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4版
发布日期:2025年02月26日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字体:
放大 缩小 默认
朗读:
依法履职显担当 凝心聚力促发展
——商洛市人大常委会及各工委2024年工作回眸
文章字数:4866
    市人大常委会视察调研组在商南县调研全过程人民民主实践情况

    “推进基层治理·共建和美乡村”主题活动暨街道议政代表会规范提升工作座谈会召开

    中国康养之都建设工作推进情况专题询问会举行

  2024年,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市人大常委会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贯通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成立7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和历次来陕考察重要讲话重要指示,在推动党委决策部署落实上凝心聚力,在履行宪法法律赋予职责上精准发力,在推进全过程人民民主商洛实践上持续用力,为加快建设“一都四区”、推进商洛高质量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全年共召开常委会会议6次,制定修订地方性法规5件,听取和审议专项工作报告29个,开展执法检查5件、专题询问1次,审查规范性文件12件,开展满意度测评8项、履职测评18人,圆满完成市五届人大四次会议确定的各项工作任务,各工委工作取得了新成效、新进展。
  代表工委:坚持守正创新 发展基层民主
  持续深化街道议政代表会。指导全市召开街道议政代表会25次,提出意见建议184条,票选民生实事项目68个。街道议政代表会制度连续两年写入省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在全国人大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重要思想交流会上作了介绍。
  扎实推进基层社会治理。围绕市委打好“四提攻坚战”、实现“六个做示范”等部署要求,在全市基层代表联络站开展了“推进基层治理·共建和美乡村”主题活动,助推基层治理、共建和美乡村。组织召开全市“推进基层治理·共建和美乡村”主题活动暨街道议政代表会规范提升工作座谈会,进一步完善了县镇两级民生实事项目人大代表票决制和街道民生实事项目议政代表票选制工作。在市人大常委会4个专业联络站开展了“人大代表·局长面对面”主题活动,真正将专业代表联络站建设成为闭会期间人大代表接待专业领域选民群众、听取和反映专业领域意见建议、开展专业课题研讨调研的重要阵地。
  全面做实票决制。全市7个县区和86个镇通过票决实施民生实事项目806个,投入资金60.2亿元,涵盖教育、卫生、交通、文化体育、环境保护等各个领域,解决便民桥、通村路、产业链、污水处理、古镇综合治理等问题500多个,有效打通基层民生议事通道,推动解决了一批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
  深入开展“三个年”活动。市、县区、镇“三级”人大协同联动,动员和组织全市6800多名各级人大代表积极参与立法监督、视察调研、建议督办等工作,推动“三个年”活动走深走实。
  预算工委:加强财经监督 助推经济发展
  依法履行监督职责,法定议题重质量。提前介入计划和预算编制,督促完善国有资产管理制度,进一步理顺国有资产管理机制。深入开展上半年计划和预算执行情况视察调研,及时发现经济运行和预算执行中存在的问题,针对性提出意见建议。积极发挥预算联网监督平台作用,认真审查财政预决算、审计工作报告、债券分配方案和市级预算调整方案报告,不断提升监督工作科学性、精准性和实效性。
  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专项议题重创新。围绕聚力推进“一都四区”建设,依法开展“十四五”规划实施情况中期评估调研,深入分析经济运行、重大改革、项目建设中的问题,提出规划实施的意见建议,结合市人大常委会审议情况形成了审议意见印送市政府落实。
  紧盯监督成果运用,跟踪落实重实效。坚持审计监督与各类监督贯通协同,推动审计查出问题有效整改。对联系的政府工作部门主要负责人开展履职监督,督促其依法履职。认真开展代表议案、建议督办检查考核,确保代表议案、建议件件有回音、见成效。
  持续加强队伍建设,自身提升重专精。积极开展“人大代表·局长面对面”主题活动,拓展代表履职方式,强化监督实效。邀请财经领域人大代表和“专家咨询组”成员,参加视察调研、执法检查、专项监督等工作,不断提升人大财经监督工作的质量和权威。
