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阳工业经济取得新成效
文章字数:523
本报讯 (通讯员 郭朝军)2024年以来,山阳县加快调结构、转方式、扩总量、提质量,工业经济取得新进展。
全县规上工业实现总产值43.45亿元,增长29.1%,增加值增长19.8%,全市排名第一。项目建设成效明显,全年实施的15个重点工业项目完成年度投资5.67亿元,高性能碳纤维复合材料生产应用等11个项目建成投产,县域商业体系建设项目全面完工,在国家评估中获全省第一。
山阳县大力实施“中小企业培育工程”,建立中小企业诉求快速响应平台,“陕企通”注册6597户,解决平台诉求29件。2024年度新增市场主体1859户,全县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74.52亿元,占全县GDP比重55.83%,连续10年全市排名第一。首位产业电子信息及智能制造中电源制造、显示触控、碳纤维发热材料“三条产品链”初步形成,16家企业集群发展。新材料产业向高端迈进,山阳钒产业园获得批复,全钒液流电池一期开工建设,7个技改扩能项目建成投产,富新振兴金矿通过环评,奥科粉体复产达效,钒、金、重晶石等产业扩量提质。积极融入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申报省、市技术经理人30名,申报“科学家+工程师”项目4个,完成科技型中小企业评价入库122家,认定高新技术企业8家、省级瞪羚企业1家,组织瑞裕公司和迈思普公司申报省级关键技术攻关项目2个,创成全省首个县级电子信息高能级科创孵化器。
全县规上工业实现总产值43.45亿元,增长29.1%,增加值增长19.8%,全市排名第一。项目建设成效明显,全年实施的15个重点工业项目完成年度投资5.67亿元,高性能碳纤维复合材料生产应用等11个项目建成投产,县域商业体系建设项目全面完工,在国家评估中获全省第一。
山阳县大力实施“中小企业培育工程”,建立中小企业诉求快速响应平台,“陕企通”注册6597户,解决平台诉求29件。2024年度新增市场主体1859户,全县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74.52亿元,占全县GDP比重55.83%,连续10年全市排名第一。首位产业电子信息及智能制造中电源制造、显示触控、碳纤维发热材料“三条产品链”初步形成,16家企业集群发展。新材料产业向高端迈进,山阳钒产业园获得批复,全钒液流电池一期开工建设,7个技改扩能项目建成投产,富新振兴金矿通过环评,奥科粉体复产达效,钒、金、重晶石等产业扩量提质。积极融入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申报省、市技术经理人30名,申报“科学家+工程师”项目4个,完成科技型中小企业评价入库122家,认定高新技术企业8家、省级瞪羚企业1家,组织瑞裕公司和迈思普公司申报省级关键技术攻关项目2个,创成全省首个县级电子信息高能级科创孵化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