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7版
发布日期:2024年10月29日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字体:
放大 缩小 默认
朗读:
走进婺源,绘一幅生态鸟鸣的绮丽画卷
梁路峰
文章字数:1521
  在赣东北的怀抱中,隐匿着一处人间仙境——婺源,这里不仅以古村落的温婉、徽派建筑的雅致闻名遐迩,更因其独特的自然生态,尤其是那三大国家4A级鸟类保护区——大鄣山、文公山、鸳鸯湖,成为观鸟爱好者与自然探索者的心灵归宿。踏足这片土地,仿佛步入了一幅流动的生态画卷,每一声鸟鸣都是大自然最悠扬的乐章,每一片绿意都承载着生命的赞歌。
  晨曦初破,大鄣山在轻纱般的薄雾中缓缓苏醒。重峦叠嶂,层林尽染,仿佛是大自然最不经意的泼墨,将翠绿、墨绿、金黄交织成一幅绚烂的画卷。沿着蜿蜒的山道拾级而上,空气中弥漫着泥土与树叶混合的清新,每一次呼吸都像是在进行一场身心的洗礼。
  行至半山腰,一片静谧的湖泊映入眼帘,那是大鄣山的眼睛,清澈而深邃。湖面上,几只白鹭悠然自得,或低飞掠过水面,激起一圈圈涟漪;或亭亭玉立于浅滩,优雅地梳理着羽毛。这一刻,时间仿佛凝固,让人忘却尘世的烦恼,只想沉浸在这份宁静与和谐之中。
  继续深入,便来到了大鄣山的生态观鸟基地。这里,是众多珍稀鸟类的乐园。随着向导的指引,我们小心翼翼地穿梭在林间小道,生怕惊扰了这些林间精灵。突然,一阵清脆悦耳的鸟鸣声划破寂静,那是黄鹂的歌声,婉转悠扬,如同天籁之音,让人心旷神怡。不远处,一只蓝喉歌鸲正站在枝头,用它那鲜艳的羽毛和动人的歌声,向世人展示着生命的活力与美好。
  离开大鄣山,我们驱车前往文公山。这座山,因纪念南宋理学家朱熹而得名,不仅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底蕴,更是一片生态宝地。步入文公山,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满眼的翠绿和错落有致的参天古木。山间溪流潺潺,清澈见底,水声与鸟鸣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曲动人的自然交响乐。
  沿着石阶而上,两旁是郁郁葱葱的竹林,阳光透过竹叶的缝隙,洒下斑驳陆离的光影。行至半山腰,一座古朴的亭台映入眼帘,那是供游人休憩观景的好地方。站在亭中远眺,只见群山环抱,云雾缭绕,仿佛置身于一幅淡雅的水墨画中。
  文公山的生态观鸟体验,则多了几分文化的韵味。在这里,不仅可以观赏到各种珍稀鸟类,还能在观鸟的同时,聆听关于朱熹的故事,感受那份跨越时空的文脉传承。每当夕阳西下,天边染上一抹金黄,山林间便回荡起阵阵鸟鸣,那是大自然对这片土地最深情的告白。
  如果说大鄣山和文公山给予了我们视觉与心灵的双重震撼,那么鸳鸯湖则以其独特的生态景观,让我们见证了爱情与自然的完美结合。鸳鸯湖,顾名思义,是鸳鸯的栖息地,每年秋冬季节,成千上万只鸳鸯从四面八方飞来,在这里栖息繁衍,形成了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湖面如镜,倒映着蓝天白云和四周的山色,美得不似人间。湖面上,一对对鸳鸯或游弋嬉戏,或交颈缠绵,它们那鲜艳的羽毛和亲密无间的姿态,成为爱情最美好的象征。站在湖边,望着这一幕幕温馨的画面,心中不禁涌起一股暖流,仿佛自己也融入了这份纯真与美好之中。
  鸳鸯湖的生态观鸟村,更是为游客提供了一个近距离接触这些水中精灵的机会。在这里,你可以跟随当地的观鸟向导,乘坐小船穿梭于湖面之上,近距离观察鸳鸯的生活习性,感受它们之间的情感交流。同时,观鸟村还设有生态教育中心,通过图文、视频等多种形式,向游客普及鸟类保护知识,让人们在欣赏美景的同时,也能增强生态保护意识。
  走进婺源,走进这三个国家4A级鸟类保护区,不仅是一次视觉的盛宴,更是一次心灵的洗礼。在这里,我们见证了自然之美,感受到了生命的奇迹,更领悟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真谛。让我们携手努力,保护好这片珍贵的生态资源,让未来的世世代代都能在这片土地上,聆听到大自然最动听的声音,看到生命最绚烂的色彩。
  婺源,这片被鸟鸣与绿意拥抱的土地,正以它独有的方式,诉说着一个关于生态、关于文化、关于爱的故事。而我们,有幸成为这个故事中的一部分,感受着它的温暖与美好,也将这份感动与责任,传递给更多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