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8版
发布日期:2024年10月29日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字体:
放大 缩小 默认
朗读:
“我有了一技之长”
本报通讯员 毕波波
文章字数:719
    韩运山(左)在编婴儿摇篮

  10月18日,在洛南县巧手工艺品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53岁的韩运山正和其他工人一起编织婴儿摇篮。只见他坐在凳子上,手里拿着玉米叶,不停地在麦秆上来回穿梭,很是熟练。仅用了1个小时,一个完整的婴儿摇篮就在他的巧手下编织完成。
  “现在,我有了一技之长,每天都过得很充实。”韩运山说。他如今已是洛南县巧手工艺品有限公司的一名员工,主要从事手工编织。
  而之前,韩运山的生活可不是这样。因为腿部残疾,他一直在家没事干,日子过得并不好。洛南县巧手工艺品有限公司负责人屈军侠了解到他家的情况后,亲自上门动员,邀请他到公司上班,并派公司技术员教他编织技巧。通过学习,韩运山很快掌握了草编手艺,生活有了目标,日子过得越来越有奔头。
  随着编织技术不断熟练,韩运山已成为公司的编织技术骨干,他编织的工艺品经常被作为其他工人学习的样品。
  石门镇的柳英英,心灵手巧、善于创新,在公司有着多年花艺师工作经验。这两年,随着直播带货的兴起,屈军侠因势利导,让柳英英利用自己的特长,成为一名带货主播。
  洛南县巧手工艺品有限公司现有2个专业合作社、21个生产基地和1个技能培训学校。多年来,该公司结合实际,采取“公司+合作社+生产基地+农户+残疾人(困难群众)”生产模式,不断加强对残疾人(困难群众)的关爱救助。
  为了给残疾人铺就“幸福就业路”,在相关部门及爱心企业的帮扶下,目前,洛南县共认定社区工厂(就业帮扶基地)72个,吸纳脱贫人口和监测对象就近就地就业1860人。全县累计组织脱贫劳动力和监测对象参加技能培训2040人。
  当天,刚直播完的柳英英说:“这两年,我家开起了小卖部、盖起了两层楼房。通过直播带货,我也变得更加自信阳光了。希望更多的残疾人通过自己的努力,实现人生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