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好“千里眼”畅达“直通车”架起“连心桥”
文章字数:3921
本报通讯员 陈俊清 陈聪利
中共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做好社情民意信息工作提出重要要求,强调“要围绕大局反映情况,做‘千里眼、顺风耳’”。中共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加强人民政协反映社情民意、联系群众、服务人民机制建设”,为新时代新征程做好政协信息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
反映社情民意信息是人民政协经常性基础性工作。2024年,商洛市政协聚焦党委政府工作大局、人民群众急难愁盼、社会热点焦点问题等,积极引导广大政协委员和各报送单位广泛收集社情民意,不断强机制、拓渠道、促转化,实现了全市政协社情民意信息数量质量“双跃升”。
一年来,市政协共收到社情民意信息998篇,采用报送信息205篇,同比增长376.74%,其中,77篇信息得到市委、市政府领导批示;《构建长效机制 破除野猪成灾》等20篇信息被省政协采用,《关于规范农村扶贫资产管理的建议》等7篇信息被省级领导批示,同比增长248%;《以标准发布为契机严肃国歌曲谱规范使用》等2篇信息被全国政协采用,一批意见建议得到充分采纳和转化落实,为中国式现代化商洛实践贡献了政协力量。
聚焦机制建设
“小信息”成为政协“大工作”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人民政协成立75周年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要“拓宽社情民意反映渠道,使吸纳民意、汇集民智更加机制化常态化”。
制度是提升工作的基石。市政协坚持高位推动,制定出台《政协商洛市委员会关于加强和改进反映社情民意信息工作的实施意见》,完善信息选题引导、调查研究、审核把关、考核激励等工作机制,进一步提升反映社情民意信息工作制度化、规范化水平。
创新“选题生成”机制。畅通信息员知情明政渠道,发布16份信息选题要点,主动提供议题,定向约稿,统筹指导委员深入基层调研,推动形成了广泛发动“征”信息、积极主动“约”信息、多方联动“找”信息、深化加工“挖”信息的工作格局。
创新“多员参与”机制。选聘40名特邀社情民意信息员,举办全市政协反映社情民意信息工作培训会,邀请省级专家开展专题培训,持续提升信息员的履职能力。发挥委员主体作用和界别专业优势,通过“委员+信息员”“界别+信息员”“党派成员+信息员”等多种形式,深耕专业领域,报送高质量社情民意信息。
创新“比学赶超”机制。制定出台《反映社情民意信息工作办法》《反映社情民意信息工作评选表彰办法》等,对社情民意信息报送和采用情况实行量化积分,评选表彰优秀社情民意信息、先进集体和工作者45名(条)。通过以评促优、以学促干、以督促效的方式,有效调动各级各方面反映社情民意的积极性。
创新“成果转化”机制。市委、市政府主要负责同志多次就社情民意信息作出批示、督促落实;市政协创新建立联动督办机制,密切跟踪问效;相关职能部门认真办理,一批涉及交通出行、教育医疗、城市管理等方面的问题得到及时妥善处理,形成“党委重视、政府支持、政协主动、各方落实”的良性转化机制。
创新“数智赋能”机制。2024年,市政协建立了社情民意反映新通道——“智慧政协”履职平台,优化社情民意信息流程,建立起横向覆盖全市、纵向延伸县区镇(街道)政协联络组的信息反映报送网络。
“以前要通过传真、电子邮件、新闻媒体等方式和渠道向党委政府反映意见与建议。现在通过‘智慧政协’履职平台可以及时向政协反映信息,还可以看到采用、批示等情况,对基层工作人员来说更便利了。”丹凤县竹林关镇政协组直报点信息员刘妍说。反映社情民意信息工作架起党委政府和界别群众的“连心桥”,成为政协履职的“金名片”。 聚焦中心工作
“小信息”彰显政协“大担当”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围绕中心大局反映情况、报送信息,为党中央科学决策提供重要依据”。
