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13-16版
发布日期:2025年02月27日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字体:
放大 缩小 默认
朗读:
奋楫扬帆 稳中有进 展现高质量发展新作为
——二〇二四年镇安县经济社会发展回眸
文章字数:2785
陕西镇安抽水蓄能电站上下库全景

  踏浪前行风正劲,不负韶华争朝夕。2024年,镇安县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聚焦高质量发展目标,坚定信心,锐意进取,推动各项事业实现了新发展、取得了新突破。全省渔业现代化建设推进会等10个省市现场会在镇安成功召开,有机认证助推生态产品增值溢价、促农增收长效机制等30余项创新机制做法在国省推广,省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省级非遗特色示范县等10余项国省荣誉收入囊中,镇安还成为全省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中唯一一个获评全国发展成效试监测综合评价第一等次的县,并在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推进会上交流经验,一个个创新,一项项成就,极大提振了全县党员干部干事创业的激情和信心,汇聚了高质量发展的强劲动能。
  回首2024年,镇安县委、县政府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县上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全力深化拓展“三个年”活动,紧盯全市“一都四区”总目标,聚焦“一厅四地”发展定位,以“五比五赛”擂台比武为抓手,全力以赴上项目、兴产业、建城乡、优环境、惠民生、守底线,奋力书写了高质量发展的时代华章。
  增资扩产提效,经济稳进向好。面对经济运行深度承压的严峻形势,镇安深挖潜能增效,紧扣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四个四”要求,制定出台《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系统落实好存量政策和一揽子增量政策,争取中央和省政策性资金28.88亿元。包茂高速镇安北立交开工建设,G345镇安东线工程等项目加快建设,尧柏水泥、柏宏欧利等企业满负荷生产,琅玺光电科技产业园(二期)等30个项目建成投产。全年生产总值增长4.4%,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1.6%,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7%,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36738元、14986元,分别增长5%、6.9%。
  聚力项目建设,产业能级提升。持续深化高质量项目推进年活动,修订《高质量项目考核办法》,89个年度重点项目超额完成年度投资任务。投资超百亿元、历时8年建设的陕西第一个抽水蓄能电站—月河电站全面投产发电,光伏发电项目总容量超500兆瓦,这些项目全部建成投产后,镇安清洁能源产业年产值可达23亿元。西康高铁(镇安段)完成65%,镇安西站主体结构顺利完工,鲤跃智慧三产融合产业园(一期)建成运营,鑫汇铅锌矿业技改扩能,城安矿业被列为重点培育上市企业,闲置多年的久盛黄金矿业盘活复产,无机人造石等一批新材料产业持续做大做强,“五未三倒”项目推进机制得到了省上肯定。
  城市向新而生,生活向美而行。纵深推进以生态修复为主线的城市更新,东门户区改造提升,实施宏华街、西环路等道路“白改黑”4.5公里,表功铺等一批口袋公园建成开放,5G智慧停车楼等项目交付使用,原百货公司住宅楼等50个老旧小区改造完工,盛邦华悦、来安明珠等6个商业综合体建成运营。庙坡岭隧道及引线工程完成92%,蒿典路庙沟隧道全线贯通,村级通信网络、光纤、快递实现“三个全覆盖”。建设磨木路等“美丽农村路”32.3公里,农村改厕2397座,创成青树、渔坪、罗家营等省级“千万工程”示范村6个。
  项。中央电视台在镇安县专访茅盾文学奖得主陈彦,录制播出的《作家笔尖的江河日月》节目反响热烈。全年接待游客、旅游总花费分别增长22.8%、23.3%。
  厚植生态底色,发展成色更足。建立《秦岭生态环境保护常态化排查整改制度》,严格落实河长制、林长制、田长制,严厉打击整治秦岭“五乱”问题,立案查处73起。建设高标准农田1万亩,矿山恢复治理141亩,治理水土流失88.7平方公里。全年城区空气质量优良天数358天,全市第二,主要河流出境断面水质监测均达Ⅱ类标准。扎实开展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试点,GEP核算价值达240.81亿元、全市第二,西口智慧水产、旬河水乡产业园2个项目入选市级VEP试点,创新开展陕南三市首例“水权交易”,成功颁发全省首批林下经济经营收益权证,累计发放“生态贷”4.66亿元,打通“两山”转化新路径。
  坚持改革创新,激活发展动力。制定出台《优化营商环境负面清单》,创推“你承诺、我就批”极简审批制度,对183项行政许可事项“瘦身”,279项实现一次办结,质量基础设施“一站式服务超市”荣获省深化改革优秀案例,税费业务“云帮办”做法入选2024年全省营商环境典型案例,“556”政务服务机制被《中国营商环境》刊载报道,全国深化农村公路养护体制改革试点县通过验收。纳规“五上”企业、大个体28家,新增市场主体1526户,招商引资实际使用内资13.8亿元,外贸进出口完成4080万元。秦创原镇安创新促进中心正式挂牌运营,完成科小入库89家,新认定高新技术企业11家、瞪羚企业和专精特新企业各1家。
  兜牢民生底线,增进民生福祉。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统筹整合涉农资金2.71亿元,实施补短板促振兴项目278个,培育乡村CEO155人,村集体经济收入全部达到10万元以上,扎实开展防返贫监测帮扶,1697户5419人监测对象无一人返贫致贫。城镇新增就业2108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5.4万人,“镇安采摘工”劳务品牌通过市级认证,“镇安月嫂”劳务品牌培育模式得到省政府主要领导批示肯定。城乡居民医保参保率98.5%,困难群众应保尽保。第五幼儿园等11个教育工程建成投用,中、高考综合评比均位居全市第二,职业单招上线率持续位居全省前列。大力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全市“家风家训村规民约里的文化商洛”主题活动在镇安成功举办,张丽在巴黎残奥会荣获1金1银骄人成绩。
  防范化解风险,社会和谐稳定。持续开展非煤矿山、道路交通、燃气消防、食品药品、特种设备等重点领域排查整治,安全生产形势稳定向好。不断深化党建引领基层社会治理“1844”机制,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斗争,扎实推进“八五”普法宣传和打击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等专项行动,稳妥推进12个重大风险隐患处置化解,深入开展“平安走访”,调处各类矛盾纠纷1015件。“阳光说事”、五级“掌上”解纷工作法获评全省新时代“枫桥经验”先进典型,连续3年荣获全省平安县,连续2年荣获全国信访工作示范县。
  作风效能提升,党建活力彰显。深入实施基层党组织“分类指导、争先进位”三年行动计划,创新建立“四色预警”机制,实行“备育管用留”全方位锻造村干部队文旅康养融合,发展成效显著。安山日出云海、罗家营水乡星空入选“全国天气气候景观观赏地”,西口石景村获评国家“地质文化村”,G345西线旅游公路入选全省交旅融合发展典型案例,“秦关楚界·阳山牧歌”农文旅项目荣获全国“创翼之星”奖。“镇安象园茶”获批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镇安大板栗获评“中国气候好产品”。成功举办2024年塔云山全省群众登山排名赛、木王国家森林公园杜鹃花海半程马拉松赛等节会活动15伍,“入党第一课”被《组织人事报》报道。深化干部作风能力提升年活动,开设“发展我先行·担当我承诺”专栏,评树担当作为好书记、“老黄牛式”好干部等先进典型150名,提拔重用、职级晋升优秀干部539名。扎实推进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集中整治,办好民生实事137件,镇安强化医保基金监管等多项工作被《中国纪检监察报》报道,全市集中整治暨为民办实事现场会在镇安召开。