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惧风雨扮靓城市
文章字数:857

2月9日,天气格外寒冷。早晨5点钟,屈书鹏一出门,一股冷风灌进他的衣领,他不由得打了个冷噤。
照常5点20分点名,10分钟后,屈书鹏拿着大扫帚,开始清扫北新街西片区——商州区大修厂周边600米的范围。昏黄的路灯下,只听见扫帚“唰唰”的声响。
52岁的屈书鹏是商州区环卫处城北环卫所的环卫工,原先,他是商洛纸厂的职工,下岗后就到了这里。
“一开始还不太适应,别人熟睡时我们要早起,尤其下雪、下雨天还得更早起来。这还罢了,有时扫路时路过的家长还对娃说,不好好上学以后就跟这环卫工一样。”屈书鹏说,这让他心里很不是滋味。
北新街两旁梧桐树枝繁叶茂,秋冬季刮大风时,树叶落满地,一边扫一边落,有时一装就是几十袋,一袋七八十斤,女同志得两个人才能扛得动。屈书鹏告诉记者,他打扫的区域是城乡接合处,小吃店、修理厂密集,路面和下水井盖油污重,要倒上火碱再用铲子才能去除。
他记得,有一年下暴雪,路面积雪达到30公分,环卫所全部人员出动铲雪,最后,大伙儿的手脚都冻僵了,仍没一个人退出,咬着牙都要清扫干净。疫情期间,街上空无一人,环卫工人依然正常上班,冒着危险清理那些可能带有病毒的垃圾……
也许就是这一个个时刻,才让屈书鹏重新思考这份平凡工作的意义,他语气平和且坚定地说:“环卫工作很重要,跟其他任何一个行业是一样的。”
“现在,市民素质越来越高了,乱扔垃圾的人少了,对我们的关怀理解更多了。”屈书鹏说,前年大年初一早上,他正打扫路面时遇到两个锻炼的市民,他们特意送给他两个苹果,说了声辛苦了,这让他心里暖融融的。现在过年放鞭炮的人明显少了,这给除夕和大年初一上班的他们也减轻了工作量。
秋去冬来又一春。长时间的劳作让屈书鹏患上了腰椎病、风湿,胳膊肘酸得抬不起来。他无意中脱下橡胶手套,记者注意到他还戴了一层塑料手套,他解释说,这是为了防止打扫久了手上出汗才用的。
屈书鹏明显感受到,这两年政府更加关注环卫工人,沿路增设了不少放置清洁工具的环卫箱等设施,前几年,他还被评为先进工作者,这些,都给他带来了前所未有的自豪感,让他更坚定了好好工作的信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