市政协将反映社情民意信息工作放到党和国家工作大局中谋划推进,注重引导广大政协委员聚焦中心工作,深入调研,广泛建言,充分发挥社情民意服务党政决策、助力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作用。
2024年7月,市政协报送省政协的《强化顶层设计 做强“陕茶”品牌》,从“强化全域布局和规划引领、强化品种优化与品质优先、强化品牌战略和市场运作、强化科技引领和创新驱动、强化文化赋能与茶旅融合、强化政策扶持与项目带动”等“六个强化”出发,对我省茶产业发展提出意见建议,得到省级主要领导批示,被有关部门阅研采纳,对我省茶产业发展产生积极影响,助推茶产业发展。
市政协充分发挥约稿机制作用,聚焦重点选题,积极向相关单位及委员定向约稿。2024年7月,向商南县政协约稿的《解决矿产企业资源税税赋负担过重问题应引起重视》,详细阐述目前矿产企业资源税征缴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针对存在的现实问题提出对应建议,分析切中要害、建议中肯务实,得到市委书记批示,市税务局就相关情况进行专门回复,被省政协办公厅采用并送相关省级领导及有关部门。
7月份,商南县城关街道任家沟委员工作室直报点就当前巩固衔接期间农村扶贫资产管理存在问题,提出《关于规范农村扶贫资产管理的建议》,得到市委书记批示,省政协采用后得到省委主要领导批示,转相关部门调研落实。
“反映社情民意必须胸怀‘国之大者’‘市之要者’,深入研究党委政府决策需求,有针对性地报送信息,提出建议”,农工党商洛市委会副主委魏东有着丰富的实践经验。8月份,他以商洛市“7·19”洪涝灾害为例,聚焦自然灾害问题,另辟蹊径,从“灾害链”角度出发,撰写了《从“灾害链”的角度考虑防灾减灾》,提出要加强灾害链的研究,树立灾害链管理意识,为全市乃至全省减灾工作提供了新思路、新方法、新举措。
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后续扶持和基层社会治理方面存在的户籍、人口与房屋面积矛盾、专项维修资金、物业管理等问题引人关注。镇安县政协聚焦问题,从户籍迁移、政策补贴、社区管理等方面逐项提出合理化建议,撰写的《疏通易地搬迁后扶堵点 提升脱贫人口幸福指数》受到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的批示,相关部门及时研判进行采纳。
一年来,全市各级政协组织紧紧围绕全市中心工作,聚力“一都四区”建设、深化改革、生态保护、产业项目、县域经济、城乡建设、文化发展、“三农”问题、基层社会管理等重大问题,深入调查研究,及时反映民意。
“反映社情民意信息是传递民意的‘直通车’、建言资政的好平台。信息虽‘小’、作用很‘大’。我们要充分发挥政协委员的智力优势与专业特长,更好发挥社情民意‘直通车’作用,真正把政协的制度优势更好转化为治理效能。”市政协秘书长李久敏说。
聚焦民生关切
“小信息”写好履职“大文章”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人民政协成立7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指出,人民政协要“充分发挥专门协商机构作用,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广泛凝聚人心、凝聚共识、凝聚智慧、凝聚力量”。
民有所想,我有所应。市政协始终牢记“人民政协为人民”的初心使命,聚焦群众急难愁盼,主动深入界别群众,倾听民声、反映民意,架起“连心桥”,真正使社情民意信息接地气、连民意、暖人心。
2024年3月,在商州区的一家药店里,前来买药的一位老人说:“药品说明书字太小了,想看清用药禁忌、注意事项等内容要费很大劲。”
针对走访调研中群众反映的药品说明书问题,市政协委员杨建军进行详细了解后撰写了《药品说明“天书”难读应纠正》信息,提出了开展药品说明书适老化改革,推行多种药品说明书方案,提供大字版、简化版纸质说明书、完整版电子说明书以及药品标签等服务建议。
“这个建议非常好!”市政协报送省政协后,得到省委主要领导的批示,要求相关部门及时跟踪了解采纳落实情况。
8月,《关于对公共场所不文明行为加大曝光和执法力度的建议》得到市委书记批示,并转相关部门落实。市公安交警支队和商州交警大队组建铁骑大队,建立40人的协勤专职劝导队伍,对不文明交通行为进行劝导。全市宣传部门组织开展深化“爱我商洛”主题实践活动、随手拍等80多项活动,公园里“讲文明树新风”“文明健康、绿色环保”等公益广告抬头可见、驻足可读,“文明之风”吹向了商洛每个角落。
