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1版
发布日期:2024年10月29日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字体:
放大 缩小 默认
朗读:
洛南 创新“四个三”机制 探索文明实践“密码”
本报记者 党率航
文章字数:2287
  10月24日,洛南县洛源镇龙潭村党群服务中心前,人头攒动、热闹非凡,12名村民被村上表彰为新时代先进典型,手持荣誉证书拍照纪念。随后,洛源镇卫生院的医护人员为群众开展义诊。
  这场主题为“百善孝为先、做事德在前”的新时代文明实践主题活动,既表彰了新时代先进典型,又带来精彩的文艺节目演出,同时开展政策宣讲,获得在场群众一致好评。文明实践活动,让群众深切感受到党的声音就在身边、社会温暖就在身边、美好生活就在身边。这是洛南县推动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洛南县把新时代文明实践作为推动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守正创新、开拓新局的重要举措,坚持全域推进、全面深化、全民实践,统筹阵地资源,建强队伍力量,创新工作模式,深化实践活动,努力打通宣传群众、教育群众、关心群众、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
  时钟拨回到2020年,彼时的洛南县文明实践工作刚刚起步,针对起步较晚、体制不健全、资金短缺、无固定阵地、无工作人员、群众召集难、活动开展难等问题,洛南县学习借鉴兄弟县区经验,结合县情实际,创新建立文明实践工作“四个三”机制,探索出新时代文明实践“密码”。
  建立“三项机制” 实现齐抓共管
  洛南县建立一体化工作推进、精准化项目实施、常态化工作开展“三项机制”,着力破解文明实践怎么管、管什么问题。坚持文明实践工作“一盘棋”谋划,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制定工作规范,设置统一标识,确定每年3月为新时代文明实践月,确定每个月第二个周为新时代文明实践周,编印文明实践纪实手册,上下联动整体推进。
  洛南县精准对接群众需求,精心策划志愿服务项目100多个,连续开展三届志愿服务项目大赛,评选出优秀项目45个,奖补资金20多万元。将文明实践工作纳入各镇办、各部门意识形态考核之中,围绕文明实践五项重点工作,下发项目清单和宣讲提纲,形成“中心吹哨、部门动员、各方参与”的良好格局。 
  建好“三级阵地”整合各类资源
  “茶余饭后我就会来文化广场和乡亲们一块健身聊天,感觉心情很放松。”10月24日,洛南县景村镇御史村党支部书记郭夏锋高兴地说。御史村因势利导、盘活资源,依托文化广场打造新时代文明实践广场,建设了村史馆、家风家训馆,这些地方如今已成了村民的精神乐园。在洛南,像这样的新时代文明实践场所共有200多个。
  在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建设中,洛南县全力整合资金、建立阵地,建好“三级阵地”服务文明实践工作。按照“能利用、不新建”原则,积极盘活资源,有效减少投入,利用便民服务中心、移民搬迁安置点等场所,加快文明实践阵地建设。下发《实践所站建设导引》,按照有场所、有队伍、有活动、有项目、有机制等要求,建成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1个、实践所16个、实践站247个,覆盖率100%。发挥实践所站、教育基地、窗口单位等作用,打造文明实践品牌线路3条、实践基地11个、实践点100个,构建点多面广、互联互通的文明实践阵地。
  建强“三支队伍” 做优志愿服务
  “秋冬季节,大家千万要注意森林防火,一点都不能麻痹大意!”“出门记得关闭电源,注意电器使用安全!”连日来,古城镇中联村志愿服务队挨家挨户宣传安全用火,用“志愿红”守好群众平安。这支志愿服务队由村干部、片长、留守妇女组成,成了该村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针对文明实践谁组织、谁来干的问题,洛南县从特色服务、专业服务、社会服务三个层面入手,建强志愿服务队,让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落在细微处,志愿服务体系不断健全。依托文明实践中心,吸纳党校、教育等志愿者力量,组建20多支特色志愿服务队,深入镇办、部门开展活动。依托县镇村三级志愿服务组织,组建1个县级总队、16个镇办大队、247个村级分队的专业志愿服务队,深入镇属单位、村组开展活动。依托县志愿联合会,组建30多支社会志愿服务队,深入田间地头、农家小院,开展群众乐于参与、便于参与的文明实践活动。
  突出“三个重点” 增进民生福祉
  近日,洛南县四皓街道白川社区两位村民的桩基问题终于妥善解决,双方握手言和,社区干部和群众连连鼓掌。
  握手言和的背后,是四皓街道宣讲小分队的努力付出。今年8月,四皓街道宣讲小分队深入白川社区,在大伙儿经常乘凉的大柳树下,多次开展孝德文化宣讲,听着“六尺巷”的感人故事,两位村民也陷入沉思,在镇村干部的多次调解下,两名村民互相谅解,邻里守望、和合共建的氛围成为美好现实。
  针对文明实践干什么、如何干问题,洛南县突出理论宣讲送“政策”、移风易俗送“文明”、文化惠民送“服务”三个重点,让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付诸行动中。发挥县级“干部大讲堂”、镇级“理论讲堂”、村级“文明实践讲堂”作用,组建宣讲小分队450多支,聘请宣讲师292名,将宣讲“搬”到农家院落,用“乡音”传递党的“好声音”。以村(社区)为单位,每季度评选一批先进典型,每月发布一次“道德楷模榜”,每年开展一次“洛南好人”评选。深入开展“厚葬薄养、天价彩礼、随礼泛滥、建房攀比”陋习治理,深入推进移风易俗。利用16个镇(街道)逢集日、传统节日及群众农闲时节,每年开展文化惠民巡演200多场次。发挥“有事你找我直通车”机制作用,先后为群众解决急难愁盼问题1.24万件,让群众感受到党的声音就在身边、社会温暖就在身边、美好生活就在身边。
  洛南县委宣传部负责人表示,下一步,洛南县将扛牢“凝聚群众、引导群众、以文化人、成风化俗”文明实践职责使命,持续改革创新,拓展延伸阵地,壮大服务组织,把规定动作与自选动作、共性需求和个性服务相结合,以新时代文明实践为依托,以志愿服务活动为载体,策划更多实用管用的文明实践项目,开展丰富多彩的文明实践活动,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思想觉悟、道德水准、文明素养,全面推动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取得新成效,为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