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8家单位入选第四批省级非遗工坊
文章字数:338
本报讯 (记者 肖 云)近日,省文化和旅游厅会同省农业农村厅联合下发《关于设立第四批省级非遗工坊的通知》,在前三批省级非遗工坊考核评估基础上,在全省设立第四批省级非遗工坊。经过严格的申报、审核、评估,我市柞水十三花非遗就业工坊、商南绒绣非遗工坊、商江芳杰皮蛋非遗工坊、“山阳手工挂面制作技艺”非遗工坊、水滴沟陈氏老油坊非遗就业工坊、丹凤县福利酿造厂、古镇宴席三点水非遗就业工坊、云盖寺挂面非遗工坊8家单位成功入选第四批省级非遗工坊。
非遗工坊的设立旨在推动非遗保护传承工作与乡村振兴相结合,促进非遗项目与现代生产生活相融合,为当地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截至目前,全市共有24家单位入选省级非遗就业工坊,带动群众就业超3000人次,非遗工坊带动就业增收作用日益明显,成为助力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
非遗工坊的设立旨在推动非遗保护传承工作与乡村振兴相结合,促进非遗项目与现代生产生活相融合,为当地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截至目前,全市共有24家单位入选省级非遗就业工坊,带动群众就业超3000人次,非遗工坊带动就业增收作用日益明显,成为助力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