10月,市人社局围绕社情民意信息《关于优化农民工工资保证金经办流程的建议》召开专题会议,认真研究专报提出的建议,进一步完善流程,确保农民工工资保证金制度落实到位。
针对群众关切的热点难点问题,广大政协委员于细微处察民心、体民情、知民意,提出为群众“雪中送炭”的建议,贡献为党委政府分忧解难的好办法,一批选题重大、操作性强的社情民意信息,得到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的高度重视和相关部门的采纳吸收。
市公安局针对《商洛市商州区商鞅大道中段交通管理应引起重视的建议》《整治汽车客运站周边交通秩序提升城市形象》《关于进一步加强文明养犬工作的建议》予以回复,并提出相关实施方案;市医保局对《关于加强零售药店药品价格监管的建议》作出答复,并对报送委员的关注表示感谢;市交通局对《关于在中心城区增加新型共享电单车投放数量的建议》,逐项予以回复;市卫健委对《关于商洛医院儿科增设指尖抽血项目的建议》高度重视,第一时间深入市中心医院进行调查核实,指导落实相关措施等。
一年来,市政协积极引导各报送单位密切关注教育、就业、医疗、养老、社会保障、道路交通、人居环境等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小事情”,切实以“小信息”,写好服务群众“大文章”。
“群众盼什么、关心什么,政协委员就关注什么、呼吁什么。”市政协委员隋萍萍表示,作为一名政协委员,要深入基层,倾听群众呼声诉求,充分运用反映社情民意这一履职形式,积极建言献策,做界别群众诉求的反映者、表达者。
“社情民意一头连着界别群众,一头连着党委政府。我们将把反映社情民意信息工作作为政协履职的重要内容,健全机制、延伸触角、畅通渠道,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商洛新篇章贡献政协智慧和力量。”市政协副主席夏启宗表示,2025年,市政协将认真贯彻落实反映社情民意信息工作条例,持续加强人民政协反映社情民意机制建设,推动反映社情民意信息工作再上新台阶。
中共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做好社情民意信息工作提出重要要求,强调“要围绕大局反映情况,做‘千里眼、顺风耳’”。中共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加强人民政协反映社情民意、联系群众、服务人民机制建设”,为新时代新征程做好政协信息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
反映社情民意信息是人民政协经常性基础性工作。2024年,商洛市政协聚焦党委政府工作大局、人民群众急难愁盼、社会热点焦点问题等,积极引导广大政协委员和各报送单位广泛收集社情民意,不断强机制、拓渠道、促转化,实现了全市政协社情民意信息数量质量“双跃升”。
一年来,市政协共收到社情民意信息998篇,采用报送信息205篇,同比增长376.74%,其中,77篇信息得到市委、市政府领导批示;《构建长效机制 破除野猪成灾》等20篇信息被省政协采用,《关于规范农村扶贫资产管理的建议》等7篇信息被省级领导批示,同比增长248%;《以标准发布为契机严肃国歌曲谱规范使用》等2篇信息被全国政协采用,一批意见建议得到充分采纳和转化落实,为中国式现代化商洛实践贡献了政协力量。
聚焦机制建设
“小信息”成为政协“大工作”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人民政协成立75周年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要“拓宽社情民意反映渠道,使吸纳民意、汇集民智更加机制化常态化”。
制度是提升工作的基石。市政协坚持高位推动,制定出台《政协商洛市委员会关于加强和改进反映社情民意信息工作的实施意见》,完善信息选题引导、调查研究、审核把关、考核激励等工作机制,进一步提升反映社情民意信息工作制度化、规范化水平。
创新“选题生成”机制。畅通信息员知情明政渠道,发布16份信息选题要点,主动提供议题,定向约稿,统筹指导委员深入基层调研,推动形成了广泛发动“征”信息、积极主动“约”信息、多方联动“找”信息、深化加工“挖”信息的工作格局。
