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家社区构筑“幸福圈”
文章字数:595
本报讯 (通讯员 樊利仁 杨 俊)今年以来,丹凤县龙驹寨街道陈家社区通过党建引领、产业赋能、文化融入、真情服务,不断提升社会治理现代化水平,进一步筑牢稳定和谐的基层基础。
陈家社区充分激发社区党组织和党员干部发挥“两个作用”,成立社区党总支,下设党支部2个,联合3家包社区单位建立党建联盟,选聘荣誉书记、主任2名,新纳大专以上学历村级后备干部3人。围绕产业发展,建立群众“技能+需求”两本台账,主动对接用人企业,提供用工信息300多条,促进社区200多人实现稳定就业。大力推广大棚蔬菜种植新技术,采用数字化管理设备,目前已建成现代化蔬菜大棚20亩,培育产业大户5家,生猪年出栏量1000多头,带动户均增收1万多元。
陈家社区坚持用情服务,定期开展走访摸排,收集社情民意50多件,目前通过集中办理,累计解决涉及群众“水、电、学、房”等问题35件,受益群众300多人次。统筹社区“双报到”单位党员、社会公益组织和社区党员干部力量,组成特色服务队5支,开展技能培训、定期义诊、幼儿看护等服务活动20多场次,服务群众500多人次。积极提升改造基础设施,硬化河堤路、通组路,加装路灯,有效拓宽主干道,变“一车道”为“两车道”,群众出行更加便利;采取“三力联调、三治融合”的方式,定期摸排社区风险隐患,及时化解矛盾纠纷,和谐有序的社区环境逐步形成;开展环境综合治理,拆除残垣断壁、老旧旱厕3处,清运沿河垃圾,建成便民公厕1处、口袋公园420平方米。
陈家社区充分激发社区党组织和党员干部发挥“两个作用”,成立社区党总支,下设党支部2个,联合3家包社区单位建立党建联盟,选聘荣誉书记、主任2名,新纳大专以上学历村级后备干部3人。围绕产业发展,建立群众“技能+需求”两本台账,主动对接用人企业,提供用工信息300多条,促进社区200多人实现稳定就业。大力推广大棚蔬菜种植新技术,采用数字化管理设备,目前已建成现代化蔬菜大棚20亩,培育产业大户5家,生猪年出栏量1000多头,带动户均增收1万多元。
陈家社区坚持用情服务,定期开展走访摸排,收集社情民意50多件,目前通过集中办理,累计解决涉及群众“水、电、学、房”等问题35件,受益群众300多人次。统筹社区“双报到”单位党员、社会公益组织和社区党员干部力量,组成特色服务队5支,开展技能培训、定期义诊、幼儿看护等服务活动20多场次,服务群众500多人次。积极提升改造基础设施,硬化河堤路、通组路,加装路灯,有效拓宽主干道,变“一车道”为“两车道”,群众出行更加便利;采取“三力联调、三治融合”的方式,定期摸排社区风险隐患,及时化解矛盾纠纷,和谐有序的社区环境逐步形成;开展环境综合治理,拆除残垣断壁、老旧旱厕3处,清运沿河垃圾,建成便民公厕1处、口袋公园420平方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