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南持续提升市场安全监管水平
文章字数:1002
本报讯 (通讯员 代绪刚)2024年以来,商南县持续提升市场安全监管水平,从严食品安全监管,抓实药械安全监管,做细特种设备监管,夯实质量安全监管,持续提升市场安全监管水平,全面提升监管为民工作质效。
商南县持续推进餐饮服务“互联网+明厨亮灶”,扎实开展网络餐饮、农村食品、肉类产品、小作坊、校园食品安全综合治理,紧盯生产、经营、餐饮三大环节开展食品安全大检查,检查食品生产企业39家、小作坊137家,其他各类食品经营单位2000余家,开展食品监督抽检486批次。深入推进药品安全巩固提升和药品安全专项整治行动,加强药品、医疗器械、化妆品安全监管。组织召开药械风险会商会议2次,检查药械经营使用单位552家(次),排查风险隐患81个,责令改正91家,约谈经营使用单位负责人50人(次)。开展药械监督抽检96批次,监测、上报药械不良反应396例。
商南县坚持日常检查和专项整治相结合,对重点时段、重点设备加大检查频次。制作、上墙《特种设备安全主体责任公示牌》200余块,指导各使用单位配备安全总监及安全员230余人次。检查特种设备使用单位523户(次),排查安全隐患87条,下发特种设备监察指令书31份。持续开展燃气具、消防产品、水泥、农膜等重点工业产品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在全县范围内开展“问题灶管阀”清零行动,摸排燃气灶具及配件经营户116户,建立完善电动自行车经营户台账31户,检查电动自行车销售(维修)单位100余家、消防产品经营单位6家、散煤销售12家,开展监督抽检89批次。
商南县深入开展“放心消费在商南”行动,建立消费维权服务站24个,培育ODR企业11户、线下购物七日无理由退货承诺实体店11户。处理各类投诉举报事项940件。开展重要民生商品稳价保质专项行动,规范餐饮、住宿、购物、停车等环节价格秩序,指导经营者做好明码标价、收费公示工作。结合监督检查及群众投诉举报,组织有关职能部门对部分小区开发商违规收取天然气入户费问题进行综合分析研判,通过约谈提醒、行政指导等梯次性监管措施,督促天然气入户费退费95户,退费金额387760元。对民用“三表”(气表、水表、电表)、电子计价秤、加油机、衡器、眼镜制配等计量器具开展监督检查。检定加油机、地磅、定量包装秤、超市计价秤、电子秤等计量器具834台(件)。巩固拓展民生领域案件查办“铁拳”行动成果,先后组织开展食品、药品、特种设备、工业产品质量安全、打击侵犯知识产权、茶叶过度包装治理等专项执法行动40余次,联合生产厂家开展打假行动,查办违法违规案件98件。
商南县持续推进餐饮服务“互联网+明厨亮灶”,扎实开展网络餐饮、农村食品、肉类产品、小作坊、校园食品安全综合治理,紧盯生产、经营、餐饮三大环节开展食品安全大检查,检查食品生产企业39家、小作坊137家,其他各类食品经营单位2000余家,开展食品监督抽检486批次。深入推进药品安全巩固提升和药品安全专项整治行动,加强药品、医疗器械、化妆品安全监管。组织召开药械风险会商会议2次,检查药械经营使用单位552家(次),排查风险隐患81个,责令改正91家,约谈经营使用单位负责人50人(次)。开展药械监督抽检96批次,监测、上报药械不良反应396例。
商南县坚持日常检查和专项整治相结合,对重点时段、重点设备加大检查频次。制作、上墙《特种设备安全主体责任公示牌》200余块,指导各使用单位配备安全总监及安全员230余人次。检查特种设备使用单位523户(次),排查安全隐患87条,下发特种设备监察指令书31份。持续开展燃气具、消防产品、水泥、农膜等重点工业产品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在全县范围内开展“问题灶管阀”清零行动,摸排燃气灶具及配件经营户116户,建立完善电动自行车经营户台账31户,检查电动自行车销售(维修)单位100余家、消防产品经营单位6家、散煤销售12家,开展监督抽检89批次。
商南县深入开展“放心消费在商南”行动,建立消费维权服务站24个,培育ODR企业11户、线下购物七日无理由退货承诺实体店11户。处理各类投诉举报事项940件。开展重要民生商品稳价保质专项行动,规范餐饮、住宿、购物、停车等环节价格秩序,指导经营者做好明码标价、收费公示工作。结合监督检查及群众投诉举报,组织有关职能部门对部分小区开发商违规收取天然气入户费问题进行综合分析研判,通过约谈提醒、行政指导等梯次性监管措施,督促天然气入户费退费95户,退费金额387760元。对民用“三表”(气表、水表、电表)、电子计价秤、加油机、衡器、眼镜制配等计量器具开展监督检查。检定加油机、地磅、定量包装秤、超市计价秤、电子秤等计量器具834台(件)。巩固拓展民生领域案件查办“铁拳”行动成果,先后组织开展食品、药品、特种设备、工业产品质量安全、打击侵犯知识产权、茶叶过度包装治理等专项执法行动40余次,联合生产厂家开展打假行动,查办违法违规案件98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