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2版
发布日期:2025年02月14日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字体:
放大 缩小 默认
朗读:
茶园科管正当时
本报通讯员 孙 婕 毛照伟 毛仪惠
文章字数:769
  茶树渐苏舐春色,嫩叶含翠万点红。立春过后,气温逐渐回暖,茶树即将吐露新芽。站在山阳县南宽坪镇黄花岭上,万亩有机茶园尽收眼底,万里寥廓,让人心旷神怡。
  连日来,李家凸村的村民抢抓时节在茶园里给茶树修剪枝丫、施水施肥,好一片忙碌的景象。据技术指导员冯后升介绍,早春是名优茶生产的关键季节,也是茶叶生产增值、提高经济效益的关键时期,抢占有利时机给茶园做好科学管理对一年的产量和质地尤为重要。
  村民正在忙碌的这片茶园是由村集体流转承包的茶园。农户通过流转自家土地可以固定获得一笔流转资金,每年还可以参与茶园劳动挣得工资,自家茶园的茶叶丰收后还可以卖给村集体赚一笔钱。群众通过流转茶园获得租金、园区务工挣薪金、茶叶出售获现金,这种发展模式被誉为“一地生三金”。
  村党支部书记茹锋说:“这是一笔划算的账。通过三种方式获得稳定收入,既照顾了自家的茶园,也促进了集体的发展,村民在家门口既照顾了家庭,又实现了增收,小小的绿茶叶已经成为村民致富的金叶子。”
  山阳县茶叶公司总经理王东柱表示:“我们制定了详细的春季科管工作计划,从人员组织、物资调配到技术指导,都做了周密安排。为确保质量,我们邀请了专家现场指导,向工人传授科学的修剪、施肥方法,保证每一道工序都符合标准。”
  近年来,南宽坪镇立足于资源禀赋,依托好山好水的生态资源平稳有序发展茶产业,凝心聚力打造茶创小镇,形成了山体绿色化、茶山集约化、茶品名优化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双赢格局。经过多年的不懈努力,终于将曾经水土流失严重的黄花岭变为3.15万亩集中连片的茶海山。
  南宽坪镇党委书记邓秀峰说:“茶创小镇建设带动了当地其他特色产业发展,其他特色产业发展又丰富了茶创小镇业态培育,两者相得益彰。目前,南宽坪镇初步形成了吸引广大游客赏万亩茶园、住茶海民宿、观茶艺表演、品地方美食、购宽坪特产的镇域经济高质量发展良好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