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4版
发布日期:2024年12月16日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字体:
放大 缩小 默认
朗读:
饮水思源 感恩奋进
本报通讯员 寇 鑫 杨亚平
文章字数:2938
  12月12日,商洛大讲堂举办洛惠渠宝贵传统宣讲报告会。报告会上,洛惠渠宝贵传统宣讲报告团5位成员,分别以《誓把洛水引上塬》《千锤万凿出深山》《河水让路山搬家》《为有牺牲多壮志》等为题,用感人的场景和动人的事例,生动讲述了先辈们敢为人先、战天斗地的感人事迹,动情回顾了老一辈商洛人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不怕牺牲,致力于洛惠渠建设的奋斗历程,深刻诠释了共产党员的赤诚信念、精神品质和境界格局。现场氛围热烈、掌声不断,600多名聆听者深受感动、备受鼓舞。
  洛惠渠的建设历史,是一部洛南人民与大自然抗争的创业史,洛惠渠是一条写满自力更生的精神之渠。初冬时节,洛南西北面的草链岭白雪皑皑,从龙潭沟奔流出的那一泓清水,激流澎湃,浩浩荡荡,向东而去。土地平旷、屋舍林立的40里沃土梁塬上,机耕声隆隆,铁犁翻起肥沃的土壤,农户忙着冬翻土地;温室大棚里,各种蔬果幼苗茁壮成长……
  饮水思源
  珍惜幸福时光,洛南人民不会忘记先辈们用汗水和鲜血换来的甘甜。
  1958年的秋天,洛南县遭遇着“苦瓜梁塬黄柏川,吃水更比吃油难”的年馑,时任县委、县政府领导班子把人民利益放在首位,没有设备,就带领群众用最原始的钢钎铁锤、扁担笼筐;没有物资,就组织群众白手起家,在工地上办石灰厂、炸药厂、机械厂;没有粮食,不等不靠,动员党员干部捐,群众自己筹……一年间,3300多名勇士先后打通26座悬崖、29座峻岭,凿出长22.5公里、宽深各1.7米的盘山石渠。一年后,县委又调集1万多名劳力、100多名干部开挖梁塬土渠工程,不到两个月时间,31.5公里的土渠全线贯通,让绵延40里6万多亩旱塬变为沃土丰田,解决了40里沿线及城区几十万群众用水难题。
  今年79岁高龄的郭九连老奶奶,14岁时便跟随父亲奔赴洛惠渠工地,是当年洛惠渠工程年龄最小的建设者。在工地上,她并没有因年龄小混日子,而是咬紧牙关坚持出工,把一把镢头磨得锃亮。她说:“我不能给父亲丢脸!”
  在洛惠渠建设工程中,先后有21位英雄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100多位英雄留下伤残。
  吃水不忘修渠人,洛惠渠是党凝聚人民力量的重要纽带,是洛南人民感恩奋进的动力源泉。
  薪火赓续
  “大胆地想,大胆地言,大胆地创造,大胆地干”“作风上战斗化、行动上军事化、领导深入具体化、干部红专化”“边学、边建、边指导,边战、边练、边提高”……深入洛惠渠红色教育基地,就能找到攻坚制胜的法宝。
  2011年,洛南县委、县政府投资2.6亿元,历时6年在洛惠渠渠首建成张坪水库,与洛惠渠灌区现有3座水库一起调蓄供水,彻底消除了几十万群众生产生活供水不稳定隐患。
  2024年,洛南县委深入挖掘、精心打造,建成洛惠渠红色教育基地,在全县深入开展“吃水不忘修渠人、建功立业新时代”弘扬洛惠渠宝贵传统党建主题实践活动。一年来,先后开展党性教育336次1.1万多人,讲授专题党课414场次,组织宣讲报告会9场次,举办演讲赛4场次,并大力利用媒体网络等平台宣传报道,全县上下备受鼓舞,激活了干事创业的澎湃动力。
  “要将洛惠渠宝贵传统运用到有效推进党沟村乡村振兴上来!”洛南县四皓街道党沟村党支部书记白彦彦说。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洛惠渠红色教育基地建成以后,白彦彦第一时间带领村“两委”班子及党员群众代表前往学习,亲身感受洛惠渠修建的艰辛历程,深受激励鼓舞,创新推行“党支部+集体经济+土地流转+产业基地+农户”模式,招商引资500万元,建设10万只蛋鸡养殖基地,流转土地500多亩建成采摘园、10万袋黑木耳基地、大风车游乐场各1处,村集体经济突破30万元,实现了集体有项目、人人有收入,展现了一名基层党组织书记的责任与担当。
