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南经开区坚持创新驱动增强竞争优势
文章字数:893
本报讯 (通讯员 李治军 汪 萍)2024年以来,商南经开区强化创新引领,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增加科研投入,着力推动产业创新、技术创新,增强经开区内企业的竞争优势。
商南县强化企业科技创新的主体地位,支持企业技改,加速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加快迈向产业链中高端。引导企业增加在技术、产品方面的研发投入,提升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其中,商南县中剑实业有限责任公司2023年技术研发投入1400万元,2024年投入900多万元,公司生产的高纯硅、太阳能级多晶硅、高纯硅粉及微硅粉等产品畅销浙江、北京、山东、河北等省市,还销往日本、土耳其等国家。
商南县加大对电子信息、装备制造等新兴产业发展支持力度,提高核心基础零部件(元器件)、关键基础材料、先进基础工艺的供给能力,重点培育以汽车零部件、精密滑台为主要产品的装备制造产业集群,有力促进了豪德特、天元新能源等8家企业发展,产业优势日渐显现。其中,豪德特公司生产的高压不锈钢进排气管、不锈钢法兰、金属缠绕垫等产品是陕汽、东风等知名车企首选配套产品。
此外,商南县积极建设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实施产学研联合,进一步提升龙头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促进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向知识和创新驱动转变。在商南经开区的现代材料产业园内,由商南县银丰铝业公司投资建设的年产1万吨亲水铝箔材料项目于2024年10月投产;建设中,该公司与长安大学等高校合作,共建了商南铝基新材料研究院,招引专家6名,开展核心技术研究,已申请发明、实用新型专利6项。特别是他们自主研发的“双涂双烘”生产技术,经过5大环节18道工艺,产品既高效节能,又环保安全,广泛用于家用空调、冷藏设备、食品医药、储能电池等领域,企业已成为国内外知名家电品牌的配套供应商,与海尔、格力、创维等建立了长期稳定供应关系。目前,该县已建成秦创原商南孵化中心、虎之翼研究院西安分院2个科创平台,达沃鑫精密滑台等6个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突破“卡脖子”技术难题12项。
截至2024年底,商南经开区入驻高新技术企业10家、省级专精特新企业5家、省级瞪羚企业1家,申请国际专利4项、国内专利450多项,省级企业技术中心2个,专家工作站5个,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占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85%。
商南县强化企业科技创新的主体地位,支持企业技改,加速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加快迈向产业链中高端。引导企业增加在技术、产品方面的研发投入,提升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其中,商南县中剑实业有限责任公司2023年技术研发投入1400万元,2024年投入900多万元,公司生产的高纯硅、太阳能级多晶硅、高纯硅粉及微硅粉等产品畅销浙江、北京、山东、河北等省市,还销往日本、土耳其等国家。
商南县加大对电子信息、装备制造等新兴产业发展支持力度,提高核心基础零部件(元器件)、关键基础材料、先进基础工艺的供给能力,重点培育以汽车零部件、精密滑台为主要产品的装备制造产业集群,有力促进了豪德特、天元新能源等8家企业发展,产业优势日渐显现。其中,豪德特公司生产的高压不锈钢进排气管、不锈钢法兰、金属缠绕垫等产品是陕汽、东风等知名车企首选配套产品。
此外,商南县积极建设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实施产学研联合,进一步提升龙头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促进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向知识和创新驱动转变。在商南经开区的现代材料产业园内,由商南县银丰铝业公司投资建设的年产1万吨亲水铝箔材料项目于2024年10月投产;建设中,该公司与长安大学等高校合作,共建了商南铝基新材料研究院,招引专家6名,开展核心技术研究,已申请发明、实用新型专利6项。特别是他们自主研发的“双涂双烘”生产技术,经过5大环节18道工艺,产品既高效节能,又环保安全,广泛用于家用空调、冷藏设备、食品医药、储能电池等领域,企业已成为国内外知名家电品牌的配套供应商,与海尔、格力、创维等建立了长期稳定供应关系。目前,该县已建成秦创原商南孵化中心、虎之翼研究院西安分院2个科创平台,达沃鑫精密滑台等6个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突破“卡脖子”技术难题12项。
截至2024年底,商南经开区入驻高新技术企业10家、省级专精特新企业5家、省级瞪羚企业1家,申请国际专利4项、国内专利450多项,省级企业技术中心2个,专家工作站5个,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占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