  教工委:坚持实干笃行 推动民生发展
  聚焦中心大局,推动经济发展。紧紧围绕打造中国康养之都目标,听取和审议中国康养之都建设工作推进情况报告并开展专题询问。通过“一问一答”交流互动,达到了聚焦问题、凝聚共识、促进发展的目的。结合专题询问,提出审议意见交由市政府办理,全力推动中国康养之都建设。通过对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一法一条例”贯彻实施情况进行执法检查、对科技创新工作及审议意见落实情况开展监督,多措并举促进科技工作发展。
  聚焦民生热点,增强监督实效。以“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为主题,开展了“人大代表·局长面对面”主题活动。对全市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工作进行监督,推动基层医疗卫生改革进一步深化,促进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服务能力不断提升。扎实开展婴幼儿托育服务工作专题调研,促进托育政策落实,多举措推进生育友好型社会建设。
  聚焦文化发展,开展地方立法。开展了《商洛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条例(草案)》《商洛市陕南民歌保护传承发展条例(草案)》立法调研,进一步继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为保护传承发展好文化遗产提供有力的法治支撑。依法对《商洛市病媒生物预防控制管理办法》等4件规范性文件进行备案审查,推动法治政府建设,促进依法行政。
  聚焦任后监督,促进依法履职。对1名副市长、2名局长的履职情况进行了检查,通过任后监督,强化了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公仆意识、服务意识和自觉接受人大监督意识,促进了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依法行使职权。
  法工委:注重“小切口” 立良法保善治
  协同立法获得新突破。与汉中、安康同步开展陕南民歌保护协同立法,制定《商洛市陕南民歌保护传承发展条例》,这是全国首次针对民歌开展立法,将为陕南民歌资源保护传承发展、区域共享共管、推动文旅融合提供法治保障。
  “四个领域”实现全覆盖。审议通过《商洛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条例》,推动商洛花鼓、商洛道情戏、洛南静板书、仓颉传说4项国家级非遗、42项省级和690多项市县级非遗项目系统保护、传承发展。截至2024年底,市人大审议通过法规13件(含修改决定2件),实现城乡建设与管理、生态文明建设、历史文化保护、基层治理“四个领域”全覆盖。
  年度审议项目创新高。审议通过文明行为促进条例、非遗保护和陕南民歌保护3件地方性法规,修订住宅物业管理条例和制定地方性法规条例。年度制定、修订5件法规,是自2015年获得设区市地方立法权以来年度审议数量最多的一年。
  联系点建设有新提升。在全市建立10个市级基层立法联系点,在商南县召开立法联系点规范化建设现场推进会,印发《市级基层立法联系点规范化建设的意见》,充分发挥基层立法联系点“民意直通车”作用。
  备案审查取得新成效。修订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办法,指导县区人大健全完善工作机制。对市“一府一委两院”和县区人大报送的12件规范性文件进行审查,依法纠正1件。对涉企不平等对待政策法规开展专项清理,推动营造良好法治环境。
  监察和司法工委:聚焦司法为民 助力法治建设
  主动服务大局,保障高质量发展。对“一府两院”《中华人民共和国反有组织犯罪法》贯彻实施情况开展视察调研。对县区优化营商环境工作情况进行视察调研,助力营商环境优化。持续督导平安建设,助推法治商洛建设。
  坚持务实监督,促进公平正义。对《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的实施情况开展执法检查,对《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开展视察调研。对市中级人民法院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陪审员法》、市人民政府落实《商洛市烟花爆竹燃放管理条例》贯彻实施情况的审议意见和“八五”普法工作开展情况的审议意见进行视察检查,促进依法行政和司法公正。
  创新监督方式,提升工作实效。坚持实行“清单化”监督工作机制,依托大数据赋能,带着“问题清单”去调研,持续跟踪问效,推动人大监督将“问题清单”转化为“效果清单”,有效增强司法监督实效。