  随着弘扬洛惠渠宝贵传统党建主题实践活动的深入开展,县交警大队党员干部开展高峰时段疏堵保畅762次,处置各类突发交通事件66件次,解决救助群众28人次,累计调解调处交通事故矛盾纠纷9280起,排查治理道路交通安全隐患96处,暴雨洪灾中先后转移救助受灾群众620多名,30多名民警受到各级表彰奖励。
  “我们将持续传承洛惠渠宝贵传统,以红色树先锋、黄色增温度、绿色塑和谐,打造‘三色党建、交管先锋’党建品牌,保畅、保通、保平安,树立洛南‘交警铁骑’新形象!”洛南县交警大队大队长闵凡说。
  “工作了30多年,再多干几个月,把年轻同志再带一带!”县统计局办公室原主任王敏说。王敏干统计工作33年,今年5月退休,但面临着“五经普”工作进入关键时期、全省农业村级联网直报在洛南试点等,加之局里人少事多特别忙,往往一人干着几个人的活,而刚刚新进的年轻人又不熟悉工作,她便主动找到县统计局负责同志说:“我无条件干到年底,一来带带新人,二来也为单位分分忧。”
  王敏一个人干着办公室3个人的工作,工作忙时,节假日不休,她的丈夫开玩笑地说:“你退休后比以前上班忙多了!”
  今年9月,国家统计局给王敏颁发了“统计工作三十年荣誉证”。今年以来,县统计局创新“三争三创三提升”党建载体,推行“周报月评季考年推优”“一人一帮、一月一写、一月一讲”等党建工作机制,开展“弘扬洛惠渠宝贵传统,讲好统计人的故事”活动,为统计事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活力。11月,在全县党建观摩会上,县统计局交流了经验,获评全县首批“四强”党支部、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突出贡献奖。
  实干争先
  “如果把当年修洛惠渠的事放到现在,我们县委、县政府敢不敢作这样的决策?如果这个事情放到现在,我们有没有能力在这么短的时间内把渠建成?如果这个事情放到现在,我们能不能把这么多的干部群众迅速集结起来?”洛南县委书记杨长江提出的“三问”,振聋发聩。
  如何推进洛南迈入高质量发展快车道?那就要运用洛惠渠留下的取之不竭的精神财富,继承并发扬光大宝贵传统,实干苦干、奋楫前行。
  县委号召发出后,各级党组织及广大党员不忘修渠初心、汲取精神之源,真抓实干、建功立业,齐心协力以高质量党建引领洛南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领导带头干,干部下一线。洛惠渠宝贵传统党建主题实践活动开展以来,34名县级领导立下军令状,包抓重点项目56个、“千万工程示范村”57个、“五上”企业164户,帮办实事695件,为企业纾困解难86件。激励广大党员做惠民生、解民忧、暖民心事,结合“双报到”、“我为群众办实事”、“一年十件实事”等活动,为群众办实事2991件。县金融通信保险电力行业党委开展“我为洛南办实事”党建主题实践活动,17家国有企业承诺实事41件,通信电力行业主动服务县域发展和灾后重建,配合完成卫岗乳业项目建设、洛卢高速公路建设杆线迁改和线路整治;保险行业年累计受理理赔案4687件,赔付金额5200多万元;金融行业协调解决各类问题57个,为29家企业协调贷款5.96亿元。“有事你找我”联系群众直通车工作做法被评为省级“枫桥式”工作法优秀案例。“一业一证”改革被列为2024年全省第一批优化营商环境典型经验做法。重大节会成功举办,被省商务厅授予“全省促消费稳增长先进县”。
  2024前三季度,全县地区生产总值增长6.8%,56个重点项目完成投资36.7亿元。全市重点项目观摩中,卫洛乳业三产融合项目、年产200万台智能终端产品及500万片触摸屏TP生产项目(一期)、年产1900万件数字天线产品项目(一期)、洛南县生态农特产品系列加工项目接受检阅,荣获第二名,这正是洛惠渠宝贵传统结出的累累硕果。
  大道至简,实干为要。新时期,洛南人民将赓续洛惠渠红色血脉、汲取奋进力量,以水为墨,以渠为笔,凝心聚力干事创业,续写高质量发展新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