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植桑园科管忙
文章字数:1049

2月14日,年味还未散去,镇安县庙沟镇蒿坪村的密植桑园里已是一派繁忙景象,村民们抢抓农时,忙着修剪桑枝、翻耕土地、施肥除草,为今年的蚕桑丰产丰收打下坚实基础。
走进蒿坪村晶源养殖专业合作社密植桑园,只见一排排桑树整齐排列,枝干粗壮,芽苞饱满。蒿坪村党支部副书记、晶源养殖专业合作社领办人阴生芝正和几位村民一起,熟练地修剪枯枝、定形育条。
“这是村上通过集体经济组织流转了周围7户群众的土地建成的连片密植桑园。”阴生芝说,“现在正是桑树修剪的关键时期,要把多余的枝条剪掉,才能保证桑叶的产量和质量。”
“密植桑园就是高密度种植桑树,一亩地能种上千株,比传统桑园产量高多了。”阴生芝一边忙着修剪桑枝,一边告诉记者,去年村上养蚕600多张,收入150多万元。蒿坪村是镇安县传统蚕桑特色产业村,村里每年冬春时节都要组织桑树科管技术培训,如今阴生芝都成了蚕桑养殖“土专家”。
蒿坪村党支部书记杨召卿介绍,村上依托当地资源优势,以“党建领航,红映栗乡”为引领,大力发展蚕桑特色产业,依据支部领航、支委领办、党员示范的具体思路,采取“村集体经济组织+合作社+农户”的模式,蒿坪村已建成标准化密植桑园1400余亩,全村年养蚕近千张,户均增收5210元。
“我们村现在已经建成从种植、养蚕到蚕丝加工完整产业链,还开发了‘红双喜’蚕丝被、蚕沙枕、桑椹果酒等系列产品,销量很不错。”杨召卿自豪地说,依靠蚕桑特色产业,去年村集体经济收入超过40万元,蒿坪村已经走出了一条“桑蚕富农”的特色产业发展之路。
人勤春来早,科管正当时。连日来,蒿坪村的密植桑园里,村民们忙碌的身影,勾勒出一幅生机勃勃的春耕图,在庙沟镇五一、五四、中坪、双喜等村也不断出现。
近年来,庙沟镇把蚕桑产业作为富民强镇的主导产业来抓,积极探索“产业链党总支+村党支部+产业链党小组+党员致富带头人+农户”的模式发展蚕桑产业,利用党支部联建搭平台,推行“合作社+能人+大户”一体化经营模式,建好建强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促进乡村产业振兴。目前,该镇拥有桑园面积达2万亩,配备了5座小蚕共育室、37座养蚕工厂以及2座蚕丝被加工厂,已逐步构建起一个完整的产业链条。去年,庙沟镇蚕茧产值近600万元,蚕桑产业已成为当地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支柱产业。
庙沟镇党委书记曹锋说:“镇上不断深挖蚕桑产业链,去年开始建设了集桑蚕田园文旅体验、研学基地等于一体的桑蚕文化产业园,如今‘蚕、桑、丝、蚕桑文旅体验’产业链已初步形成,相信在乡村振兴道路上,庙沟这片充满希望的田野上,蚕桑特色产业必将能结出更加强镇富民的丰硕果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