创新“多员参与”机制。选聘40名特邀社情民意信息员,举办全市政协反映社情民意信息工作培训会,邀请省级专家开展专题培训,持续提升信息员的履职能力。发挥委员主体作用和界别专业优势,通过“委员+信息员”“界别+信息员”“党派成员+信息员”等多种形式,深耕专业领域,报送高质量社情民意信息。
创新“比学赶超”机制。制定出台《反映社情民意信息工作办法》《反映社情民意信息工作评选表彰办法》等,对社情民意信息报送和采用情况实行量化积分,评选表彰优秀社情民意信息、先进集体和工作者45名(条)。通过以评促优、以学促干、以督促效的方式,有效调动各级各方面反映社情民意的积极性。
创新“成果转化”机制。市委、市政府主要负责同志多次就社情民意信息作出批示、督促落实;市政协创新建立联动督办机制,密切跟踪问效;相关职能部门认真办理,一批涉及交通出行、教育医疗、城市管理等方面的问题得到及时妥善处理,形成“党委重视、政府支持、政协主动、各方落实”的良性转化机制。
创新“数智赋能”机制。2024年,市政协建立了社情民意反映新通道——“智慧政协”履职平台,优化社情民意信息流程,建立起横向覆盖全市、纵向延伸县区镇(街道)政协联络组的信息反映报送网络。
“以前要通过传真、电子邮件、新闻媒体等方式和渠道向党委政府反映意见与建议。现在通过‘智慧政协’履职平台可以及时向政协反映信息,还可以看到采用、批示等情况,对基层工作人员来说更便利了。”丹凤县竹林关镇政协组直报点信息员刘妍说。反映社情民意信息工作架起党委政府和界别群众的“连心桥”,成为政协履职的“金名片”。 聚焦中心工作
“小信息”彰显政协“大担当”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围绕中心大局反映情况、报送信息,为党中央科学决策提供重要依据”。
市政协将反映社情民意信息工作放到党和国家工作大局中谋划推进,注重引导广大政协委员聚焦中心工作,深入调研,广泛建言,充分发挥社情民意服务党政决策、助力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作用。
2024年7月,市政协报送省政协的《强化顶层设计 做强“陕茶”品牌》,从“强化全域布局和规划引领、强化品种优化与品质优先、强化品牌战略和市场运作、强化科技引领和创新驱动、强化文化赋能与茶旅融合、强化政策扶持与项目带动”等“六个强化”出发,对我省茶产业发展提出意见建议,得到省级主要领导批示,被有关部门阅研采纳,对我省茶产业发展产生积极影响,助推茶产业发展。
市政协充分发挥约稿机制作用,聚焦重点选题,积极向相关单位及委员定向约稿。2024年7月,向商南县政协约稿的《解决矿产企业资源税税赋负担过重问题应引起重视》,详细阐述目前矿产企业资源税征缴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针对存在的现实问题提出对应建议,分析切中要害、建议中肯务实,得到市委书记批示,市税务局就相关情况进行专门回复,被省政协办公厅采用并送相关省级领导及有关部门。
7月份,商南县城关街道任家沟委员工作室直报点就当前巩固衔接期间农村扶贫资产管理存在问题,提出《关于规范农村扶贫资产管理的建议》,得到市委书记批示,省政协采用后得到省委主要领导批示,转相关部门调研落实。
“反映社情民意必须胸怀‘国之大者’‘市之要者’,深入研究党委政府决策需求,有针对性地报送信息,提出建议”,农工党商洛市委会副主委魏东有着丰富的实践经验。8月份,他以商洛市“7·19”洪涝灾害为例,聚焦自然灾害问题,另辟蹊径,从“灾害链”角度出发,撰写了《从“灾害链”的角度考虑防灾减灾》,提出要加强灾害链的研究,树立灾害链管理意识,为全市乃至全省减灾工作提供了新思路、新方法、新举措。
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后续扶持和基层社会治理方面存在的户籍、人口与房屋面积矛盾、专项维修资金、物业管理等问题引人关注。镇安县政协聚焦问题,从户籍迁移、政策补贴、社区管理等方面逐项提出合理化建议,撰写的《疏通易地搬迁后扶堵点 提升脱贫人口幸福指数》受到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的批示,相关部门及时研判进行采纳。
