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7版
发布日期:2025年02月20日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字体:
放大 缩小 默认
朗读:
亲情润心田
崔 文
文章字数:1440
  在我的记忆里,叔叔崔学民总是穿着一件深色夹克,手里握着一支笔,或是伏案写剧本,或是挥毫作画。他的背影并不高大,却总给人一种踏实的感觉。退休后的他,没有选择安逸的生活,而是将全部热情投入到了艺术创作中。
  叔叔的剧本写得极好。退休后,他用大量时间研究历史和地方文化,写出的剧本有深度、有温度。有一次我去他家,看到他正伏在书桌前,手里握着钢笔,纸上密密麻麻写满了字。我问他:“叔,您写什么呢?”他抬起头,笑着说:“在写一个关于家乡的故事,想让大家记住那些被遗忘的人和事。”他的剧本里,总是充满了对普通人的关怀和对生活的热爱。那些故事,仿佛就发生在我们身边,让人感同身受。
  除了写剧本,叔叔还是一位书画家,尤其擅长画动物。他的画室里挂满了各种动物的画作,有奔腾的骏马,有悠闲的牛羊,还有灵动的飞鸟。每一幅都栩栩如生,仿佛下一秒就会从纸上跳出来。叔叔常说:“动物是有灵性的,它们的眼睛会说话。”他画动物,不仅是为了展现它们的形态,更是为了表达它们的灵魂。我看到他画一只猫,猫的眼睛里透着一种淡淡的忧伤,仿佛在诉说着什么。我问这只猫为什么看起来这么难过?他放下笔,轻声说:“因为它失去了主人。”那一刻,我突然明白,叔叔的画里藏着他对生命的敬畏和对生活的深情。
  叔叔为人谦和,待人真诚。无论是亲戚朋友,还是街坊邻居,只要有人找他帮忙,他总是二话不说,尽力而为。邻居家的孩子要参加书画比赛,来找叔叔指点。叔叔不仅耐心地教他画画,还把自己珍藏的画笔送给了他。孩子得了奖,特意来感谢,叔叔却摆摆手说:“这是你自己的努力,我只是帮了点小忙。”对我们晚辈,他更是关怀备至。每次家庭聚会,他都会问起我们的学习和工作,鼓励我们勇敢追梦。我高考那年,压力特别大,叔叔知道后,特意给我写了一封信。信里,他用自己的经历告诉我:人生就像一场戏,有高潮也有低谷,但只要坚持,总会有好的结局。那封信,我一直珍藏着,每次遇到困难,都会拿出来读一读,仿佛叔叔就在我身边,给我力量。
  叔叔还经常给我们讲崔家的家风故事。他说,崔家的祖辈都是勤劳朴实的人,虽然没有大富大贵,但始终坚守着“诚信为本,勤俭持家”的家训。他讲起曾祖父如何在战乱年代靠一双手养活一家人,讲起祖父如何在困难时期依然坚持帮助邻里。这些故事,叔叔讲得生动而深情,仿佛那些先辈的身影就在眼前。他的生活简单而充实,他不追求名利,只专注于自己的热爱。他的画室里,除了笔墨纸砚,就是几盆绿植和一张老旧的藤椅。他常说:“人这一生,能做自己喜欢的事,就是最大的幸福。”每次看到他坐在藤椅上,静静地画画或写字,我都会觉得,那是一种最美的生活状态。
  叔叔对艺术的执着,深深影响了我们晚辈。我问他:“叔,您为什么这么喜欢书画?”他笑了笑,说:“书画能让我忘记烦恼,找到内心的平静。”他的话让我明白,艺术不仅是一种技能,更是一种生活态度。后来,我也开始学习写字,虽然写得不好,但每次拿起笔,心里便多了一份宁静。
  叔叔的谦和与真诚,不仅体现在他的生活中,也体现在他的艺术创作中。他的剧本里,总是充满了对人性的思考和对社会的关怀;他的画作里,总是流淌着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命的尊重。他说:“艺术不是为了炫耀,而是为了表达内心的真实。”这句话我一直记在心里,成为我做人做事的准则。
  如今,叔叔已年过花甲,但依然精神矍铄,创作的热情丝毫未减。他的剧本还在写,画还在画,字还在练。亲情润心田,每次想起叔叔,我的心里总是充满感激。他用四十年的行动告诉我,年龄从来不是限制,只要心中有热爱,生活就永远充满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