺子量柜子、量桌子给孩子讲解,孩子依然迷糊。母亲听见了走过来,打开双臂说:“糖宝,你看外婆两个胳膊打开伸直就有一米多,你小,胳膊短,左右两边打开伸直看看。”孩子高兴地打开手臂喊,他的手臂打开是一米呢!就这样,母亲利用简单的原理教会了七岁的小孙子如何用身体的“尺子”去量桌子、床等家具。
  “娃的校服我给搓洗了啊!”“娃乘法口诀背不过,走在路上就可以提问呀!”一大早,我还没有出门,母亲就站在卧室门口唠叨。自从老公外调并把老大带走以后,母亲看到我一人承担小儿子的接送、教育、家务,很是心疼,总是帮我料理很多家务事。
  母亲的唠叨从早到晚不停歇,像空气如影随形。有时孩子听烦了还要顶几句嘴,我有时也会心烦,但我知道,母亲年龄大了,唠叨是一种爱,一种对后辈深沉的爱。我们在她跟前无论年龄再大都是小孩,她将唠叨融入为我们洗衣做饭中,将唠叨融入隔代的教育中,将唠叨缝进那一针一线中,倾入一勺一饭中,变成一点一滴的爱,滋润着我们的心田。
  母亲年轻时是不唠叨的,她干事雷厉风行、手脚麻利。年轻时候的母亲爱美,爱好也广泛,她喜欢弹琴、唱歌、舞剑、爬山。她在公园里活动筋骨时,一套舞剑动作行云流水,矫健、挺拔的身姿总会引得路人驻足观看。不知什么时候开始,母亲渐渐爱唠叨了,生病做了手术以后,记忆力大不如以前。她退休以后和父亲除了给我带娃,出去运动的时间好像也变得少了,思维也不如年轻时那么活跃。有时看着孙子那么调皮、顽劣,她心里很着急,会反复就一个事情不停地说,也就显得爱唠叨了。
  下班回到家里,看到年迈的她满头银发、佝偻着腰身忙碌在灶间,我心里很是难受,面对母亲的唠叨,我也终于变得温柔和宽容了。母亲老了,身体已经不起岁月的侵蚀,也逐渐经不起日复一日地操劳。
  我突然就懂了,母亲的唠叨是她面对孤单时的呓语,面对我和孩子所处境况的无奈的表达,也是对病痛和老去的一种无助的呻吟。母亲的唠叨,也让我明白了那不仅是一种表达,是一种对我们的希望,更是对老有所依的一种期盼和愿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