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6版
发布日期:2025年01月16日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字体:
放大 缩小 默认
朗读:
城市更新 幸福蝶变
商州 打造全民共享优质公共空间
本报通讯员 贺思源
文章字数:1588
    商州区和平社区戏乡巷的墙绘让巷子焕然一新 (本报记者 杨 鑫 摄)

  新年伊始,万象更新。行走在商州城区,街巷干道整洁宽敞、精致优美的大小公园成为休闲好去处,改造提升的老旧小区令居民幸福感不断升级,城市更新描绘出的幸福图景正徐徐展开。
  公园共享 “绿色福利”触手可及
  1月7日,在丹江河畔的群众运动公园,年轻人正在篮球场你追我赶,巧妙穿梭运球;老年人手执花扇,随着节奏起舞,动作中透出一股悠然自得的劲头。
  “2024年7月开放的群众运动公园,健身器材和游乐设施齐全、绿化也搞得特别好,孩子特别喜欢来玩。”家住丹江新城小区的李女士对群众运动公园的建成开放感慨万千,表示带娃出游有了新去处。
  改造升级闲置地块,美化绿化城市“犄角”,选种特色绿化植物……除了宽敞的运动公园,城市角落的口袋公园也“五脏俱全”。女贞的翠绿与月季的绚烂交相辉映,为了方便市民休憩放松,园内还贴心设置了休闲座椅。
  “出门就有这么美的口袋公园,不仅白天看着赏心悦目,邻里间的交流也多了起来,值得点赞。”家住平乐园附近的居民王卫亚说道。
  近年来,商州区持续推进“山水园林城市·生态康养之都”建设,一批批高品质城市公园和口袋公园相继建成开放,绿化景观效果持续提升,便民服务设施愈发完善,已逐步实现从“城市公园”到“公园城市”的转变,让居民共享生态活力。
  小区改造 生活品质原地升级
  2024年以来,商州区持续推进老旧小区改造,在商州城区的城关、北新街、工农路等街道,多个老旧小区成功实现华丽变身。
  近日,走进位于通信巷的商洛市公路局拌合厂家属院,小区内的智慧门禁和整齐划一的停车场地给人留下深刻印象。此外,小区还增设了电动自行车充电棚,解决了电动自行车乱停乱放和飞线充电的问题;对小区场地进行硬化,重新规划增设了停车位;提升改造了监控设施、绿化环境和亮化照明设施。
  “以前充电要从自家房里抛线,存在安全隐患,现在小区增设了电动自行车充电棚后,大家车有地方放了,充电也方便安全了。”住户寇洁说。
  而在市财政局家属院,之前院内坑洼的道路与老旧柴棚已消失不见,取而代之的是光洁的墙壁、宽敞的运动场地、平整的路面,供暖排水管道也进行了更换。
  “这几年我们持续对小区进行改造提升,今年是首次大规模集中改造,明显能感受到环境更好了,空间更大了,大家都感到非常满意。”市财政局相关负责人赵月成表示。
  小区的提升改造工作,改善了居住环境,提升了居民生活品质,改造的是环境,凝聚的是人心。
  街景焕新 城市绽放新活力
  一墙一风景,一墙一文化。
  近日,住在商州区城关街道名人街社区兴商街睦邻巷的王大爷发现,自己家门口不起眼的小巷子“偷偷”换了模样,原来“黑乎乎”的墙上不仅绘制了壁画,连之前脏乎乎的路面也变得干干净净,不时就有人前来打卡拍照,整个街区都充满了活力,过去又破又旧的小巷子摇身一变成为商州中心城区新的“宣传画册”。
  在这几条巷子里,你可以看到属于80后、90后的“商州记忆”,满墙的商洛本土方言映入眼帘,丹鹤楼、“秦小鹤”等卡通形象妙趣横生……一幅幅“会说话”的墙绘为小巷换上别样的“新衣”,不仅提升了巷子的颜值,更潜移默化地引导着市民,成为传播文明的鲜活载体和一道亮丽的文化风景线。
  1月7日,在位于商州区工农路的莲湖公园西侧,古城墙保护及周边景观提升改造工程正在紧张有序地施工中,据了解,该工程将以修旧如旧的方式重现古城墙风采,建成后城墙遗址区域与莲湖公园、城市界面有机衔接,利用地域材料和植物保留原有特色,保持各段城墙的多种形式和形态,增强城墙生态品质与游览体验。预计将在1月底向市民和游客开放。
  家住西街附近的居民刘增平感慨:“作为一个老商县人,莲湖公园的变化我都看在眼里,从当年扩建到今年老城墙修复,越变越好,真真切切感觉到咱们市区是越来越漂亮了。”
  精心描绘城市“颜值”,精细刻画城市“表情”,精致塑造城市“气质”,商州通过持续推进城市更新,为城市发展注入更多活力,让居民生活更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