一年来,全市各级政协组织紧紧围绕全市中心工作,聚力“一都四区”建设、深化改革、生态保护、产业项目、县域经济、城乡建设、文化发展、“三农”问题、基层社会管理等重大问题,深入调查研究,及时反映民意。
“反映社情民意信息是传递民意的‘直通车’、建言资政的好平台。信息虽‘小’、作用很‘大’。我们要充分发挥政协委员的智力优势与专业特长,更好发挥社情民意‘直通车’作用,真正把政协的制度优势更好转化为治理效能。”市政协秘书长李久敏说。
聚焦民生关切
“小信息”写好履职“大文章”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人民政协成立7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指出,人民政协要“充分发挥专门协商机构作用,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广泛凝聚人心、凝聚共识、凝聚智慧、凝聚力量”。
民有所想,我有所应。市政协始终牢记“人民政协为人民”的初心使命,聚焦群众急难愁盼,主动深入界别群众,倾听民声、反映民意,架起“连心桥”,真正使社情民意信息接地气、连民意、暖人心。
2024年3月,在商州区的一家药店里,前来买药的一位老人说:“药品说明书字太小了,想看清用药禁忌、注意事项等内容要费很大劲。”
针对走访调研中群众反映的药品说明书问题,市政协委员杨建军进行详细了解后撰写了《药品说明“天书”难读应纠正》信息,提出了开展药品说明书适老化改革,推行多种药品说明书方案,提供大字版、简化版纸质说明书、完整版电子说明书以及药品标签等服务建议。
“这个建议非常好!”市政协报送省政协后,得到省委主要领导的批示,要求相关部门及时跟踪了解采纳落实情况。
8月,《关于对公共场所不文明行为加大曝光和执法力度的建议》得到市委书记批示,并转相关部门落实。市公安交警支队和商州交警大队组建铁骑大队,建立40人的协勤专职劝导队伍,对不文明交通行为进行劝导。全市宣传部门组织开展深化“爱我商洛”主题实践活动、随手拍等80多项活动,公园里“讲文明树新风”“文明健康、绿色环保”等公益广告抬头可见、驻足可读,“文明之风”吹向了商洛每个角落。
10月,市人社局围绕社情民意信息《关于优化农民工工资保证金经办流程的建议》召开专题会议,认真研究专报提出的建议,进一步完善流程,确保农民工工资保证金制度落实到位。
针对群众关切的热点难点问题,广大政协委员于细微处察民心、体民情、知民意,提出为群众“雪中送炭”的建议,贡献为党委政府分忧解难的好办法,一批选题重大、操作性强的社情民意信息,得到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的高度重视和相关部门的采纳吸收。
市公安局针对《商洛市商州区商鞅大道中段交通管理应引起重视的建议》《整治汽车客运站周边交通秩序提升城市形象》《关于进一步加强文明养犬工作的建议》予以回复,并提出相关实施方案;市医保局对《关于加强零售药店药品价格监管的建议》作出答复,并对报送委员的关注表示感谢;市交通局对《关于在中心城区增加新型共享电单车投放数量的建议》,逐项予以回复;市卫健委对《关于商洛医院儿科增设指尖抽血项目的建议》高度重视,第一时间深入市中心医院进行调查核实,指导落实相关措施等。
一年来,市政协积极引导各报送单位密切关注教育、就业、医疗、养老、社会保障、道路交通、人居环境等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小事情”,切实以“小信息”,写好服务群众“大文章”。
“群众盼什么、关心什么,政协委员就关注什么、呼吁什么。”市政协委员隋萍萍表示,作为一名政协委员,要深入基层,倾听群众呼声诉求,充分运用反映社情民意这一履职形式,积极建言献策,做界别群众诉求的反映者、表达者。
“社情民意一头连着界别群众,一头连着党委政府。我们将把反映社情民意信息工作作为政协履职的重要内容,健全机制、延伸触角、畅通渠道,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商洛新篇章贡献政协智慧和力量。”市政协副主席夏启宗表示,2025年,市政协将认真贯彻落实反映社情民意信息工作条例,持续加强人民政协反映社情民意机制建设,推动反映社情民意信息工作再上新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