璀璨花灯庆蛇年 非遗传承乐新春
文章字数:1679







本报通讯员 代绪刚 李 行
“喜盈盈来笑盈盈,花灯来此贺新春。自从今日参拜后,富贵荣华万万春。”2月10日,夜幕降临,在商南县文化广场,造型别致的花式彩灯和各式各样的景观灯交相辉映,一场充满年味与传统文化魅力的花灯展演民俗文化活动正在精彩上演,浓浓的年味在城市弥漫、在百姓心田里流淌。
鼓声余音之中,雄狮威风凛凛地登场。舞狮者身手矫健、配合默契,雄狮在舞狮者的操控下,跳跃、翻滚、嬉戏,身姿灵动、神态活泼,时而高昂着头,展示王者风范;时而扑向绣球,憨态可掬。群众争先恐后地与狮子游戏互动,阵阵欢呼与笑声在文化广场里回荡。
除了舞狮,舞龙也是春节期间人们喜闻乐见的民俗表演。伴随着激扬的音乐鼓点,锦色长龙跟着绣球翻腾起舞,忽而翘首仰视,忽而回头低顾,忽而回首匍匐,忽而摇头摆尾,千姿百态,妙趣横生,为今年的新春佳节增添了浓郁的欢乐气氛。
而划旱船的出现,则为这场活动增添了一份温婉与柔美。一艘精美的旱船在“船夫”的划动下摇曳而来,划船的“姑娘”身着漂亮的传统服饰,轻盈地摆动着身姿,船尾的“摇婆”则手持大蒲扇,左右摆动,做出划水、破浪等动作,生动演绎出丹江岸边生活的趣味场景,展现出商南人民的勤劳、幽默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推小车表演则惟妙惟肖、配合默契,使观众捧腹大笑。花灯展演精彩纷呈,群众叫好声此起彼伏。
“演出太精彩了!这种活动不仅丰富了我们春节的文化生活,还让孩子有机会近距离接触家乡的传统文化,特别有意义。我拍了好多照片,准备发朋友圈和抖音,让亲戚朋友、网友都看看,共同感受商南文化艺术的魅力。”商南县城关街道文明路社区群众王洋说。
人们赏民俗、观夜景、逛灯会,沉浸在欢乐的氛围中,并频频举起手机拍照、录像,记录精彩瞬间。演出现场被热情的观众围得水泄不通,许多小孩子直接坐到了爸爸的肩头观看,用不断的掌声、喝彩声表达对节目的喜爱,开心的笑容洋溢在每个人的脸上。
“为了把我们非物质文化遗产商南花灯传承好、展示好,营造浓厚的节日氛围,我们汇聚多方力量,精心筹备这次花灯展演。我们安排了多条线路,从正月十三启动,一直持续到正月十五,累计展演6场,是一场春节文化盛宴。”商南县文化馆馆长方圆说,“活动现场不仅能看到舞龙、舞狮表演,还能看到抬花轿、划旱船等表演,参演人数500多人。”
商南花灯的制作和表演是商南极具代表性的传统民俗艺术形式,历史悠久、文化内涵丰富,每逢节庆或重要活动,花灯表演都是不可或缺的重头戏,目前已被列入陕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名录。
参加这次花灯展演活动的商南花灯非遗传承人王焕玲说:“商南花灯是老祖宗传下来的宝贝,我们一直在努力传承。这次展演吸引了这么多观众,看着大家脸上的笑容,我们的努力没有白费。希望商南花灯这门非遗代代相传,永远发光发热。”
“参加这次花灯展演我可开心啦!我特别喜欢看这些漂亮的花灯和热闹的表演。我跟着老师学会了做花灯,我会好好学习,把这么好看的花灯和好玩的表演带给更多人。”正在学习花灯技艺的商南县恒大小学四年级学生刘文浩自豪地说。
商南花灯起初是山区群众自娱自乐的文艺形式,后来逐步拓展到城镇,城里人也喜欢上了花灯,成为城乡居民春节期间最为抢眼的看点。玩花灯的主要形式是玩龙灯和耍狮子,花样繁多,技艺精湛。配合花灯的杂耍套数还有旱船、竹马等,这些节目都是化装演出,舞蹈与演唱相结合,妙趣横生。玩花灯的整个过程场面热烈,群众参与积极,表现出他们对岁月平安的祈祷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今年春节,商南很多镇村都开展花灯展演,我们派出了文化志愿者,对各个村的花灯展演进行了指导。主城区进行的花灯展演包括舞龙、舞狮等民俗表演以及一些特色花灯巡展。希望通过此次活动,让更多人感受到非遗的魅力,使商南优秀的传统文化在广大市民的心里扎根、发芽,把商南花灯这项非遗项目很好地传承下去,也让全县广大群众过一个热热闹闹的春节。”方圆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