  深入开展调研,回应民生关注。围绕民商事仲裁工作、基层社会治理、扫黑除恶、道路交通、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等方面开展调研。《商洛市人大常委会护航“无袍法官”陪审之路工作纪实》在《法治与社会》和《人民代表报》刊登。
  履职担当尽责,丰富工作内涵。开展市人大常委会机关“12·4”宪法宣传活动。组织任前法律知识考试11人次。对40多件代表意见建议进行了督办。协调组织人大代表参与市人民检察院公益诉讼调查,旁听市中级人民法院重大案件审理活动。
  农工委:强化“三农”监督 服务高质量发展
  围绕中心工作,推动“三农”发展。坚持以解决“三农”突出问题为导向,开展了河长制、粮食生产视察调研、宅基地改革专题调研等工作,形成了高质量的调研报告7篇,提出了一批有针对性的意见建议交由政府研究落实。
  强化法律监督,促进法律实施。对《商洛市农村居民饮水安全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乡村振兴促进法》《陕西省乡村振兴促进条例》“一法一办法”等法律法规贯彻落实情况开展了执法检查,对发现的42个问题,坚持跟踪督办,确保取得实效,促进了涉农法律法规的贯彻实施。
  积极创新亮点,发挥专业站作用。依托农业农村专业代表联络站,围绕代表征集的民生实事问题,率先组织开展了“人大代表·局长面对面”主题活动,12名进站代表向10名部门负责人提出涉农方面问题24个,并监督全部整改到位,获得“满意”评价。组织进站代表立足服务群众一线,坚持问题导向,发挥专业优势,解决专业问题,人民群众的一些急难愁盼问题得到有效解决。市人大农业农村专业代表联络站真正成为服务人民群众的“连心桥”和提升“三农”工作的“助推器”。
  城环工委:坚守监督职责 助力绿色发展
  重点监督推动高水平保护秦岭生态环境。高质高效开展2023年度环境状况和环境保护目标完成情况视察调研,推动各级政府及其部门强化环境保护和污染防治,有力促进环境质量持续改善。深入县区对《商洛市大气污染防治条例》贯彻实施情况进行执法检查,推动大气污染防治法定责任法定制度落地见效。2024年,市中心城区空气质量优良天数347天,同比增加13天,综合指数3.10,同比改善2.5%。
  持续监督推动“白色污染”治理。对市政府落实关于我市塑料污染治理情况的报告的审议意见情况再次开展视察检查,推动加强塑料污染治理,有力减少“白色污染”,厚植全市绿色发展本底。赴青海省黄南州考察学习塑料污染治理经验,为进一步全链条治理塑料污染提供了有益借鉴和参考。
  着力推进专业代表高效履职。组织市人大常委会城镇建设和生态环保专业代表联络站全体成员赴柞水县考察学习,开展代表履职培训,提升代表履职能力,带头当好秦岭卫士。发挥专业代表联络站作用,组织开展了以塑料污染治理为主题的“人大代表·局长面对面”主题活动,分场次采取代表提问、局长作答的“一对一”方式,提出对策建议,问询工作举措,督促部门加大治理力度,强化问题整改。组织进站代表21人次参加常委会的执法检查、视察调研、专题调研、视察检查等活动,促进代表深入基层一线,依法有效开展履职。
  社建工委:聚焦改善民生 绘就幸福新画卷
  聚焦社会热点,开展全民健身专题调研。围绕改善群众健身环境以及健身设施,对我市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工作情况进行视察调研,针对我市当前全民健身组织体系、设施建设、活动开展等情况,提出审议意见,并监督推动落实。配合省人大开展《陕西省体育场馆管理条例》立法调研,为我市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建设起到了积极推动作用。
  保障改善民生,开展医疗保障专题调研。针对全市医疗保障体系建设方面存在的保障能力有限、医疗服务功能不全等问题,对全市医疗保障体系建设工作情况进行了视察调研,提出意见建议,不断推动我市医保制度体系改革,持续释放改革惠民红利,聚力提升参保群众医保获得感。
  围绕中心大局,聚焦开展各项配合工作。配合省人大对我市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情况、深化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情况、依法治理民族事务情况进行调研。聚焦康养之都建设,对打造中国康养之都建设工作、推动康养产业与“医养旅药体食”等产业深度融合方面进行调研,配合开展专题询问。起草《关于办理大力发展体育赛事经济助推中国康养之都建设的议案的实施意见》,深入县区及市直部门对议案办理情况开展视察检查,提出改进工作意见建议,为推动议案办理取得实质性成效作出了积极贡献。
  (市人大常委会研究室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