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文旅融合为和美乡村注入新动力
文章字数:1251
近年来,山阳县色河铺镇立足资源禀赋、区位优势,将农文旅融合发展作为乡村振兴的战略性支柱产业,相继推出“恋恋陆家湾 和美康养地”“多彩色河铺幸福峒峪河”等一系列名片,奏响了乡村振兴的奋进乐章。
在陆家湾省级“千万工程”示范村,墨绿的麦田与周边荷塘景观长廊交相辉映,整齐划一的蔬菜大棚在田地里排列,错落有致的特色民宿成为陆家湾村一道风景。历经两年多时间的精心打磨,该村已华丽转变为集多元业态于一体的农文旅康养综合体的典范。
陆家湾村建成以九眼莲、大棚蔬菜、生态养殖等为核心的休闲农业产业300多亩,布局田野“打卡点”30多处、秦岭喜柿山居民宿100间,逸野度假酒店、新疆主题餐厅、生态垂钓园等项目均已投入使用;同时,配套开发汉服文化体验、果蔬采摘等农耕体验新业态,吸引了更多人来陆家湾村感受大自然的魅力,体验乡村旅游的乐趣。
同时,村上还探索发展以富硒大米、高端圣女果等为核心的农特产品加工、传统手工制作、文化产品创作等特色加工产业,开发陆湾杂面、山阳米酒、九眼莲等主题非遗加工和文创产品。去年,参加全省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暨“千万工程”工作推进会的人员走进陆家湾村观摩。如今,陆家湾村已被省农业农村厅纳入“首届陕西魅力休闲乡村”名单。
陆家湾的成果只是色河铺镇以农文旅融合发展赋能乡村振兴的一个缩影。在充分征求群众意愿的情况下,色河铺镇以“粮、药、果、畜、特”5条主线为抓手,在峒峪河流域建成1800亩省级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和小麦基地等粮油基地,新建2300亩连翘、五味子等中药材基地,建成2300亩猕猴桃、红仁核桃等林果基地,万头规模的家畜养殖和1处畜禽粪便无害化处理中心已投产见效,建成20亩的高端草莓采摘园,扩建了豆芽厂等特色产业基地。同时,采取“企业抓两头、农户管中间”的模式,建成峒峪寺酿酒示范村、峪口豆芽加工示范村,带动40户示范户增收。在布局“大而全”产业格局的同时,也兼顾“小而精”的“五小”经济。
色河铺镇通过招引、盘活、巩固3种方式,培育6个龙头企业、8个农民专业合作社、23个家庭农场、53名能人大户、8个集体经济股份合作社、8个就业服务保障站等6类经营主体,拓展群众增收致富渠道,在土地流转金、务工收入金、入股分红金、公益岗薪金、产品销售金、三产服务金6个方面实现稳定增收。在峒峪河整流域项目建设期内带动脱贫户和低收入户158户,户均增收600元,建成达效后,带动农户235户,户均年增收1000元,村集体根据投资规模年收入增加1万至4万元,持续壮大村集体经济规模。
为了能让客流变“客留”,色河铺镇聚力抓环境整治,拆除公路沿线违章建筑、残垣断壁、破旧圈厕柴棚256处;清理影响村容村貌的土堆、石堆、柴堆、粪堆、垃圾堆“五堆”2600多处,清理整治河道12.6公里;探索“中心户归集、村民小组统收、村委会集中转运”的治理模式,配备垃圾桶、旅游垃圾箱、垃圾转运车、垃圾集中转运台等设备设施;充分利用各村门口空闲空地、村民聚集地等,建设口袋花园、休闲广场,评选“最美庭院”;落实公益岗打扫、村干部巡查、包村干部抽查、镇主要领导督查“四个责任”,确保环境卫生长管长洁。
在陆家湾省级“千万工程”示范村,墨绿的麦田与周边荷塘景观长廊交相辉映,整齐划一的蔬菜大棚在田地里排列,错落有致的特色民宿成为陆家湾村一道风景。历经两年多时间的精心打磨,该村已华丽转变为集多元业态于一体的农文旅康养综合体的典范。
陆家湾村建成以九眼莲、大棚蔬菜、生态养殖等为核心的休闲农业产业300多亩,布局田野“打卡点”30多处、秦岭喜柿山居民宿100间,逸野度假酒店、新疆主题餐厅、生态垂钓园等项目均已投入使用;同时,配套开发汉服文化体验、果蔬采摘等农耕体验新业态,吸引了更多人来陆家湾村感受大自然的魅力,体验乡村旅游的乐趣。
同时,村上还探索发展以富硒大米、高端圣女果等为核心的农特产品加工、传统手工制作、文化产品创作等特色加工产业,开发陆湾杂面、山阳米酒、九眼莲等主题非遗加工和文创产品。去年,参加全省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暨“千万工程”工作推进会的人员走进陆家湾村观摩。如今,陆家湾村已被省农业农村厅纳入“首届陕西魅力休闲乡村”名单。
陆家湾的成果只是色河铺镇以农文旅融合发展赋能乡村振兴的一个缩影。在充分征求群众意愿的情况下,色河铺镇以“粮、药、果、畜、特”5条主线为抓手,在峒峪河流域建成1800亩省级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和小麦基地等粮油基地,新建2300亩连翘、五味子等中药材基地,建成2300亩猕猴桃、红仁核桃等林果基地,万头规模的家畜养殖和1处畜禽粪便无害化处理中心已投产见效,建成20亩的高端草莓采摘园,扩建了豆芽厂等特色产业基地。同时,采取“企业抓两头、农户管中间”的模式,建成峒峪寺酿酒示范村、峪口豆芽加工示范村,带动40户示范户增收。在布局“大而全”产业格局的同时,也兼顾“小而精”的“五小”经济。
色河铺镇通过招引、盘活、巩固3种方式,培育6个龙头企业、8个农民专业合作社、23个家庭农场、53名能人大户、8个集体经济股份合作社、8个就业服务保障站等6类经营主体,拓展群众增收致富渠道,在土地流转金、务工收入金、入股分红金、公益岗薪金、产品销售金、三产服务金6个方面实现稳定增收。在峒峪河整流域项目建设期内带动脱贫户和低收入户158户,户均增收600元,建成达效后,带动农户235户,户均年增收1000元,村集体根据投资规模年收入增加1万至4万元,持续壮大村集体经济规模。
为了能让客流变“客留”,色河铺镇聚力抓环境整治,拆除公路沿线违章建筑、残垣断壁、破旧圈厕柴棚256处;清理影响村容村貌的土堆、石堆、柴堆、粪堆、垃圾堆“五堆”2600多处,清理整治河道12.6公里;探索“中心户归集、村民小组统收、村委会集中转运”的治理模式,配备垃圾桶、旅游垃圾箱、垃圾转运车、垃圾集中转运台等设备设施;充分利用各村门口空闲空地、村民聚集地等,建设口袋花园、休闲广场,评选“最美庭院”;落实公益岗打扫、村干部巡查、包村干部抽查、镇主要领导督查“四个责任”,确保环境卫生长管长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