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5版
发布日期:2025年02月25日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字体:
放大 缩小 默认
朗读:
蔡川镇:鼯鼠成为“致富宝”
本报记者 张 矛
文章字数:1285
    庵底村瑞强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周建东喂养鼯鼠

  2月19日,丹凤县蔡川镇庵底村鼯鼠产业养殖基地里一片忙碌而欢快的景象。“小鼯鼠搬新家啦!”养殖户周建东一边说,一边将小鼯鼠依次搬进干净敞亮的新笼子。鼯鼠灵动的身影不时在崭新的笼中跳跃,像是为住进新家起舞。
  “现在这环境干净整洁,400多只鼯鼠都实现了‘一鼠一户’的独立住宅,投喂也是自动化,以后在养殖过程中,更方便省心了。”周建东说。
  鼯鼠属松鼠科,习性类似蝙蝠,昼伏夜出,善于攀爬和滑翔,素有“千里觅食一处便”的习性,以柏树新鲜的细枝和叶子为食。鼯鼠的粪便,在中药里被称作五灵脂,具有极高的药用价值,市场需求旺盛,全年都能进行采收。
  近年来,蔡川镇紧紧依托自身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敏锐捕捉多重政策机遇,积极探寻特色产业发展的新道路,毅然将鼯鼠养殖选定为富民强村的主导产业。通过大力培育产业大户与合作社,带动当地群众增收致富,为乡村振兴注入源源不断的发展活力。
  蔡川镇地处秦岭腹地,这里生态环境优美,气候宜人,年平均气温20.6℃,夏季平均气温22℃,森林覆盖率89.8%,是鼯鼠养殖繁育的天然良所。目前,鼯鼠产业发展态势良好且分布集中,主要分布在庵底、太子庙、留仙坪、页山等村。经过长期的实践探索与经验总结,如今大部分养殖户已经对鼯鼠的习性了如指掌,熟练掌握了养殖技术。
  谈及鼯鼠养殖的发展历程,蔡川镇便民服务中心主任刘毅感慨颇深:“早在20世纪90年代,蔡川镇的群众就自发开始零散养殖鼯鼠,那时便已初具规模。近些年来,随着鼯鼠养殖市场前景愈发向好,养殖、繁育效益迅速攀升,蔡川群众的养殖热情也愈发高涨。据统计,目前,蔡川镇共有250多户参与养殖,直接从业人数800多人,鼯鼠存栏量3万多只,年可产出五灵脂100多吨,年产值约3000万元。”
  如今,蔡川镇的鼯鼠养殖规模持续扩大,产业优势愈发显著,庵底村更是声名远扬,成了远近闻名的“鼯鼠养殖专业村”。
  “把鼯鼠养殖发展壮大,这是我多年来的梦想,今天终于在党委政府和各界人士的支持下得以实现,我心里满是欢喜!”庵底村瑞强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周建东激动地说。
  周建东是土生土长的蔡川镇庵底村人,自2002年起,他便踏上了鼯鼠饲养之路。从最初仅有86只的小规模尝试,到如今存栏量500只,20多年的时间里,他从一个对鼯鼠养殖一窍不通的门外汉,成长为当地赫赫有名的养殖大户。去年,他仅靠养殖鼯鼠,收入就接近20万元。
  “五灵脂的价格从过去每斤几元钱,涨到了现在的近80元,一路持续上涨。我们庵底村向来就有养殖鼯鼠的传统,产业基础扎实,很多乡亲都靠着养殖发家致富了。但我觉得一人富不算富,大家富才是真的富。镇党委政府支持我发展鼯鼠养殖,还帮我成立了专业合作社。今后,我打算以合作社为依托,吸纳更多乡亲一起投身产业,把鼯鼠养殖产业做优做强,带领大家共同增收。”周建东眼中闪烁着对未来的憧憬与期待。
  鼯鼠养殖作为蔡川镇的一大特色产业,不仅让村民的钱包鼓了起来,也让村集体经济不断壮大。“当下,乡村振兴战略全面推进,为鼯鼠养殖产业的发展带来了新的契机,蔡川镇也将紧紧抓住这一机遇,乘势而上,全力推动鼯鼠养殖产业高质量发展,带动更多群众通过发展产业实现稳定增收。”蔡川镇镇长王斐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