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居巷的变迁之路
文章字数:1139
老旧小区是一座城市的岁月印记,见证了时代变迁。
2月13日,笔者走进位于商州区北新街西段的安居巷,只见夕阳映照下,一群老人围在一处空地上打牌,欢声笑语不断。8号住宅楼前一棵高大的香椿树格外引人注目,随着春夏秋冬的变化,一年年地生长、发芽、结果、枯黄,长得比房子都高了。
“这棵树是我们小区居民在20世纪80年代栽植的,现在长得一个人都抱不住了,它陪着我们见证了小区的变化。”一位老者一边打牌,一边感慨道。
安居巷小区始建于20世纪80年代,承载了几代人的记忆。小区共有19栋住宅楼(其中7栋单位家属楼),所有住宅楼均为多层住宅,户型多样,环境略显简陋,布局不再时尚。
“由于这里附近就是商洛军分区,我们这里以前叫军民路,后来城里有两个相同称呼的军民路,这里就改成了安居巷。”1990年入住安居巷的老党员李知芳回忆道,“我是跟着老伴一路从渭南到山阳,最后定居在这里的。当时单位有政策,我家花了1万多元买下这个不到40平方米的房子,住了半辈子,今年我都84岁了。”
作为11号楼第一代住户,李知芳见证了小区的蜕变。从改造前的老旧楼房,到现在粉刷一新的外观;从道路的泥泞不堪,到现在的宽敞洁净,水电气网齐全。这些变化让她记忆犹新。
“自从天然气开通后,我家是第一户安装壁挂炉的,当时花了5500元。虽然有点贵,但是屋里冬天再也不冷了。”走进李知芳家,只见屋里干净整齐,暖意融融。
今年74岁的退休教师张西领住在12号楼,夫妻两人一直租房生活。2001年,他们花费4万元买下了这个60平方米左右的房屋。在安居巷定居下来后,看着孩子们一步步上学、进入社会、成立家庭,现在又看着小区不断改造提升,生活也越变越好。
“我家的房子经过三四任房主,当时在楼道做饭用的都是蜂窝煤炉,买煤都要去老电厂或者10号信箱那边。2010年,一家人开始使用煤气罐做饭。近年来,随着天然气入户,我们用上了燃气灶,现在缴费、使用都方便了许多。”张西领说。
“以前,各小区楼栋间围墙林立,院子空间小、没有硬化,楼下都是柴棚,我自己找砖铺出来一条路。现在,随着楼间围墙、老旧柴棚、违法违规建设等被拆除,院子一下子变得宽敞了许多。”小区环境的改变让张西领对未来充满期待。
如今,老旧的蜂窝煤炉还放在张西领家的客厅里,存放着他对过去记忆的怀念。现在,家里虽然安装了空调,但原来的吊扇至今还挂在屋顶上,只要主人有需要,轻轻一拨墙上的开关,它依旧能轻盈地飞转起来。
2024年11月份,市区针对安居巷小区基础设施老旧、设施配套不足、车位紧张、绿化较少、无物业管理、无人防物防、环境脏乱差等问题,部署开展改造提升工作,逐步改善居民居住条件,提升居民生活质量。
如今,随着各项改造提升工作的顺利开展,安居巷的部分楼栋已经穿上“新衣裳”,电动车充电桩逐步安装到位,各种线缆有序规整,居民即将告别旧小区、迎来新家园。
2月13日,笔者走进位于商州区北新街西段的安居巷,只见夕阳映照下,一群老人围在一处空地上打牌,欢声笑语不断。8号住宅楼前一棵高大的香椿树格外引人注目,随着春夏秋冬的变化,一年年地生长、发芽、结果、枯黄,长得比房子都高了。
“这棵树是我们小区居民在20世纪80年代栽植的,现在长得一个人都抱不住了,它陪着我们见证了小区的变化。”一位老者一边打牌,一边感慨道。
安居巷小区始建于20世纪80年代,承载了几代人的记忆。小区共有19栋住宅楼(其中7栋单位家属楼),所有住宅楼均为多层住宅,户型多样,环境略显简陋,布局不再时尚。
“由于这里附近就是商洛军分区,我们这里以前叫军民路,后来城里有两个相同称呼的军民路,这里就改成了安居巷。”1990年入住安居巷的老党员李知芳回忆道,“我是跟着老伴一路从渭南到山阳,最后定居在这里的。当时单位有政策,我家花了1万多元买下这个不到40平方米的房子,住了半辈子,今年我都84岁了。”
作为11号楼第一代住户,李知芳见证了小区的蜕变。从改造前的老旧楼房,到现在粉刷一新的外观;从道路的泥泞不堪,到现在的宽敞洁净,水电气网齐全。这些变化让她记忆犹新。
“自从天然气开通后,我家是第一户安装壁挂炉的,当时花了5500元。虽然有点贵,但是屋里冬天再也不冷了。”走进李知芳家,只见屋里干净整齐,暖意融融。
今年74岁的退休教师张西领住在12号楼,夫妻两人一直租房生活。2001年,他们花费4万元买下了这个60平方米左右的房屋。在安居巷定居下来后,看着孩子们一步步上学、进入社会、成立家庭,现在又看着小区不断改造提升,生活也越变越好。
“我家的房子经过三四任房主,当时在楼道做饭用的都是蜂窝煤炉,买煤都要去老电厂或者10号信箱那边。2010年,一家人开始使用煤气罐做饭。近年来,随着天然气入户,我们用上了燃气灶,现在缴费、使用都方便了许多。”张西领说。
“以前,各小区楼栋间围墙林立,院子空间小、没有硬化,楼下都是柴棚,我自己找砖铺出来一条路。现在,随着楼间围墙、老旧柴棚、违法违规建设等被拆除,院子一下子变得宽敞了许多。”小区环境的改变让张西领对未来充满期待。
如今,老旧的蜂窝煤炉还放在张西领家的客厅里,存放着他对过去记忆的怀念。现在,家里虽然安装了空调,但原来的吊扇至今还挂在屋顶上,只要主人有需要,轻轻一拨墙上的开关,它依旧能轻盈地飞转起来。
2024年11月份,市区针对安居巷小区基础设施老旧、设施配套不足、车位紧张、绿化较少、无物业管理、无人防物防、环境脏乱差等问题,部署开展改造提升工作,逐步改善居民居住条件,提升居民生活质量。
如今,随着各项改造提升工作的顺利开展,安居巷的部分楼栋已经穿上“新衣裳”,电动车充电桩逐步安装到位,各种线缆有序规整,居民即将告别旧小区、迎来新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