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水社区有了公共充电桩
文章字数:655
本报讯 (记者 谢 非)“我最近从西安回老家办事,回来前还担心车没地方充电,回来后才发现咱社区也有新能源汽车充电桩,扫个码就能充电,不仅充电方便,而且安全可靠,再也不用为充电发愁了。”11月22日,丹凤县竹林关镇丹水社区居民刘靖说。
当天,记者在竹林关镇丹水社区看到,新安装的充电桩整齐划一地排列在专门规划的区域,这些充电桩如同贴心的“能源加油站”,为居民的电动车提供稳定且安全的充电服务。
近年来,随着新能源汽车的不断普及,充电基础设施成为城镇建设的必要设施,便捷的充电服务成为百姓出行的刚需。竹林关镇积极推动充电基础设施建设,加速推进新能源汽车充电设施向农村延伸,助力能源消费绿色低碳转型,为群众绿色出行提供便利。
据了解,目前,竹林关镇新建2处新能源充电桩已正式投入使用,共安装24个直流快充桩,48把充电枪,单桩最大输出功率60千瓦,可24小时提供充电服务,有效满足了辖区居民和过往游客充电需求。
充电基础设施向村镇延伸,及时回应了群众诉求和关切,也让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不断提升。“我昨天去充了一次,充满电用了大概1个小时,花了不到20元钱,不仅方便还很便宜,以后回老家心里更踏实了。”刘靖对社区的新能源汽车充电桩赞不绝口。
“我们社区今年建成新能源汽车一站式充电设施,收费标准较为亲民,晚上低谷时段每度电0.8元多,白天每度电为1.2元到1.5元不等,提供24小时免费停车服务,这一举措实实在在地解决了辖区新能源汽车的充电难题,下一步,社区将联合充电桩运营公司,精心管理好、维护好现有的充电桩,让居民出行无忧。”丹水社区党总支书记徐东涛表示。
当天,记者在竹林关镇丹水社区看到,新安装的充电桩整齐划一地排列在专门规划的区域,这些充电桩如同贴心的“能源加油站”,为居民的电动车提供稳定且安全的充电服务。
近年来,随着新能源汽车的不断普及,充电基础设施成为城镇建设的必要设施,便捷的充电服务成为百姓出行的刚需。竹林关镇积极推动充电基础设施建设,加速推进新能源汽车充电设施向农村延伸,助力能源消费绿色低碳转型,为群众绿色出行提供便利。
据了解,目前,竹林关镇新建2处新能源充电桩已正式投入使用,共安装24个直流快充桩,48把充电枪,单桩最大输出功率60千瓦,可24小时提供充电服务,有效满足了辖区居民和过往游客充电需求。
充电基础设施向村镇延伸,及时回应了群众诉求和关切,也让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不断提升。“我昨天去充了一次,充满电用了大概1个小时,花了不到20元钱,不仅方便还很便宜,以后回老家心里更踏实了。”刘靖对社区的新能源汽车充电桩赞不绝口。
“我们社区今年建成新能源汽车一站式充电设施,收费标准较为亲民,晚上低谷时段每度电0.8元多,白天每度电为1.2元到1.5元不等,提供24小时免费停车服务,这一举措实实在在地解决了辖区新能源汽车的充电难题,下一步,社区将联合充电桩运营公司,精心管理好、维护好现有的充电桩,让居民出行无忧。”丹水社区党总支书记徐东涛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