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南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
文章字数:990
本报讯 (通讯员 李 行)2024年以来,商南县坚持把粮食安全作为重大政治任务和重要民生工程来抓,全方位夯实粮食生产根基,降低粮食生产成本,不断优化粮食生产服务,推动构建“供给稳定、产能提升、储备充足、调控有力、高效运转”的粮食安全保障体系。
商南县深入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加快高标准农田建设,推进撂荒地整治和复耕复种,实施田块整治、灌溉与排水、农田防护和地力提升等工程,示范建设县委书记指挥田、县长样板田、局长高产田,不断夯实“良田”基础,被省政府评为“耕地保护先进县”。推进粮食生产集成技术推广,以小麦、玉米、大豆、油菜为主,实施主要粮油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行动,引领推动高产技术落地到田,辐射带动大面积均衡增产,全县推广玉米良种覆盖率100%、小麦良种覆盖率98%、花生良种使用率95%,商南县被评为“全省粮食流通监督检查示范单位”。
商南县强化政策支持保障,优化生产服务配套,全链条降低粮食生产成本,提升农民种粮积极性。出台《粮食生产扶持办法》,对全县种植的小麦、玉米、大豆、薯类、油料五大类粮油作物给予种植补贴,完善撂荒地种植业政策性农业保险,提高农产品生产者抵御自然灾害和市场风险能力,有效保护和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促进农业扩面、提质、增效。创新成立商南县农丰粮油生产服务农民专业合作社,整合土地、资金、农业机械、农技人才等资源,就近组建粮食烘干合作社或粮食烘干加工点,为种粮群众提供专业化的粮食烘干、储存、加工、销售服务,全链条降低粮食生产成本,让种粮群众有钱挣、得实惠。
此外,商南县通过健全分类管理和动态调整机制,全方位提升晒粮、储粮、管粮水平。充分挖掘农村学校操场、村党群服务中心广场、企业厂房等空闲场地的潜力,在农忙时节,将这些场地迅速转化为临时性粮食晾晒场地,切实解决种粮群众晒粮难的问题。推进粮食储备管理信息化建设,建立地方粮食储备库存信息管理系统,运用在线监控、电子巡查等技术手段,实现粮食储存远程监管的全覆盖。在硬件设施上,依托国有粮食购销企业建成粮食储存标准化房式仓5栋,委托粮食代储企业6家,设立粮食应急供应点位14个,构建起完备的粮食储备和供应网络。定期开展入库排查,及时消除粮食流通储备环节的风险隐患,实时监测粮食储存环境的温度、湿度、虫害等数据,根据粮食品种质量、储存期限以及市场需求变化,动态优化库存粮食管理,坚决杜绝粮食霉变或虫害,全力守护好群众的“粮袋子”。
商南县深入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加快高标准农田建设,推进撂荒地整治和复耕复种,实施田块整治、灌溉与排水、农田防护和地力提升等工程,示范建设县委书记指挥田、县长样板田、局长高产田,不断夯实“良田”基础,被省政府评为“耕地保护先进县”。推进粮食生产集成技术推广,以小麦、玉米、大豆、油菜为主,实施主要粮油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行动,引领推动高产技术落地到田,辐射带动大面积均衡增产,全县推广玉米良种覆盖率100%、小麦良种覆盖率98%、花生良种使用率95%,商南县被评为“全省粮食流通监督检查示范单位”。
商南县强化政策支持保障,优化生产服务配套,全链条降低粮食生产成本,提升农民种粮积极性。出台《粮食生产扶持办法》,对全县种植的小麦、玉米、大豆、薯类、油料五大类粮油作物给予种植补贴,完善撂荒地种植业政策性农业保险,提高农产品生产者抵御自然灾害和市场风险能力,有效保护和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促进农业扩面、提质、增效。创新成立商南县农丰粮油生产服务农民专业合作社,整合土地、资金、农业机械、农技人才等资源,就近组建粮食烘干合作社或粮食烘干加工点,为种粮群众提供专业化的粮食烘干、储存、加工、销售服务,全链条降低粮食生产成本,让种粮群众有钱挣、得实惠。
此外,商南县通过健全分类管理和动态调整机制,全方位提升晒粮、储粮、管粮水平。充分挖掘农村学校操场、村党群服务中心广场、企业厂房等空闲场地的潜力,在农忙时节,将这些场地迅速转化为临时性粮食晾晒场地,切实解决种粮群众晒粮难的问题。推进粮食储备管理信息化建设,建立地方粮食储备库存信息管理系统,运用在线监控、电子巡查等技术手段,实现粮食储存远程监管的全覆盖。在硬件设施上,依托国有粮食购销企业建成粮食储存标准化房式仓5栋,委托粮食代储企业6家,设立粮食应急供应点位14个,构建起完备的粮食储备和供应网络。定期开展入库排查,及时消除粮食流通储备环节的风险隐患,实时监测粮食储存环境的温度、湿度、虫害等数据,根据粮食品种质量、储存期限以及市场需求变化,动态优化库存粮食管理,坚决杜绝粮食霉变或虫害,全力守护好群众的“粮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